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讲三国演义(白话三国演义01大汉王朝)(1)

历代中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怪圈,享国难过300年。

仅有大汉和大宋勉强算是破除了魔咒,却又十分雷同的都被腰斩,一分为二。

不说南宋后来的一百多年只能偏安江南,不比北宋时期的大一统王朝。

就算强汉也被王莽从中斩断,窃取了十五年时间;王莽死后东汉续命,可也早已不是原来那个汉朝,算作新朝似乎更合适。

其他中原封建王朝无一例外,再没有一个能突破300年的。

这个规律正应了《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任你开国时再如何精明强干,也逃不脱最后落个旧朝退去新朝重立的结局,天下本没有什么千秋万代。

汉朝的皇帝与蛇格外有缘,大蛇的故事贯穿始终,延续400年。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创建大汉王朝。

刘邦的出生十分神奇,传说他的母亲梦到一条蛟龙,于是醒来便成孕,后来诞下了刘邦。

刘邦自称是‘赤帝’之子,也就是说那条蛟龙分明就是赤帝变化而来。

他这样说有他的佐证,司马迁所著的正史《史记.刘邦泽中斩蛇》记载:刘邦曾在丰西大泽中,将一条挡路的巨大白蛇一剑斩为两段。

后来再有路人从这里经过时,遇到一位悲伤的老妇人,听那老妇人说:“我儿是白帝之子,不料却在此地被赤帝之子杀了,所以在此痛哭。”

路人惊异万分,环顾四周,再回头那老妇人已经不见了...

后来这个事情自然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不久便传遍了天下。

这种神话在两千年前很有效用,但如今的我们都有分辨能力,尤其是自幼就受着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

老牛讲三国演义(白话三国演义01大汉王朝)(2)

可这个故事还远远没完,200年后出了个王莽,废汉帝篡位,代汉建新,硬生生将大汉朝从中截断,窃取了十五年光阴。

皇室后裔刘秀起兵光复汉室,再续大汉近200年寿命,史称东汉。

这段历史于是又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延续过来,传说那条被斩的白蛇并未真正死去,当初便发狠道:“你斩我身躯,我便断你大汉江山绵延!”

白蛇化身王莽,有意祸乱,恰好从中间将汉朝分成了西汉和东汉,报了当初刘邦那一剑之仇。

更有心者又道:【王莽,亡蟒也】。

一切原来早已隐在姓名之中!

这个神话故事到这里还不算完,在时间又过去了190余年后,再一次接续了起来。

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荒淫无道,亲信宦官,疏离贤臣,整个天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三国演义》上说,公元162年4月15那一天,刘宏刚刚进入温德殿,就见一条大青蛇飞将下来,盘踞在龙椅上头目狰狞。

老牛讲三国演义(白话三国演义01大汉王朝)(3)

刘宏大惊失色,被左右急救回宫。

温德殿在那时主要被刘宏当成欢乐之所,时常在这里搞宴请等一系列大型活动。

这一天文武百官和刘宏一起见证了这一番奇景,一个个吓得抱头鼠窜,躲避不迭。

时间不长,那条大蛇又倏然不见,虚惊了一场。

众人惊魂未定之际,突然天空雷电交加,夹杂着冰雹砸落下来,一直肆虐到半夜才止,皇宫内外毁坏房屋无数。

著名的《三国演义》批评家毛宗岗评道:【白蛇斩而汉兴,青蛇现而汉危。青蛇、白蛇,遥遥相对。】

蛇属阴,对应的是女人;

但这条大青蛇暗指的却不是女人,而是隐喻把持大汉内外政权的宦官集团,他们这群缺了重要零件的阉人同样属阴,算不得男人。

第二年又出了一件蹊跷的事情,一只母鸡突然不再生蛋,却拼命的长起鸡冠来,越长越大,红彤彤、肥嗒嗒的雄性特征十分抢眼,这还不算,这只母鸡竟然打起鸣来,并且声音还格外响亮,一鸣天下知。

本是公鸡的活却被变性的母鸡抢了,这就过份了。

种种异相降世,把汉灵帝刘宏也吓到了,天降不详,说明江山不稳。

刘宏询问文武百官:这些异相到底是因为什么?然后该怎么办?

议郎蔡邕上书说:大蛇天降、雌鸡化雄预示的都是一件事:宦官干政。

大蛇和雌鸡指的就是已经不是男人的死太监,这些太监抢去了本是我们这些男人的权柄,干涉天下大事。

陛下想要中兴大汉,办法也很简单——诛灭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

蔡邕是个文人,经史子集无一不通,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著名的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时常作为皇帝的顾问以备垂询。

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很认真的写了这份奏折,然后静坐家中等候皇帝的反馈。

时间不长反馈果然来了——官不要做了,回家种地去吧!

