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上德和下德的根本区别,并得出去下德而取上德的结论。这一章是比较难懂的,主要是什么上德下德、什么无以为有以为,很多人都给绕晕了,解读出来的东西简直就是糊成一锅粥,毫无逻辑可言。切入的关键点在于:“下德”是无德的;而“仁义礼”是失德之后相继出现的东西,那么,“下德”就是指“仁义礼”等偏离自然之道的相应作为及品行。弄明白了这个要点,理解本章就豁然开朗了,尤其不会自作主张说这句错入、那句有误了。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1)

【原文】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2、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3、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意译】

1、上德,好像没有众人以为的德,(而它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所以有德;下德,好像没有失去众人以为的德,(而它偏离了自然之道,)所以无德。上德,没有妄作胡为,是一种(顺应自然之道的)无心之为;下德,总是出于主观认知和私欲去作为,是一种(偏离自然之道的)有心之为。

(仁、义、礼,就是下德。就拿它们上好的部分来说,)上仁,是一种体现“仁”的(顺乎人为伦理规范的)无心之为;上义,是一种体现“义”的(维护人为伦理规范的)有心之为;上礼,是一种体现“礼”的(维护人为伦理规范的)有心之为,但当得不到回应(遵守)的时候,它就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打将过去,使人就范。

2、可见,(一个国家做不到依道而行,)丧失了自然之道,就会倡导和实行德;(继而做不到依德而行,)丧失了合道之德,就会倡导和实行仁;(接着做不到依仁而行,)丧失了仁,就会倡导和实行义;(最后做不到依义而行,)丧失了义,就会倡导和实行礼。“礼”这个东西,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忠信是极其薄弱的,是祸乱的开端。那些所谓有超前见识的人,(所持之“下德”)是未及于“道”的虚浮漂亮的东西,而社会上愚蠢的言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所以,那些称得上“大丈夫”(的得道之人,)为人处事时总是恪守敦厚的忠信,摈弃浅薄的忠信;坚守朴实的道义,不要虚华的东西。所以,侯王要去掉“下德”,取用“上德”。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2)

【要读懂本章,必须先明白关于“德”的四组排列】

1、本章有个“治国的降级式做法”,就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以把它概括排列为:道、德、仁、义、礼。

2、在众人眼里,“仁义礼”是好东西,是“德”。老子因此把它们归为“下德”,相应地,把“德”改称为“上德”。于是,新的说法是:道、上德、下德(仁、义、礼)。本章就是从这里切入的。

3、道,本身是有德的,叫做玄德。那么,前两种排列中的“道”,其内涵就是“玄德”。那么,按“德行”进行的排列是:玄德、上德、下德。相关的判断是:玄德至德、上德有德、下德无德。

4、品行是德行的具体内容,那第四组排列是:不自生、慈、仁、义、礼。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3)

【道、德、仁、义、礼,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道。我在细读第二十五章时,曾给道家之“道”下了一个狭义的定义:道,是系统内自动自发起作用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使之整体向好发展变化的机制。

2、德。合于自然之道的品行,就是道家的德。老子经常拿一些自然主体来作比拟,就说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水的道。因为水就是这样“自然”的,它就是有这样的自动自发的机制在起作用。不过,如果从人的品行的角度去看,可以比拟说:水是具足“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行的。老子把这种品行称为德,其特点是合乎自然之道。从中也可以看出,道和德,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而已。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4)

水是这样,那人呢?“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仅就治国理政来说,圣人之“道”是:为七善而不争。七善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那么,圣人之“德”,就是“为七善而不争”。注意,尽管我们可以简略说“不争是德”,但是要明确:水和圣人的“不争之德”是有前提的,即“善为”。因为很简单,一点技能也没有、付出得很少的,说“不争”,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是品行不良的表现。注意,按前面第四组排列,水的品行可以概括为“不自生”,圣人的品行可以概括为“慈”。

我们知道,各个思想学派都有自己的“道、德”。春秋时期,儒家的影响很大,其主张之“仁义礼”,广为世人所认同。在世人的观念里,凡良善之品行就是“德”。当有人把“道与非道之德”扯在一起的时候,老子就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各自之德,所依据的“道”是不同的。这是把“仁义礼”归为“下德”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老子明确说“下德”是不德的,所以,“下德”不能归于合道之“德”。老子只是就着大众的观念,才勉强地用了“德”字而已。还有,由于人毕竟是有主观认知的,得道的圣人之德,虽然高于非道之“下德”而为“上德”,却比“玄德”略低,低就低在,“上德”因悟道而得,非全然合于自然之道。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5)

3、仁、义、礼。这些在大众的眼里都是良好的品行,笼统称呼为“德”。但在儒家那里,它们是有特定含义的。仁,本义是仁爱、爱人;在国家层面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和仁政。义,本义是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在国家层面是主流的价值观。礼,本义是礼仪;在国家层面是礼制、礼法。

这些“仁义礼”,是合乎儒家之道的德。而儒家的道,是主观认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先天伦理秩序。这样就有别于道家的自然的伦理秩序了。

单就什么人可以做“统治者”来说,老子虽然没有明显的反对世袭制的言论,但从其相关的核心论述来看,治国理政的主导者是“道”的产物,是百姓“乐推”出来的,一点也没有人为世袭的影子。老子提出的伦理秩序是服从于大道的“不自生故能长生”的自然实质的。(参阅细读系列之第十八章)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1、这是本章的主题,即比较上德和下德的根本区别。

