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是一种非常稀有的金属元素,地球上的铀含量非常稀少,但它却是生产原子弹和发展核能重要的元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铀矿含量一直是一个短板,产量远不及澳大利亚和法国等知名产铀国家。但随着我国内蒙古大型铀矿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国铀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那么内蒙古为什么会出现这片世界级的大型铀矿呢?

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1)

一、稀有的铀矿,不易形成

铀是一种非常稀有且珍贵的金属元素,而且具有放射性,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百万分之二。不说与铁、铝、铜这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就算跟金、银、钛这种比较稀有的元素相比,铀的产量也是排不上号的,更别说由铀所形成的,可供工业利用的矿区了。因此,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发现了巨大的铀矿区,其价值已经远远高于发现一座金矿。

要说世界上著名的产铀国,那就不得不提到澳大利亚和法国。尤其是澳大利亚,这个位于太平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间的大洲蕴含了大量的铀矿,是世界上铀矿存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2007年,澳大利亚的铀产量达到了7820吨,仅次于北美的加拿大。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2)

在1961年至1971年,澳大利亚就开采了大量铀矿,短短十年时间开采的量就占据了澳大利亚铀存储量的83%。而这十年内被开采的铀矿,基本都来自澳大利亚的中部和北部地区,那么这片地区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能蕴含这么多的铀矿。

首先从季风看,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而北部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这两个气候存在两个共同点,那就是高温加干旱。难道说高温干旱的地区更容易形成铀矿吗?我们拿另一个产铀大国法国对比一下,看看是否也有类似情况。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3)

众所周知,西欧地区基本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而法国作为一个政治地理上都属于西欧的国家,很难将它与高温干旱联系到一起。但是法国铀矿的主要集中地之一,位于法国中东部的莫尔旺山,却属于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的温带气候带。温度虽然不高,但是非常干燥,只有冬天才勉强达到湿润的状态,与澳大利亚中北部地区一样都有降水少的特点。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4)

再从两者的地形和地质看,法国的莫尔旺山是法国中央高原在东北方向的延伸部分,年代非常久远,而且海拔较高风化很严重,地表形态也属于丘陵带,荒芜和贫瘠是它最明显的特点。澳大利亚中北部亦是如此,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的发展重心一直是东部沿海地区,澳洲的大部分人口也是居住在东部沿海,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澳洲中北部还有西部过于荒凉。

气候干燥、地质坚硬和土质较差,是通过比较澳大利亚与法国的大型铀矿区的自然条件后找出的共同点。这是否是产生铀矿区必要的条件我们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在具备这种条件的地区寻找铀矿区,发现铀矿的概率会大一些。因为我国最近发现的世界级铀矿区就具备了类似的自然条件。

点点关注,我们接着开进。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5)

二、内蒙古中部大营带来的惊喜

中国作为世界领土面积排名第三的大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经探明并且有储量的矿产足有159种,其中金属矿产有54种,部分矿种储量,如稀土位居世界前列。但要论铀的储量,就没有那么高的排名了。根据我国最近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铀量看,我国目前探明铀储量起码要排在世界第十名之后。这种储量很难满足我国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经探明的铀矿床已经有200多个,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广,如北方的辽宁、内蒙古;西部的新疆、甘肃、云南;中部的江西;南部的广东、广西;东部的浙江等,铀矿区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种类多、范围广不代表产量高。我国的铀矿床主要以中小型为主,无法与澳大利亚、法国等世界级铀矿床相比。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6)

不过,铀储量不足的尴尬,在2012年内蒙古中部大营铀矿的出现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2012年,我国国土资源部宣布,在内蒙古的中部大营发现了一片大型可浸地砂岩型铀矿床,这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也是世界级的大型铀矿。它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我国铀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与澳洲中北部类似,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在气候上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总体上呈现少雨干旱、高温干燥的气候特点。难道干旱、高温真的是形成大型铀矿的必要条件吗?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7)

再从地质和地形上看,内蒙古属于高原地区,这也与澳洲中北部高原类似。其次,两者的土壤也属于风力侵蚀形成的荒地,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看来,拥有大型铀矿床的地区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理因素。内蒙古中部大营和澳洲中北部这两个相隔万里地区,能有这么多相似的地理因素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拿其它的大型铀矿区作比较,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地理因素呢?

三、铀矿区的普遍特征

印度安得拉邦铀矿区是亚洲著名的铀产地,在该地发现的铀储量达到了惊人的4.9亿吨,与之前印度原子能部在该地区的调查数据相比,翻了3倍不止。甚至根据后续的调查显示,该地区的铀矿总量可以达到15万吨,足以让它成为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铀矿区。如果开采成功,这片铀矿区可以为8000百万瓦的核电厂持续发电40年,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8)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片铀矿区的自然条件。安得拉邦位于印度东部,孟加拉湾的西岸,它处于低纬度地区,靠近赤道,气候非常炎热。虽然降水丰富,但是该矿区被山地阻隔,降水并不多,也有着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在萨斯喀彻温州的北部地区发现了一座大型铀矿,位于基湖和亨德湖附近。它的矿区深度达到了323英尺,吸引了加拿大和英国很多公司前来开采。在当年,该地产出的铀量每吨价值就高达145英镑。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9)

这片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带,这里气候干燥,温差大,最高温度能够达到43度。降水也极不平衡,总体上呈现西部少,东部和南部多的特点。同样也是高温加干旱。

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的阿尔伯塔省也有一座大型铀矿区。那就是阿萨巴斯卡盆地的铀矿区,这片铀矿区与之前提到的铀矿区不同,它所在的地区海拔不高,是一座盆地。但凑巧的是,它的气候依然是高温干燥。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10)

阿尔伯塔省的省内虽然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它的东南部降水并不多,少雨干旱的气候特征让它的东南部形成了大片荒原,并且随着荒漠化程度的加深,东南部的荒原还在持续影响着阿尔伯塔省的西南部地区,整个阿尔伯塔省也呈现少雨、温差大的气候特征。但依靠境内的阿萨巴斯卡河、皮斯河等众多大流量的河流,阿尔伯塔的自然面貌还算健康。

总结一下,北美的加拿大、西欧的法国、澳洲的中北部、南亚的印度和我国的内蒙古,五个不同地区的国家都发现了大型铀矿区,且都有明显的少雨和高温的特征,地貌也都呈现出贫瘠、荒芜的特点。

从地理角度看,大型铀矿区确实一些相似之处,作为核工业以及核武器制作的重要原料,一个国家大型铀矿区的出现值得庆贺,但它被开采挖掘的背后,是无数开采人员的汗水和努力,比起铀矿区的发现,人们更应该为国家有这么一批敬业的开采人员感到骄傲。

克什米尔发现特大铀矿(打破铀危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