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嘉庆皇帝,可能是清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没有之一,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清朝十二帝嘉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清朝十二帝嘉庆(清朝7清仁宗嘉庆皇帝)

清朝十二帝嘉庆

说起嘉庆皇帝,可能是清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没有之一。

嘉庆皇帝

不仅知道的人不多,而且很多人还经常和嘉靖道长的年号搞混了。

嘉靖道长

和嘉靖道长这种聪明绝顶、自私透顶且一肚子坏水的人相比,嘉庆皇帝简直就是个乖乖仔。

唯一让我们知道嘉庆的,还得托大贪官和珅和大人的福。因为我们听过的俗语叫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登基掌权之后,除了打倒和珅之外,还叫停了乾隆帝的好多项花钱的项目,乾隆末年,也是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喜欢建园林收藏各种珍奇,到嘉庆朝都被停掉了。

其中有个从新疆运过来的一大块玉石,大概有10吨多重,一直运了三年还没有到达北京,乾隆死后,有人上报此事,嘉庆立刻叫停,石头就地处理,最后这个价值连城的石头就被扔在一边,后来也不知踪影了。

嘉庆刚刚登基的时候,初掌政权,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虽然他已经39岁了,都是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大杀四方,大干一场。

但是清朝在乾隆末年已经开始腐败横行,土地兼并,官民矛盾激化,乾隆明明知道这些,但是沉浸在自己十全老人的成就中,听不得一丝反对意见。

乾隆55年十一月的一天,一封奏折摆上了80岁乾隆老爷子的台上,它来自内阁学士尹壮图,乾隆一边读一边皱着眉头。

上面写着:“近来朝廷规定,地方总督如有过错,可以用钱充公顶罪,我认为非常不妥,贪污者借此大肆搜刮,清廉者也难免动了贪念,这太糟糕了!就臣所知,借此挪用公款,盘剥百姓者也是有的。”

实际上这个政策是和珅为了讨好乾隆而鼓捣出来的“议罪银”制度,也就是官员如果犯错,可以用银子抵处罚,这银子不用交给国库,而是直接到了乾隆的皇宫内库。正因为这样,乾隆才能办80大寿历时三个月,钱花得毫不手软。

乾隆何等精明,他觉得尹壮图一定是有所指,到底哪个人物这么做?他下令尹壮图要实名举报。

尹壮图还以为皇帝是真心实意想了解实情,又复奏:“据我所知,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浙、广西、贵州等地方督抚,在民间风评不好,应该彻查。当然其他各省也不是完全没问题。”

好家伙,自诩为清廉正直的尹壮图一下子捅了个马蜂窝,不仅把整个官僚集团都拉下水,还暗示乾隆统治下的官场贪污腐败是常态。

乾隆皇帝大发雷霆,把他骂一顿:“朕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惩治贪官污吏毫不手软,80岁了还亲理朝政,无愧于天下。如果真如你所说,那么多官员阿谀奉承,蒙蔽圣听,那岂不是说朕是个糊涂蛋?”

尹壮图吓出一身冷汗,他颤巍巍地说:“微臣不敢!只是据实禀报……”

“既然据实禀报,便要拿出证据来,哪个省有亏空、有舞弊,都要明明白白查清楚,否则,我就定你个欺君之罪!”乾隆威严地训斥。

乾隆帝表示:“尹壮图你查贪官查贪污可以,但不能秘密查,要明示身份公开巡查。而且,你每查一地之前,必须先要用500里快马通知地方官员。”

像这样的巡查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尹壮图开始不想去,但是乾隆坚持让他去,并让户部侍郎庆城一起调查。

最终调查结果是无人贪腐,一片清廉。

等尹壮图回京城后,刑部以“比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律”的罪名将其关进了大狱,还判了斩刑。随后,“千古圣君”乾隆帝为展现自己博大胸怀,将尹壮图官降一级,准其戴罪工作。

可尹壮图哪还待得下去 ,所以他以侍奉老母为由,申请辞职。乾隆帝求之不得,立马批准。直到嘉庆4年,他才被嘉庆帝重新起用。

嘉庆的帝位算是历史上传承最为顺利的了,因为乾隆那时还没死呢,乾隆说当皇帝时长不能超过圣祖康熙爷,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登基60年时,禅让给嘉庆,后来做了四年太上皇。

