昨日,杭州三江汇地区,第一个正式规划如期而至,名为《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景观控制规划(草案)》。公示内容包括规划范围、景观格局控制、高度秩序控制等。

三江汇地区是探索“未来城市杭州方案”的样板间,在很多专家与学者看来,三江汇未来的模样,或许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更是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模式、路径的转型提供积极的经验。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

这次的规划草案,也是三江汇地区的未来规划,第一次相对详细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规划草案的公示,也彻底击碎了“三江汇会受蚂蚁退市影响”的谣言,更意味着三江汇地区距离“大干一场”,又近了一步。

之前,我们提起三江汇,我们会说,定位很高,前景很好,但现在还看不到也无法想象具体的模样。可现在,第一个规划草案来了,三江汇的神秘面纱正在揭开……

仔细翻阅这个规划草案,就会发现还是有很多新亮点,新提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确立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景

此次规划草案,最核心的还是,以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景的目标愿景。

要想吃透这个目标愿景,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到底画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2)

▲图/图虫创意

《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

其所表达的是大自然的美感,不仅有山水之间的和谐,更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级状态。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3)

▲图/图虫创意

那现在的三江汇,所要打造的就是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现代和古代的区别,其实只有两点,一个是人更多了,另一个就是拥有了现代科技。

而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说直白一点,就是把人和现代科技,更自然融洽的融进富春山居图之中。

三江汇景观格局控制主要形成一心一带、二楔(xie)十廊的水山格局,统筹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4)

具体来看,一心为中央绿心公园;带为钱塘江沿江景观带;楔为铜鉴湖—浮山绿楔、湘湖—白马湖绿楔;廊为浦阳江、北之江、新浦河、永久河、输水河、新开河、沿山河、北塘河、四号浦、卫星浦景观廊道。

正如草案中所说的那样,要将未来城市轻轻的放在自然中。在这种要求下,控制景观带内生态空间和低强度的开发建设,就成了应有之义。

总之,终极追求就是,在现代科技和人文铺垫之下,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区域亮点:萧山城厢和滨江长河划入

规划草案,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三江汇重点管控区所涉及到的具体街道。

即西湖区转塘街道、双浦镇;滨江区浦沿街道、长河街道;萧山区城厢街道、闻堰街道、蜀山街道、义桥镇和富阳区东洲街道、渔山乡、里山镇。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5)

这样的具体明确,意义是什么呢?

很简单,举个例子,下一次,再有人问你,某某某地是不是三江汇地区时,这就是你回答对方的最有力依据了。

还有,此次具体街道的明晰,也有令人意外的地方,比如萧山的城厢街道和滨江的长河街道,竟然都算三江汇的重点管控区。

要知道,这两个地方,一个是萧山的老城区,但也有橙国际创新中心,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产业园、58同城产业园、湾区孵化器产业园和京东云尚等知名企业也都落户于此。

一个是滨江的互联网大厂集聚地,比如阿里巴巴、网易、华为、华三都在长河。发展的都相对成熟,产业也颇有亮点。

这两个地方划给三江汇,说明什么?一方面将成熟区域划入,也足以看出市政府对于三江汇发展的重视。

另一方面,三江汇要想真正崛起,也需要这两个成熟区域的发展经验,以及产业外溢,这一点非常重要,未来也会逐渐显现。

我们都知道,三江汇,既要探索山水营城路径,延续和发扬山水格局与东方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富舂卷首的人文山水意境;也要适配发展需求,鼓励和开拓国际一流、与时俱进的空间品质,探索和塑造活力多元的未来场景。

说白了,对于三江汇,杭州未来更想打造的是一个生态科技园区,而不是未来科技城那样的产业集聚区。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6)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三江汇的生态资源没得说,非常充沛,但科技层面还相对乏力,除了引入蚂蚁集团入驻之外,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科创内容。

可现在城厢街道和长河街道的划入,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江汇地区在科创层面的“现实短板”。

普遍限高24米 三江汇只是一个大田园都市?

此次规划草案面世后,最受关注的还是三江汇地区的建筑限高。

从规划草案中可以看出,有一个数字被反复提过多次,那就是“24米”。

比如,基于湘湖—白马湖景区、铜鉴湖—浮山景区打造两大绿楔,绿楔内以生态空间和低密度开发建设为主,一般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4米,村庄高度不宜超过12米;

设置山城缓冲带,在灵山和石牛山等大型山体外围设置山城缓冲带,保护区内生态田园,严控区内开发建设,一般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4米,村庄高度不宜超过12米;

除特别地标外,控制沿江一线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且沿江不能出现三幢高层建筑同高的现象。

建筑限高24米,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以后三江汇大多建筑,都基本只有五六层的样子。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7)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8)

看到这样的信息,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原来三江汇,未来就是一个大田园都市?这到底是城市还是村呢?难道杭州的未来城市实践区,就是一群扎在山水之间的低矮城市群?还有人会说,杭州这是限高限上瘾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还是对三江汇的定位没有吃透,也对未来城市的样子,缺乏基本概念。

首先,现代化都市的呈现方式,又不是只有“高楼大厦”这一种,错落有序的相对低矮建筑群,也是现代化都市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是高楼大厦才叫繁华,才叫发达,隐藏于山水之间的现代都市,也可以繁华和发达。

纽约倒是遍地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但也因为没有绿色,没有烟火气息,而屡受世人诟病。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9)

随着社会的发展,活在一片冷寂的活在高楼林立和钢筋水泥里,已经不是人们理想的生活追求,既能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又能与田园野间零距离,才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终极理想状态。

而三江汇的建设,就是为这一理想状态而服务的,就是为了打破传统都市的认知而诞生的。

所以,不要对这个限高24米过于介意,要知道西湖边核心区的限高,也只有25米,雄安新区起步区的建筑物,也不得超过25米。西湖边不一样车水马龙,繁华至极,雄安新区现在也不如火如荼,向千年大计的目标前进。

建筑的高度,并不会影响一座城市发展的尺度和高度,这样的基本认知和共识,我们要有。

再者,从三江汇的规划来看,也不是清一色限高24米,个别地标可以例外,一些临近山体的地方,建筑也可以达到四五十米。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0)

对于三江汇而言,限高不是目的,那是那句话,追求现代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目的,让身居其中的人更舒服更享受更惬意,才是目的。

小结

很多网友看了这个规划草案之后,直呼不过瘾,因为只看到了景观的规划,没有看到大型配套、拆迁以及地铁等规划。

先不要急,《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景观控制规划(草案)》,其实只是一个引子,起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大招还在后面呢!

相信之后,一个又一个三江汇的规划会出来,会更加细致和重磅,敬请期待。

附三江汇规划草案全内容: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1)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2)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3)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4)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5)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6)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7)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8)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19)

湘湖三江汇最新规划杭州(限高24米的三江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