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搞笑程度和影片整体氛围来看,电影《月球人》属于喜剧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电影推荐独行月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电影推荐独行月球(独行月球搞笑且有点爱情的电影)

电影推荐独行月球

从搞笑程度和影片整体氛围来看,电影《月球人》属于喜剧片。

但是,当我们抛开剧情中的搞笑情节,只看杜古月(沈腾饰)和马兰星(玛丽饰)的主线,你会发现《月球人》其实是一部爱情悲剧片。

但片中的爱情没有校园青春的元素,更没有婚姻家庭等现实矛盾,有的只是一种超越时间、空间、距离的追求。

刚看完这部电影,我以为独孤月和马兰星之间是双向的爱,一种满怀期待的等待,一种不遗余力的前行。但是现在,研究了他们之间的整个故事,发现从头到尾,都是独孤月一个人在送爱。

马兰星并没有真正爱上杜古月,他们的故事注定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追逐爱情的“屌丝”

影片中的独孤月对马兰星一见钟情。

为此,他降低要求成为“月盾”工程的工程师,心甘情愿地成为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独孤月的目的就很明确——追求爱情。至于崇高的理想和抱负,或者说整个计划对全人类的意义,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从这个角度来说,整部电影可以概括为“屌丝”追逐爱情。

之所以用“屌丝”来形容独孤月,不是因为他又矮又穷,而是因为他的自卑和透明。

因为自卑,他对马兰星的好感一直处于单恋状态。看起来他在找各种机会表白,其实他一直没有真正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爱。

在一起工作久了,他的行动还停留在写情书的阶段。

因为它的透明性,马兰星作为亚洲地区的指挥官,从来没有关注过独孤月的存在。要不是被独孤月留在月球上,估计马兰星连独孤月的名字都不知道。

至于“追爱”三个字里的追求,那就不是追求,而是追求。

追求和被追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光明正大的求爱,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应;后者紧随其后,对方在哪里,目的地在哪里,能不能在一起,能不能得到对方的情感反馈,都不是首要目的。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独孤月的一切行为,包括结局的牺牲,都是她内心对所爱之物的追求和坚持。他没想到马兰星会爱上他,更别说要求对方回应他的爱了。

他只想再见到马兰星,呆在他爱的人的空间里,仅此而已。至于暗恋会不会变成爱情,那是后话了。

为了追求爱情,独孤月只做了一件事:不顾一切,想尽办法回到地球。

遗憾的是,他失败了。

他没能如愿回到马兰星的身边,继续自己的追求,但怀着对马兰星的爱,他拒绝了死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笑着对马兰星说:“带我回家”。那一刻,独孤月的爱变成了永恒,永远不会再靠近,永远不会离开。

爱情能超越时空的唯一条件是,这份爱被记住。只要有人记得,这份爱就永远存在。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虽然“屌丝”追求爱情没有成功,但并没有失败。至少马兰星感受到了杜古月的炽热真挚的爱,永远不会忘记。

当然,独孤月的这种感觉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深刻,而是在他发现自己很有可能成为宇宙中最后一个人类之后。

阿尔贝·加缪在《局外人》中写道:

“如果你对生活不绝望,你就不会热爱生活。”

他对马兰星的爱,就是在那种绝望的生活中不断加深和升华的。

独孤月独自生活在月球上,内心对生活的渴望逐渐减少。这个时候,他本能而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些东西来坚定自己活着的信念,而心中的爱在这个时候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成为支撑他活着的唯一信念。

如果没有这次独自留在月球上的意外,独孤月不会如此深爱,也不会把爱当成生活的理由,更不会为此牺牲。

马兰星渴望独孤月重返地球的真正原因。

纵观电影剧情,我们可以清晰明了地感受到杜古月对马兰星的感情,却无法确定马兰星的真实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马兰星并没有真正爱上杜古月。

爱情的情感虽然是无形的,空灵的,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载体体现出来,比如语言,动作,眼神等等。

之所以能明显感受到对杜古月的喜爱,是基于他的表演。另一方面,马兰星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

你说她爱独孤月,但她似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说她不爱,好像这是绝对的。

有人用马兰星对杜古月顺利返回地球的期待,以及她前后两次按下致命按钮时的情绪变化,来证明她对杜古月的感情。

但在我看来,马兰星的这些表演背后并没有爱情的影子。

先说她为什么期待独孤月回地球。

原因有三:

第一,内疚。

无论如何,独孤月被留在地球上是马兰星的责任。作为月盾项目的亚洲区指挥官,马兰星基本上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在撤离过程中,她没有履行作为领导者的监督核实职责,以至于独孤月被遗忘。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当时的情况太紧急,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个一个去查,但是300人的队伍少了一个人,作为负责人,她多多少少是有责任的。

而且,在她撤离的最后一刻,她看到了杜古月的求救,但出于对团队的负责,她不得不放弃杜古月。

然而,即便如此,她心里还是会有些愧疚。这也是她希望独孤月能活着回到地球的原因之一,只有这样她才能放下心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