乾隆活得太久了,89岁,熬走了很几个自己中意的太子,富察皇后生的永琏永琮都早逝,后面就是五阿哥永琪,立为太子没几天,就病死了,这给乾隆很大的打击。

五阿哥永琪

一直到乾隆六十二岁才不得不再次重视继承人的问题,最终只能在十一阿哥永星和十五阿哥永琰之间选择。

永星是当时的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书生气较重,还有一个吝啬的缺点,有一次府上有匹马死掉了,十一阿哥就让大家把肉吃掉,吃了好几天,吃得大家谈马肉色变。

永琰相对就是四平八稳、不慌不忙的性格了,相对较为平庸,但是乾隆也没得选了,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了,永琰的出身也比较高贵,是得宠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所生。

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

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

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

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

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从乾隆末年就开始的白莲教起义,一直到嘉庆十年,才扑灭转战七省的起义军,从和珅那抄家来的钱大概八亿两白银,也都花的差不多了。

执政(亲政)的二十一年,也几乎是天天在拼:抓贪官毫不手软,隔几年就重办大案要案,多次下旨怒批玩忽职守官员。外加年年免去各地积欠钱粮,想方设法给老百姓“减负”。

而且嘉庆对自己的臣民是非常的宽容和优待了。

当时有一个叫做洪亮吉的编修,他通过给军机大臣上书,指责朝廷的弊端,并说出“言路似通而未通,吏治欲肃而未肃”这样的话,嘉庆皇帝知道后很是愤怒,立即对洪亮吉做出了革职的处理,但是对刑部交代到“读书人大多文弱,不可擅自用刑。”洪亮吉知道后感动不已,才后悔自己上书所说的话。

还有一年,身为提督的杨怿回京去面见嘉庆帝,当时正值夏天,嘉庆帝正在挥扇纳凉,见到杨怿进来之后,就放下扇子和他交谈,在整个接见的过程当中,即使非常的炎热,嘉庆帝都没有拿起扇子,按照当时的制度,大臣不能在皇帝面试执扇,嘉庆帝也遵循这个制度来表示和大臣同甘共苦的心思,杨怿回去之后把这件事情记了下来,每每想起也是感动不已。

紫禁城里面是不允许跑马的,所以大臣们上朝都是步行,对一些年纪大的臣子来说,每天步行上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乾隆皇帝在世之时,为了照顾这些老臣,特意准许他们骑马上朝,可满族的大臣自然习惯,但是对于汉人来说,骑马就变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到了嘉庆帝时期,他考虑到这些问题,于是便允许汉人老臣可以坐着轿子来上朝,大概历代皇帝没有人能像嘉庆这样考虑周到了。

嘉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治理国家,但是换来仍是到处民变,连本人都经历过多次刺杀。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去东陵拜谒祖宗,当他率队返回宫时,皇帝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拥着嘉庆帝从神武门就要进入贞顺门之时,突然出现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握着一把刀,从一个角落跳出来,直接扑向嘉庆皇帝。

情况太突然,嘉庆队伍都被这一场面所惊呆了。守卫在神武门两侧侍卫、护军等清军,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他们竟然忘了自身职责是什么,全都目瞪口呆,竟然无一人冲上去阻拦。

嘉庆帝只能自救,他连忙逃走,而他身边也有胆大的,嘉庆侄子定亲王绵恩冲上拦住刺客,嘉庆姐夫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也扑上去紧紧抱住刺客。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珠尔杭阿与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桑吉斯塔尔,还有两名侍卫也随之加入保护嘉庆皇帝的行列。

在与刺客搏斗中,丹巴多尔三处受刀伤,绵恩袍子也被划开,8人才把刺客擒拿。此时神武门两侧一百多名侍卫才回过神,连忙冲上前保护嘉庆皇帝。

刺客被抓,清朝随即进行审讯。最后查清此人底细:刺客叫陈德,又说叫陈岳,47岁,他祖籍是北京。因父母投靠山东青州海防同知、镶黄旗人松年家中奴。所以陈德就跟父母生活在山东。30岁时,松年与陈德父母先后死去。陈德在山东难以生活,于是就带妻子儿女投靠外甥姜六格。此时姜六格在内务府正白旗担任护军。

