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不能世,百念久灰冷。偶随出山云,托迹暂人境。”

北宋崇宁二年(1103),38岁的江西才子饶节,彻底舍弃了这世俗繁华,在邓州香岩寺削发出家。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

这位以诗才闻名朝野的临川才子,褪去一身风尘换上袈裟,舍弃俗名“饶节”改法号为“如壁”。亲朋眷属、官爵利禄、田产宝物,顷刻之间消散为乌有,如镜花水月、泡影梦幻一般。

袈裟一领、佛经几卷,与孑然一身的如壁禅师,相伴于青灯古佛之前。

“闲携经卷倚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

如壁禅师钟爱闲禅师的这句诗,往往以此自比,便自号为“倚松道人”。而“如壁”这一法号,与中土禅宗初祖达摩颇有渊源,禅师曾作诗提及过他面壁的典故。

“四十九年无一字,少林面壁太忉忉。世人未会个中意,试把遗编读一遭。”

如壁禅师出家后,在杭州灵隐寺挂单过一段时间,后来辗转去到襄阳天宁寺住持。他在襄汉驻锡的时间很长,期间相当深入地钻研经藏,在僧俗两界都相当有名望。

这位昔日的才子,仍旧以诗歌闻名遐迩,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少年时期就离开家乡临川,游历于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增长见闻的同时也提升了诗歌格调。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2)

香严如璧,又文本为“香岩如壁”、“香岩如壁”,本文统一作“如壁”。禅师画像不存,此画像非本人。

而他令人感慨的僧俗人生,也紧紧围绕着“诗”这一主题,两者浑然一体难以分割。

大俗大雅,大雅大俗

如壁禅师的前尘影事,其实非常俗气,但细细想来又是雅的。

公元1065年,江西临川的一户人家,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名男婴,家里人给他取名为“饶节”。“节”,它的本意是竹子生长茎叶的部分,引申为“两段物体连接的关键部分”,而后衍生出“关键、决定性作用”等意思。

由此可见,家族成员对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给予了相当大的期望。按照“节”的含义,他又有了“德操”和“次守”这两个“字”,无不透露着浓厚的儒家价值观。

事实上,江西临川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之乡”,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名人。比如“太平宰相”晏殊、“新古文运动骨干”曾巩、“熙宁变法领导者”王安石、“宋代小令圣手”晏几道等等,这些人物都是从临川走出来的,可见当地的文教风气多么兴盛。

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饶节,顺理成章地入学读书,而后为功名利禄四处奔波。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3)

才子之乡,江西临川

因此说,如壁禅师前半生的故事,确确实实是相当俗套的。

他少年时便师从吕希哲,大家对这位人物可能不了解,但他的背景实在大得吓人。吕希哲少年时期,和张载、程颐、程颢、王安石等人是同学,他们曾有过一段外出游学的难忘经历。

名师指点、天资聪颖、游历丰富,这种种条件集中在一个少年人身上,他必然是要骄傲不已的。

“先生之气盖天下,当时流辈退百舍。醉中咳唾落珠玑,身后声名满夷夏。” (《李太白画歌》节选)

他曾在见到李白的画像后,写了一首长长的诗歌,表达自己对他的仰慕之情。饶节说自己对300多年前的太白五体投地,只是今天才看到他的画像,于是沐浴斋戒后顶礼膜拜。他在诗中盛赞太白仙风道骨,追忆诗人那些举世闻名的“逸事”。

“肃然可望不可亲,悬知野鹤非鸡群。天宝之初天子逸,先生醉去不肯屈。”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4)

通用的李白画像

饶节在诗中称,自己一见到画中李白的样子,就知道他绝非俗世之人。遥想当年力士脱靴的盛举,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气度,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啊。只可惜自己生晚了,不能亲自一睹先生的真容,如若能与之交游,那可真真三生有幸。

“再拜先生泪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

事实上,青年时期的饶节也的的确确像极了李白,他有过一段肆意放荡的游侠生涯。

在四处游历期间,饶节不断地向人举荐自己,希望能够建立一番功业。然而与众多的文人一样,他们每每只能凭借着诗歌文章受到重视,而无法获得实质上的权力与地位。于是,心高气傲的饶节效仿李白,经常在酒肆中喝得酩酊大醉。

“遭遇不顺便纵酒烂醉,往往数日不醒。”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5)

《饮中八仙歌》图,文人酗酒成自古以来的惯例

如果只是喝闷酒还好说,但青年饶节的酒品也不太好,总是闹出一些重大新闻。

他喝醉酒之后,经常爬到酒楼的屋顶上忘情高歌,唱到伤心的地方就痛哭流涕。总之,这样一个醉鬼在屋顶上又哭又唱,通宵达旦引得四众邻人侧目。这还不算什么,他有一次醉酒后,直接纵身跳入汴河当中,周围的百姓都被吓坏了。

