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鸿鹏

岁月如歌,年轮似画,不知不觉我已经度过了人生五十个春秋,一转眼都是年近半百之人了。现在一闲下来我就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不时地会想起儿时的那些历历在目的美丽往事。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远远没有现在的孩子们丰富多彩,可是在我的心里,孩童时代的那些记忆却永远难以忘怀,是不可磨灭的,只为扎根心底的些许淡淡的感动。

我的童年是在八十年代义井桥附近的标准件厂原家属院度过的,上小学在义东沟学校。尽管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好的玩具,但我们不缺的就是开心。当时,背着的书包没有现在孩子们的重,作业也没有这么多。所以,我们心里格外轻松,玩兴就大,童趣也多,如今回忆起来都很清晰,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在义东沟村里边的浇地水池我学会了游泳。那时夏天热的不行,中午几个孩子结伴去村里浇地的水池玩水,或是身上绑上自行车里胎,或是抱上两个旧篮球就下到水池。刚开始学的是狗刨,象小狗一样在水里扑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学会了游泳。

童年的回忆唯美句子 童年的记忆(1)

在家属院水泥乒乓球台上,我们学会了打乒乓球。那时候,乒乓球台是用砖和水泥砌的,球网是砖头排列代替的,球拍有的是大人们给买的,有的是用五合板给做的,贴上胶皮。周末休息时,排队打球,还得挂钩,第一个胜了,才能继续打,天长日久我们学会了打乒乓球。

滚铁环也是儿时的玩具。有的小伙伴为了滚铁环,偷偷把家里木桶下面的圆铁箍取下来,就算是铁环了。大部分是大人们用细钢筋弯成圆圈,然后焊接好。手把是用一根八号粗铁丝窝成的弯勾,有的是用钢筋焊出来的,把铁环套在其中,握着手把推着铁环跑,跑得越快,铁环就转得越快,铁环转动的叮当声、急速的跑步声回荡在放学的路上和学校的操场上,留下了我们满满的欢声笑语。

我记得当时《西游记》正在拍摄当中,有一年“春晚”之后试播两集。父母都困得睡了,我们还都围在电视机跟前。天亮了,大人们起来一看,床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的都是昨晚看电视的伙伴们……

《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恐龙特级克赛号》是我们每周必看的动画片。美国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很好看,可惜就演了那么几集电视台停播啦!因为看这部电视剧我们学会了扔飞刀,吹口哨。最有趣的是看中国女排赛,大人孩子都跟着喝彩,赢球时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丢球了垂头丧气,神情沮丧。广播电台每天中午12:30播出单田方的《隋唐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等等伴随着我们成长,伙伴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英雄人物的武功优劣,是非曲直,我们就象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汲取养分,使我们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崇拜英雄,报效祖国的宏伟理想。

童年的回忆唯美句子 童年的记忆(2)

弹拐拐,搥瓦(扔砖头),捉迷藏,扔沙包,煽盖,弹玻璃球,女孩子们喜欢跳皮筋,踢毽子,抓子,挑花绳,孩子们互相交换看小人书,警察抓小偷……都是我们免费的娱乐项目。那时候的家庭收入都一样,买东西要号,一家好几个孩子,衣服还是大的穿了给二的,家家如此,没有什么两极分化,穷富差别,生活虽然清贫,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很好,过得很充实,孩子们都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童年往事犹如陈年老酒,香飘四溢、回味无穷。有位哲人说过,回忆是衰老的标志,但美好的儿时往事确实令人难以忘怀。

有时候梦回童年,我都会被自己爽朗的笑声惊醒。现在我们人到中年随着交际圈的不断扩大,朋友或许会越来越多,但儿时的伙伴就这么些,同学也就这么多。这些童年的回忆令人难忘,儿时的发小情、同学谊更加让人觉得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