陈德到北京后,找到奴仆的活,他先在侍卫绷武布家、兵部笔帖式庆臣家、内务府笔帖式于兴家、内务府包衣管领达常索家当仆役,最后他又给一个叫孟明的人家当了5年厨子。

后来陈德老婆张氏去世,陈德不得不一个人照顾八十岁瘫痪的岳母,还有两个未成年儿子,生活非常窘迫。嘉庆八年(1803年)二月二十五日,陈德因心情郁闷,喝酒闹事被主家孟明辞退,陈德不得不搬到外甥家住,但外甥房子太小,不到一个月,陈德又搬到东华门外黄五福家住。

一个如果长期生活在那种苦日中,而且又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很快就会崩溃。陈德就是在这种艰辛日子中崩溃了。他想到自杀,但又不想这么一走了之。此时他想起以前做过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穿龙袍富贵的样子。张德忽然想到那件袍子是黄色的。嘉庆八年二月二十六日,陈德出门看到清军在街道上用黄土铺路,就知道嘉庆皇帝要返京了。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行刺皇帝的主意。如果他把皇帝控制住,他就能获得宝贵。

陈德曾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年在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管领达常索手下干过活,据说是给诚妃刘佳氏干杂活差事。因此他对出入宫中的路线很熟。不久就发生嘉庆被刺事件。

陈德案子审结完毕,陈德父子被凌迟处死。虽然陈德死了,但此案却在民间传出一个段子“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陈德比作莽汉,那皇帝也太窝囊了,连莽汉都拉下马,这皇帝太没威严了。因此,陈德刺杀案让嘉庆帝感觉没面子。

嘉庆帝想到一定要追查此事的责任。戒备森严的后宫居然让陈德这样没背景的人闯入,负责安保的护卫都干啥去了?这些护卫不仅放进刺客,而且事件发生后胆小如鼠。这些情景让嘉庆极为恼火。

嘉庆认为大清朝每年拿这么多钱,养活这些八旗精英子弟,这些人在这里养尊处优。特别让嘉庆上火的是,那些天天围在身边喊“万岁圣明”的朝臣们,最后居然剩下八人保护自己。虽然陈德在受审时没人指使他,但嘉庆皇帝还是怀疑。

在常人眼里,古代皇宫都是戒备森严之地,因为这是一个王朝中心的中心。不仅有层层侍卫,而且还有防卫措施。后来把皇宫比作“深宫”,连鸟儿都飞不进去,来形容皇宫的严密警卫。

嘉庆九年十一月,紫禁城又发生一件行刺事件。这件事不是精神失常之人了,而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和尚所为。此和尚叫了友,他曾于当年正月去普陀山,不知道是学到真经了,还是佛让他转世了,他竟然突发奇想进皇宫与嘉庆皇帝聊聊,也给他升个方丈干干。

了友回京后,就一直在皇宫附近转悠。由于是和尚,并不引人注目。了友在皇宫转悠大半年,实际上就是踩点了,他在寻找入宫的机会。但了友并没有找到入宫的机会,不过他摸准皇宫周边护卫的情况,哪些岗位护卫不严,他都一清二楚。而且对护卫一天二十四小时换班情况也摸透了。

十一月二十四日凌晨,了友决定进入皇宫,他守在景山东门外等到机会,因为东门有送食队伍进宫,他就跟着这些人混进入了皇宫。

进入皇宫后,了友就傻眼了,他想找到皇帝睡觉的地方,但却迷路了,此时他被巡逻的清军抓住。于是把了友交由皇宫有关部门审讯。

嘉庆十年二月,紫禁城又发生一件怪事。此事距陈德案发生不到两年。有一个叫萨弥文的中年男人扛着铁枪直接闯宫门。没想到守卫宫门神武门护军一时没能挡住萨弥文。因为萨弥文的铁枪很厉害,居然砍伤了几名护卫。

萨弥文很神勇,对涌上来的护卫军不害怕,挥舞着大铁枪继续往宫里冲,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擒获。但这些护卫军抓住萨弥文后,竟然打得太猛把萨弥文打死了。

最严重的一次情况是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发生暴乱,太监作为内应,天理教两百多人攻入紫禁城。

天理教是白莲教的分支,北京分部的首领林清早就联系好了河南、山东等地天理教首领,约定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三地同时起兵。事成之后,林清称天皇割据直隶,山东天理教头目冯克称地皇,统治山东,河南天理教头目李文成称人皇,主宰河南,三地互保,并以这三地为核心向外扩展。

