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里,人总要变换各种姿势,尤其是坐着的时候,抖腿、踮脚、二郎腿、放松的往前伸展、向两边没有节制的大劈叉……

今天,我们聚焦的就是所有人都无法抗拒的姿势——二郎腿。

为啥说所有人都无法拒绝呢,因为动物都无法拒绝呢!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1)

伏案工作的人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发现,在注意到的时候,腿已经在另一条腿上面了,不知不觉腿就自己抬上去了呢!

抬上去有什么好处呢?

就一个字——爽

为什么爽,因为普遍认为最好的坐姿是直立坐姿,可惜这种姿势对脊柱友好但对肌肉要求高啊,想要维持就必须依靠多裂肌和内外斜肌的发力和平衡,这是考验耐力呢?所以,保持一会后大部分就坚持不住了,开始不停地变换姿势,想找一个更舒服的,比如——跷二郎腿。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2)

跷二郎腿跷起之后支撑面就增加了,人就会感到无比的轻松,压力随之转移。研究统计,全世界的人坐着的时间占比越来越高,平均每天要坐8小时左右。作为日常生活和长时间对电脑工作者普遍采用的姿势,跷二郎腿的时间随之延长。而长时间跷二郎腿,你会收获——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3)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4)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5)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专家研究了长时间视觉显示终端的人们,在工作期间跷二郎腿的时候,他们的颅颈和躯干屈曲角度以及两侧臀肌压力的变化。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6)

颅颈角(CCA)、躯干屈曲角(TFA)

随着时间的延长,颅颈角显着增加、躯干屈曲角度显着降低,盘腿侧的臀压显着增加,另一侧在跷起30秒内就显著降低了。

人体作为一个精密的结构,维持一个姿势需要骨骼、肌肉、韧带等等一起来完成,而二郎腿这个动作则需要骨盆后倾、髋关节外旋、腰椎屈曲等一系列变化,而臀部的受压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平衡,不知不觉,脊柱就变了形,据说单颈椎就会再三个运动平面上的错位。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7)

所以,高低肩、大小脸、长短脚、扁平臀就慢慢慢慢的出现了(变化不知不觉,量变到质变) 。

这还没完,跷二郎腿的时候一侧腰部肌肉是被动拉长的状态,时间一久就是“单侧腰肌劳损”,腰疼也来了,当然脊柱变形导致神经压迫也会腰痛,这个比腰肌劳损更严重。

如何补救?

1. 不跷二郎腿

说的容易,臣妾做不到啊,小互写到这发现自己也跷起来了,赶紧找本书放自己腿上,提醒效果明显。

另外大家要是还想顺便减肥锻炼,也可以找个纸放在两膝之间,夹住然后轻轻抬腿(大腿发力、大小腿保持90度),看自己能不能坚持1分钟,这个动作还可以减肥哦~

2. 做点运动

教大家两个锻炼腰臀的动作 。

1)臀桥:锻炼臀部肌肉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8)

2. 跪后抬腿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9)

3. 放松腰部肌肉

平时坐姿时可以时不时放松下腰部肌肉,直立坐好,一手按住头部,如果你平时喜欢跷右腿,就向左前方将上半身转90度,如果是左腿就向右。

最后,真心建议大家还是别跷了,放下腿,放过你的脊柱和肌肉吧。

如果实在想跷,可以跷一会,注意左右均衡……

PS:跷的时候保持上半身直立,这比葛优躺(也是跷二郎腿的)对脊柱和骨盆的压力要小一丢丢。

男女两性不知道的冷知识(令无数男女无法抗拒的姿势)(10)

参考文献[1]Wilke HJ, Neef P, Caimi M, et al. : New in vivo measurements of pressures in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in daily life. Spine, 1999, 24: 755–762.[2]Neumann D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Foundations for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St. Louis: Mosby, 2002. [3]O’Sullivan PB, Grahamslaw KM, Kendell M, et al. :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anding and sitting postures on trunk muscle activity in a pain-free population. Spine, 2002, 27: 1238–1244. [4]Church TS, Thomas DM, Tudor-Locke C, et al. : Trends over 5 decades in U.S. occupation-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PLoS ONE, 2011, 6: e19657. [5]Matthews CE, Chen KY, Freedson PS, et al. : Amount of time spent in sedentary behavi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3–2004. Am J Epidemiol, 2008, 167: 875–881.[6]Lee JH, Park SY, Yoo WG. Changes in craniocervical and trunk flexion angles and gluteal pressure during VDT work with continuous cross-legged sitting. J Occup Health. 2011;53(5):350-5. [7]Jung SY, Choi BR. Three-dimensional change in the cervical spine in a cross-legged sitting position after a time lapse. J Phys Ther Sci. 2016 May;28(5):1657-9. [8]Yu JS, An DH. Differences in lumbar and pelvic angles and gluteal pressure in different sitting postures. J Phys Ther Sci. 2015 May;27(5):1333-5. doi: 10.1589/jpts.27.1333. Epub 2015 May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