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由于日常工作的日益繁忙、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各种各样的筋骨问题。曲崇正主任表示,十步通关拍打操从筋骨着手,按照中医“气血”理论,采用简单的拍打手法在人体关节穴位进行拍打,可以达到振奋阳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最终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该法易学易懂、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特别适合居家锻炼,促进筋骨的自我康复。

十步通关拍打操原理

《素问·五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同时《灵枢经》又指出,“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关节是人体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关节功能状态,也反映出人的精神状态。《医宗金鉴》有云:“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拍按之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其患可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拍打人体关节穴位起到调整身体状态、祛除疾病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通过手法拍打人体局部或者全身关键部位,可以改善血管弹性、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循环、加快排出因疲劳或者不良饮食等产生的代谢杂质,同时提高组织细胞的氧合作用、使得机体获得充足的血液营养。同时,通过拍打疗法还可以调节神经反射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招式及功效

一、拍大椎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1)

大椎穴定位:出自《素问·气府论》,三阳、督脉之会。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通督振阳、益气活血;主治项强、肩背痛、腰脊强、五劳虚损,七伤乏力等病症。

拍打方法:双足平步,略低头,全身放松,用右手或左手虚掌掌心拍打大椎穴,拍至大椎穴周发热,左右交替各拍打36下。

二、拍肩井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2)

肩井穴定位:出自《针灸甲乙经》,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功效:祛风清热、活络消肿;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诸虚百损等。拍打方法:双腿直立,与肩同宽,头部轻轻转向对侧,全身放松,先用右手虚掌掌心上下拍打左侧肩井穴,左右交替,每侧拍打36下。

三、拍肩髃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3)

肩髃穴定位:出自《灵枢·经别》,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祛风除湿、滑利关节;主治肩臂痛,手臂挛急,半身不遂等病症。

拍打方法:头转向同侧,肩臂放松,先用右手虚掌掌心上下拍打左侧肩髃穴,左右交替,每侧拍打36下。

四、拍肘窝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4)

肘窝定位:上臂内侧正中,是手少阴心经、心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三条阴经通过之处,是上肢阴经气血流行深聚之处,内有肺经的尺泽穴、心包经的曲泽穴。功效:宣通肺气、宁心安神、通络止痛。主治胸闷、心烦、失眠、上肢胀痛不举、麻痹不用等。拍打方法:头转向同侧,肩臂放松,先用右手虚掌掌心上下拍打左侧肘窝,左右交替,每侧36下。

五、拍腰眼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5)

腰眼穴定位:出自《肘后备急方》,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功效:固精益肾、强腰健骨;主治腰痛、劳瘵等病症。拍打方法:双腿并立、目直视,腰背放松,用双手拳背拍打双侧腰眼穴,左右同时进行,协同拍打36下。

六、拍八髎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6)

八髎穴定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即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之合称。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功效:温经散寒、舒筋通络;主治腰骶部疼痛、下肢痿软等。拍打方法:双腿并立、目直视,腰骶放松,用双手拳背拍打双侧八髎穴,左右同时进行,协同拍打36下。

七、拍环跳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7)

环跳穴定位:出自《针灸甲乙经》,在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屈股取穴。功效: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主治半身不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病症。拍打方法:双腿并立、与肩同宽,放松髋部,用双手拳心拍打双侧环跳穴,左右同时进行,协同拍打36下。

八、拍髀关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8)

髀关穴定位:出自《灵枢.经脉》,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功效:强腰膝,通经络。主治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痹,不屈伸等。拍打方法:双腿并立、与肩同宽,放松髋部,用双手拳心拍打双侧髀关穴,左右同时进行,协同拍打36下。

九、拍腘窝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9)

腘窝定位:位于膝后凹陷中,是足太阳经膀胱经的湿热水气聚集之处,内有委中、委阳穴。功效:清热利湿、舒筋通络;主治腰脊强痛、股膝挛痛、风湿痹痛等。拍打方法:双腿微曲、与肩同宽,双手掌心置于腘窝后侧,虚掌拍打双侧腘窝,左右协同拍打36下。

十、拍神阙

疏通各种经脉拍打操完整(筋骨不适十步通关拍打操)(10)

神阙穴定位:出自《外台秘要》,是人体阴阳相交会聚之处,位于肚脐中央。功效:培元固本,健脾和胃,主治气虚乏力、腹痛腹泻、呃逆不安等病症。拍打方法:两足并立,与肩同宽,左手置于后腰,右手虚掌拍打神阙穴,拍打36下至结束,呼吸吐纳自然。

动作要领

1、拍打时温度适中,避免汗露当风、遇冷受凉。

2、拍打过程中,要全身放松、呼吸调畅、挥臂自然、富有节奏,熟能生巧。

3、拍打次序,先左后右,从上而下,由近及远。

4、拍打力度由轻到重,微有痛感,能够耐受为度。

5、拍打讲究形神合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禁忌

有明显发热、癫痫、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内脏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者禁用。

供稿:田菊升 | 初审:曲崇正

文字编辑:王校宇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戚正涛 | 审定发布:陈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