三路之中,林清在皇帝脚下,尤其重要,他肩负着擒贼擒王(嘉庆)的重任。林清的计划就是让宫内太监为内应,打开紫禁城大门,自己率教徒冲入紫禁城抓住嘉庆帝,控制皇宫,进而京师、直隶一股而下。

进攻之前,内应太监报告林清,说皇宫内院狭小,兵力无法展开,加上嘉庆在热河狩猎,皇宫空虚,所以林清就决定派200人分别进攻皇宫的东华门和西华门。

西华门的天理教徒则很顺利,直接进入西华门。而皇宫守军,也许是因皇帝狩猎,精锐都被带走了,也许是清军战斗力实在太低,清军竟被100余人的乱民杀得伤亡惨重。

然而进入紫禁城的教民,不懂皇宫布局,只能靠太监带领。但是太监此时复仇心理作祟,他们不去攻占机要中枢或是挟持皇后皇妃,反而对平日欺压自己的管事太监大肆报复,结果耽误了时间。

此时皇宫之中有皇子绵宁,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绵宁指挥若定,借助天理教报复太监的空当,调集禁军反攻,绵宁还亲自持枪上阵鼓舞士气。养心殿前,一场激战,天理教徒四散,清军成功阻止了教徒进一步祸乱内宫,之后京师火器营等驻军前来援助,局势稳定。经过几天的清剿,紫禁城遂安。而清军通过俘虏的天理教徒得知,造反的幕后黑手就是直隶的宗教大师林清。

九月二十三日,林清仍在总坛等待捷报和山东、河南的援军。清军则化装成教徒,成功抓住了林清,将其凌迟处死。

如果说陈德行刺是个案,具有偶然性,那么天理教攻打紫禁城,使嘉庆帝意识清朝江山发生了巨大的危机。嘉庆帝颁布了《遇变罪己诏》,称此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但是“变起一时,祸积有日”。

皇帝在皇宫内遇刺,天理教徒攻入紫禁城,这种事件可以说明清五百多年皇宫历史上,既无古人,也无来者的一则孤例。这预示清王朝正在走向衰败。

从嘉庆被刺杀和皇宫内部随意出入这些小事件里面可以看出来,清朝的管理机制已经松散,上上下下的人都非常懒散,人浮于事,已经失去了积极进取的动力,官僚阶层对国家对人民已经失去了理想,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小日子。

嘉庆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他熟读史书,发现前朝的这些守成之君是怎么把王朝搞没落的,都是自己折腾坏的,嘉庆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开始了无为而治,一切皆效法先祖,言必称圣祖爷怎么样?世祖爷怎么样?

大部分都是效法康熙,这些读书人被雍正搞怕了,还是更喜欢宽容的康熙,所以效法康熙的嘉庆,也深得这些读书人的拥护。

而清朝是处在一个弊病日益加重的时代,在乾隆后期的十几年,贪腐已经上下一体了,和珅能贪这么多钱,也是乾隆默许的,毕竟这些钱也有一部分进了乾隆的口袋,不然照乾隆这种花钱的大手大脚,每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能拨款多少,肯定还得靠和珅这种敛财高手。

重疾用猛药,康熙晚年也是这种情况,但没有到嘉庆现在这种全国上下都松懈的程度,康熙很清醒,选择了冷面王雍正,乾隆很无奈,精明能干的皇子都被自己熬走了,只能选这个平庸的嘉庆。

嘉庆也没有能力,去扭转这个局面,只能自己骗自己,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不积极的去寻找方案来解决问题,反而转头走向故纸堆,看看前人是怎么做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革,必须要新的办法去处理,摸着石头过河,在古人的眼光,也不能指望他们拥抱世界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康熙和乾隆明明知道西方的技术变化,但为了保证满人的统治,满清统治者不允许也不敢让这种先进的生产力进入到中国。

下面的一群官僚阶层,承平日久,已经失去了进取心,成了一群尸位素餐的行尸走肉,整天为自己的那点小利益,蝇营狗苟。

这种时候,都是一群迷迷糊糊的人,即便有少数的有远见者,也无力改变这群真迷糊或者装睡的人,甚至还要被他们裹挟,直至同流合污。

最终能唤起民族觉醒的时刻,只能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在酒醉灯迷的环境下,屠龙少年已经变成那条龙,还有多少人能够保持初心,归来仍是少年。

还记得我党的宗旨吗?为人民服务。

人民才是历史的决定者,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