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8日18时,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第二天,广西靖西县孟麻村西侧中越边境108号界碑所处的山坡上,气氛格外紧张。41军坦克团3营7连、9连的指战员们,正焦急地等待着首长的命令。在场的合成军首长和团指挥组的领导,个个表情严肃,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这已经是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二天下午傍晚了,前线不断地传来隆隆炮声,催促着铁骑火速出征;电台里频频报告战况,步兵急需坦克支援!然而,坦克指战员们面对的这条急造军路,是工兵和民兵临时开辟的一段弯曲陡峭的险坡,其道路条件不足以使坦克通行。如果坦克下不去,那么从孟麻方向出击的364团就将失去有力的直接火力支援,会增大伤亡。

为了抢时间,副营长李治善和9连副连长沙洪奉命再次勘察前进的道路。李治善来到陡坡前沿,第一眼看到的是50开外、鬓发斑白的122师师长于新义,他正从坡底吃力地往上爬。这已经是他第六次从坡上走下去,又从坡下爬上来了。

越战越南士兵(坦克兵在越南战场最惊险的一幕)(1)

李治善的心像是被什么抓住了,紧紧地收缩在一起。他脸色严肃,双唇紧闭,双目凝视着眼前的险坡。这是一段长约500米的弯曲陡峭石坡,坡上是108号界碑我国一侧的孟麻,坡下是越南朔江东北的坂黄。从坡上往下看,一眼望不到底,三个石坎上的大块碎石已经被工兵和民兵搬掉了,但是石坎棱线仍然明显地突现出来,形成了三个长度不同的台阶,倾斜度在40度左右,其中有一段长15米,竟然陡到56度,坦克只能从台阶中间被炸开的豁口开下去。

这样的坡度,远远超过了坦克通行的性能。下这样的陡坡,不但驾驶员平时没有训练过,就连听也没有听过,可是眼下再也没有别的路了。李治善咬着嘴唇,“前线等着你们,步兵急需支援!如果你们下不去,坦克营将退出战斗!”于师长的话反复地在他耳边回响。他心里明白:路是人走出来的,眼下没有别的选择了,只有从这里出敌不意地插到敌后,才能配合步兵,迅速歼灭朔江地区的越军。

那么,谁带头冒这个险呢?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在这紧要关头,“再拖延就要贻误战机, 就是死也要闯下去!”于师长爬上坡顶后表了态:“责任我务来负,哪怕损失30%,也要把坦克开下去!”李治善坚定地站在首长面前,斩钉截铁地说:“首长,下命令吧,我来开第一台车!坚决完成任务,力求减少损失”。“好!我们一定要闯过这条险路!”首长们再次作了慎重研究,定下了决心。

越战越南士兵(坦克兵在越南战场最惊险的一幕)(2)

命令下达了,李治善转身跳进坦克,迅速把火炮转向后面,发动了车辆。“戴上工作帽,沉着驾驶、我来指挥!”当年李治善当驾驶员时的同车炮长、团指挥组的吕礼友副参谋长亲自担任指挥。吕副参谋长完全相信自己的老战友能够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一切,也十分了解老战友熟练的驾驶技术。

1964年的军委装甲兵大比武,李治善获得过驾驶表演项目的第一名,比赛项目的第二名,不久之后又考上了驾驶技师。但是,在这样的险坡上,再好的技术也不能保证没有危险。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只有一个信念:化险为夷。营长刘宏生也亲自站在坦克前的路边指挥。在场的指战员和抢修道路的所有军民都屏住了呼吸,心情极度紧张地分立两旁,期待着胜利的时刻。

18时30分,李治善驾驶着第一台坦克开始了险象环生、生死未卜的闯关。坦克通过第一坡和第一个石棱豁口时比较顺利,但他也明显感到车在豁口斜坡下行时,履带不是在路面上滚动,而是碾着碎石下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将增大坦克下滑的惯性,控制不好就会翻到崖下,车毁人亡。

越战越南士兵(坦克兵在越南战场最惊险的一幕)(3)

李治善全神贯注地驾驶着坦克,下行到第二个石棱豁口跟前时,面对着一块15米长,坡度为56度的大石板。他十分清楚,能否通过这段石板陡坡,是坦克能否很快投入战斗的关键,但通过这段陡坡时,坦克一下了石板就得转弯,接着就会像坐电梯一样一下子冲到石板坡下,危险是存在的。

但是他知道,现在关注着他的,不仅是前指的首长、两个连队的战友、几百名工兵、民兵,还有正在前方英勇奋战的步兵。待工兵和民兵清除了石板上的碎石之后,李治善又启动了坦克,履带板一块一块地缓慢向前滚动,在42度和56度青石板的连接线上,战车慢慢地露出了身子。

等到坦克一半悬空,李治善咬紧牙关,用全身的力量踏住了制动器,车头突然向下一栽,整个坦克就象一个庞大的铁块,左右摆动着“哗”的一声滑下了青石板,履带与石板剧烈地摩擦,迸发出闪光的火花。“轰隆” 、“哐啷” 两声,坦克被一块大石头挡住停下了,几百颗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下了。

越战越南士兵(坦克兵在越南战场最惊险的一幕)(4)

等着大家七手八脚地搬掉撞下来的石块,李治善立即转过车头,接着又闯过了第三个豁口,一弯一拐地把坦克开到了山脚下。成功了!大家欢呼雀跃,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扣人心弦的惊险场面,使目击者一直惊叹不已:坦克与其说是开下去的,不如说是飞下去的。车完好,人安全,英雄的装甲兵终于跨过了天险,创造了装甲兵作战史上的奇迹!

一级驾驶员、9连技术员朱江华和二级驾驶员尹洪生、吴树友按照副营长的驾驶要领和体会,采用专人定点指挥,分段包干接力驾驶的方法,一直奋战到第二天早上9时,把两个连队的21台坦克安全地开下了险坡。

英雄铁骑,乘风破雾,向坂黄、敦张高速前进,迅速从翼侧沿公路投入了攻打朔江的激烈战斗,仅用2个小时的时间,就在坂洋和那瓦连续摧毁了越军三个炮兵阵地,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战。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南疆烽烟正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