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馍出锅时为啥都塌陷了 瘪掉的那个是什么鬼捏的(1)

近日,开封市的读者高先生来信说,自己在家蒸馒头时,蒸笼上的馒头有一个很瘪小,表面凹凸不平,而且硬邦邦的,这个“怪现象”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身边人告诉他,这是“鬼捏馍”,不能吃,真的这么诡异吗?

别吓我!小编胆很小的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小编今天也扮一把钟馗,来为大家捉一次“鬼”。跟上队,接着往下看!

“鬼捏馍”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准确来说,这是馒头的“抽缩现象”。该现象不仅在蒸馒头时会出现,在馏馒头时也会出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馒头的“抽缩”呢?这要从馒头的制作过程说起。

馒头的制作过程

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馒头的制作都会经历这几个步骤:和面→发酵→成形→二次醒发→蒸制,面粉在各个阶段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变化。

和面阶段。在面粉中加入适量水和酵母,揉成面团。在此过程中,面粉中的面筋蛋白片段相互连接,与其他物质共同形成面筋网络,淀粉颗粒在面筋网络中均匀分布。

成形过程。将发酵好的面团重新揉一揉,加工成馒头的形状,这个过程会排出面团中的大气泡,使面团的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均匀。

二次醒发过程。将已变成馒头形状的小面团放置一段时间,可以使小面团内部发酵形成更多均匀的气室,面团会变得更加松软。

蒸制过程。面团温度不断升高,东倒西歪的面筋网络开始定型。淀粉开始糊化,黏性增加、体积增大。如果面筋网络是房屋的框架,那么淀粉颗粒就是砖块,填充于面筋网络之间,房屋内部充满了面团发酵产生的CO₂气体,如同一个个小气室,使馒头变得松软、有弹性。

蒸馍出锅时为啥都塌陷了 瘪掉的那个是什么鬼捏的(2)

与馒头内外的压力差有关

了解完馒头的制作过程,下面说一说馒头的“抽缩”现象是怎么发生的。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馒头抽缩的直接原因是馒头内外存在压力差。我们知道,馒头内部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气室组成的。小气室所承受的外部压力超出了内部压力,气室的平衡结构被打破,馒头就会向下“抽缩”,表现为体积变小甚至完全被压成如橡胶一样的死面疙瘩。

那么,馒头内外的压力差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当馒头蒸制结束,打开蒸箱或锅盖的一瞬间,温度骤然降至100℃以下,馒头内部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导致馒头内部压力迅速降低,而此时外部气压仍为1个标准大气压,馒头内外就形成了压力差。在秋冬季节以及气温较低的地区,馒头蒸制前后温差变化大,馒头特别容易“抽缩”。

与面粉的品质有关

此外,馒头的“抽缩”现象与面粉的品质也有关。面粉的品质不同,面粉中面筋的质量就不同。筋力弱的面粉做的馒头,小气室不够坚固,抗压能力弱,容易破裂,筋力强的面粉则相反。需要注意的是,筋力强的面粉在和面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强度来确保和面到位,否则面筋网络不充分、不均匀,就会削弱整个气室的气压平衡能力,容易引起馒头的抽缩。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大家终于可以放心了吧。

和小编一起大喊:相信科学,远离迷信!

蒸馍出锅时为啥都塌陷了 瘪掉的那个是什么鬼捏的(3)

如何减少馒头的“抽缩”现象

在家蒸馒头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减少馒头的“抽缩”:

●使用锅盖留有气孔的蒸锅。

●馒头蒸好后,先将灶调至小火1~2分钟后再完全关灭,等待2分钟后掀开锅盖。

●当掀开锅盖时发现馒头有抽缩的趋势,马上用牙签或筷子往馒头上扎一下,或用手拍一下,一般就能避免馒头的进一步抽缩。

作者系面制食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