蔡邕毕竟是个文人,不但对宦官集团估计不足,对皇帝刘宏认识也不到位。

他竟然忘了十常侍无孔不入的耳目,也忘了刘宏对十常侍的依赖已经超越了君臣,亲密到了父子的程度。

刘宏对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尊称为‘阿父’,称另一个中常侍赵忠为‘阿母’,翻译过来就是:张让是我爹,赵忠是我妈!

‘爹妈’时常被他挂在嘴上,毫不避讳。

这样无法再进一步的关系又岂是一个蔡邕能动摇的?

于是我们知道蔡邕要倒霉了,不久之后,十常侍诬陷了他一个罪名,打发他回老家种地去了。

还好十常侍这次没有痛下杀手,回家种田的蔡邕才有机会生养了一个杰出的女儿,我们都熟知的三国大美女、大才女蔡文姬。


蔡邕回家种田也不用多说,回过头来再说说汉灵帝刘宏为何会不知羞耻地把太监当成爹妈。

还要说回我们常常听到的‘十常侍’,十常侍是一群中常侍的统称,数量不是十个太监,是十二个。

围绕在灵帝周围,很得倚重。

皇帝亲近太监的例子一抓一大把,可也没有刘宏这样言听计从、无比亲近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还要从汉灵帝这个捡来的皇位说起。

《后汉书》中记载:公元168年汉桓帝刘志驾崩,无子,皇太后和她的父亲窦武在皇族后裔中选了半天,选中了在河闲县做个侯爵的刘宏。

这个河闲应该是书中的误写,河间县比较正确。

刘宏这一枝皇族其实已经十分偏远,他爷爷的爷爷是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与汉桓帝这一枝已经是出了五服。

到底是什么特质让皇太后看中的我们不得而知,反正刘宏从一个落魄的皇族突然就成了皇帝。

成了皇帝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刘宏当初也不一定愿意干,可他身不由己呀,让你干你就得干,不干还真不行。

于是刘宏在浩浩荡荡的左右御林军奉迎下进了洛阳,登上了皇位。

坏就坏在这年他才只有十岁,偌大的皇宫中虽然到处是人,可举目无亲,想想就流泪。

这时一群人温暖了刘宏年幼又彷徨的心灵,陪他玩耍、伴他长大,想尽各种办法让他高兴。

这群人是一帮太监,一帮经历过许多事情的太监,一帮研究过心理学的太监,一帮很懂得如何从小培养的太监。

老牛讲三国演义(白话三国演义01大汉王朝)(4)

刘宏父亲死得早,父爱根本就没有体会过;皇太后窦氏掌权,他的亲生母亲不能进宫。

成长期的他得到的温暖全都来自于这群太监。

于是年幼的刘宏十分自然的把这些太监们当成了最亲近的人,当成了‘爹’和‘娘’。

别人觉得认贼作父很奇怪,刘宏却一点不觉得奇怪。

刘宏渐渐长大,在十常侍的贴身培养下,对朝政丝毫不感兴趣,反倒对水利十分喜欢,他创造出了洒水巨兽、改进了洛阳地下疏通管渠,接活水入皇宫七弯八绕再流入洛水。

这么说吧,若是多给他些时间,他能让洛阳城百姓提前一千八百年喝上自来水。

刘宏还发明了成人版开裆裤,以及许多不可描述的小物件,时常和宫女们举办裸体大趴体。

人生充实生活质量那也是杠杠的。

朝政他不爱管,都交到十常侍手中,这些宦官矫诏,打着刘宏的名头处理国家大事、安插亲信、排除异己、打击贤臣,整个天下被他们搞得乌漆麻黑。

《三国志》中说:黄巾之乱,乱就乱在十常侍搅扰的天下不安。

那么十常侍这样猖獗的为所欲为,当初拥立刘宏的皇太后和她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干什么去了?她们不恼火吗?

不想搞死这帮死太监吗?

想!

不但想,作为百官之首的窦武还很认真去这么干了,只是想法很美好,结果却很残酷。

下一篇,我们再来看看大将军窦武失败的清君侧行动。

(骁骑本意是结合《三国志》的史实来读《三国演义》,利用正史的严谨和小说的演绎,来展现历史和文学的异同点。现在看来更像是在白话历史。不知这样的方式会不会被大家接受。先试几章看。)

关注白话《金瓶梅》全书总链接,点开从头至尾完整阅读

《满清第一风流奇案》第一回至最后一回总链接 点开直接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