2、有德或者无德之论断,依据的不是大众的观感和评判,而是其是否合于自然之道!抓住这个根本点,老子的话听起来就不那么绕了。上德,好像没有众人以为的德,而它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所以有德;下德,好像没有失去众人以为的德,而它偏离了自然之道,所以无德。

那么,怎么知道是否合于自然之道呢?一是看其作为之性质,有为或者无为;二是看其主观之心意,有心或者无心。明白这两个角度,老子的话就好懂了。上德,没有妄作胡为,是一种顺应自然之道的无心之为;下德,总是出于主观认知和私欲去作为,是一种偏离自然之道的有心之为。

进而,“心之有无”又是什么?区别在于是否有主观认知和私欲。而道是“不自生”的,没有这些东西。于是“无以为”之“无为”就合于自然之道而有德了。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7)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1、这里是对“下德”的展开论述。前面提到,仁、义、礼,就是下德。这里只论述其上好部分,言下之意,此等品行再怎么好,都是偏离自然之道的东西,是要摈弃的。上仁,是一种体现“仁”的顺乎人为伦理规范的无心之为;上义,是一种体现“义”的维护人为伦理规范的有心之为;上礼,是一种体现“礼”的维护人为伦理规范的有心之为,但当得不到回应遵守的时候,它就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打将过去,使人就范。

2、“仁义礼”之为,所据之道是人为的伦理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纲常。从个体来看,“儒者个体之道”是什么呢?就是“仁义礼”在自然(即自动自发起作用)。就其“上等者”来看,不乏“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人,都做到无心而为了,但终究没用。因为他的前提错了,也就是偏离了自然之道,再怎么做都是错的。

历来很多人不理解,老子为什么要批评“仁义礼”呢?其实,老子并不反对真正的“仁义礼”所代表的良善品行,反对的是当时“仁义礼”的倡导和践行者扛着自制的伦理大旗背“道”而驰了;反对的是它们作为维护人为伦理秩序的工具所体现出来的虚伪性。

3、那“道者个体之道”是什么呢?就是“慈”在自然。慈,是比“仁义礼”更深切的发自内心的品行,是“以道莅天下”时统治者最应该唤醒的精神内核。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8)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先打个比方,一株漂亮的野花,长在自然的生态系统里,是“不自生”之道对其起作用。①道者看到了这株野花,把它移到临近的生态园里做自然景观,这叫“失道而后德”。②儒者却把这株野花从生态园移栽回家种在花盆里,并用心呵护它,这叫做“失德而后仁”。③时间长了以后,儒者仁心减弱,就以责任心要求自己继续照顾好盆栽,这叫做“失仁而义”。④后来,责任心也减弱了,时常忘了浇花,儒者就给自己规定浇花的时间,这叫做“失义而后礼”。⑤当浇花变成只是在时间表格上打勾的时候,对花的真心诚意(信)已经荡然无存了,盆栽被废也就为期不远了,这叫做“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9)

2、当一个国家开始时做不到依道而行,就会出现一种普遍的“治国降级式做法”,过程是依次降级的,结果是动乱不堪的。老子是这样说的,国家丧失了自然之道,就会倡导和实行德;继而做不到依德而行,丧失了合道之德,就会倡导和实行仁;接着做不到依仁而行,丧失了仁,就会倡导和实行义;最后做不到依义而行,丧失了义,就会倡导和实行礼。“礼”这个东西,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忠信是极其薄弱的,是祸乱的开端。

3、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争鸣的百家看到的社会景象都是“乱”!孔子的着眼点是:“乱,是礼崩乐坏之乱。”于是,儒家相应的逻辑就是以“克己复礼,实行仁义礼”的做法,倒着回归到人为有序的先天之道。而老子的着眼点是:“乱,是统治者欲望甚奢泰之乱。”于是,老子相应的逻辑就是以“统治者去甚去奢去泰”的做法,复归到无知无欲的自然之道。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10)

4、在老子看来,儒家的思想是不究竟的。拿上面那株野花来说,儒家认定它的本来位置就是在花盆里,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就不承认之前的生态园和纯自然生态;以为有宣导而来的“仁义礼”就足够了。尽管如此的不究竟,但儒家还是比较契合世俗的知见,也容易得到统治者的青睐和推崇。就我们切近的亲子关系来说,父母把自己的知见、想法、要求加诸孩子的身上,相当于把孩子的自由自主的生命,限定在父母设定的花盆里,会有好结果吗?

而老子的思想,虽然究竟,但恰恰因为其究竟而让人望而却步,俗人的命根子无非就是悖道的认知和膨胀的欲望,都给对治完了,那怎么行呢?!因而,真正的老子思想并不被待见,又因其实在过于高妙,于是就被歪曲、拉低为“人君面南之术”而面世,或者被当作浅薄的世俗知见的原理依据了。可以想见,历来众人大肆夸赞《道德经》以彰显自己时,老子他老人家是多么的郁闷和失落!

道德经妙解第八十二章(细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11)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这里,与“愚”相对,“前识者”就是指那些所谓有超前见识的人了。他们所持的是“下德”,是未及于“道”的虚浮漂亮的东西,而社会上愚蠢的言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可以称之为“大丈夫”的得道之人,为人处事时总是恪守敦厚的忠信,摈弃浅薄的忠信;坚守朴实的道义,不要虚华的东西。

【故去彼取此。】

记住本书的定位,是“侯王的治国守则”。所以,这句话是对本书目标读者侯王说的,要去掉下德,取用上德。这是本章的中心思想,也是老子的结论。

【细读《道德经》系列,做严谨踏实、逻辑自洽的解读,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