幸好有一艘客船经过此处,将其捞起后才捡回一条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见《老学庵笔记·卷二 》)

这样的一个“酒疯子”,哪个人敢重用他?直到35岁以后,饶节才因诗才出众,被当时的宰相(右仆射)曾布聘为门客。

门客这种职位着实无足轻重,对宰相曾布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但饶节偏偏不自知,非要掺和到政治中去,很快就被曾布赶出宰相府。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6)

《老学庵笔记》

曾布是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弟弟,与王安石是名副其实的老乡。他考中进士以后,得到王安石的举荐,得以入京面圣且受到重用。此后历经宦海沉浮,数次掌握大权又落败,在徽宗即位后拜相右仆射。虽然官职低于左仆射 ,但曾布性格果敢且颇有手段,实际上掌握了大部分权力。

曾布与大文豪苏轼的私交不错,但在政治上属于不同的阵营,东坡落难时他并未出手相救。

饶节成为曾布的门客后,却数次提出建议,请求他重用苏轼以及“江西诗派”的祖师黄庭坚。起初,曾布看在饶节是名士且同乡的面子上,并未与之做过多计较。但这个人性格颇为执著,三番五次说起此事,曾布不悦便只能将之轰出府邸。

这桩往事其实无比烂俗,几乎是许多文人命运的真实写照。不过,大家接下来的选择并不一致,有的继续在宦海中沉浮颠沛,而有的则幡然悔悟步入另一番境界。

毫无疑问,饶节是后者,他在35岁那年削去了头发,在大俗之中推开了通向大雅的大门。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7)

曾布

仲尼弟子,达摩子孙

“文章于道未为尊,争似无为实相门。要做仲尼真弟子,须参达磨的儿孙。”

自此,江湖之中再无浪荡的江西才子饶节,只剩下独倚古松的佛子如壁。只是,半路出家的文人,虽然头皮上空空如也,但心里仍难以舍下世间之法。而宋朝佛教新兴的风气,则为饶节这样的失意文人,找到了儒佛之间的平衡点。

虽然宋朝历史上并未出现“三武一宗”这样排佛世间,但崇尚儒学的士大夫对释教始终不容,这集中体现在宋初的范仲淹、文彦博等大儒身上。有学者认为,这种思想风气是唐代韩愈排佛的延续,池光雪庵个人是认同的。

不过庵主需要向各位指出的一点是,唐人以及宋人所谓的“排佛”,其对象并非是佛学,而是佛教。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8)

韩愈

作为自东汉明帝时期就传入的外来宗教,佛教在与儒道长期的斗争过程中,不断地改变面貌以适应中土。这里的“面貌”,所指的是它的伦理、组织以及经济等方方面面,但其立教的核心思想却从未动摇。

事实上,历代大儒对佛教不满的地方,无非也就是伦理、组织以及经济等方面,对于其核心教义并不太感兴趣。这样讲或许过于抽象,庵主举两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华夏传统文化,侧重于伦理政治而缺乏关于宇宙人生的探讨。虽然后来兴起的道教在这方面做了些补充,但其内容要么过于朴素,要么过于破碎而缺乏系统性。从域外传入的佛学思想,以其高度的缜密与系统性,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9)

庐山慧远

故而,儒佛之争虽然由来已久,但儒家并不能从根本上击败它。即便是著名的“反佛斗士”韩愈,所反对的也不过是外在的佛教,他本人对佛学的理念并未全盘否定。在儒家士大夫当中,更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这样对佛学孜孜以求的人物,佛学思想可以说滋润无数人的心灵。

因而,在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出现之前,儒佛并立且互相融合借鉴。这一点,在如壁禅师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自己既要做“仲尼子孙”,同时又要成为“达摩子孙”。

与唐朝相比,宋朝显得过于温和婉约,即便是儒佛之争也是如此。

唐代的禅师可谓是个性十足,甚至可以说惊世骇俗,这从很多的公案语录中就能看出。比如著名的天然丹霞禅师,同样是饱读诗书的儒生半路出家,却呈现出与如壁禅师截然不同的气象。

他剃度之后,马祖道一要与之相见,丹霞禅师却大咧咧地骑坐在祖师像上,将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不过,马祖道一得知后十分高兴,向旁人说“我子天然”,天然丹霞的名号也就由此而来了。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0)

马祖道一

此后,丹霞又在雨后遇到一位女子,因道路泥泞不敢行走。他见状后便走上前去,抱着这位女子过河,将与之同行的道友惊得目瞪口呆。这件公案,还留下了一句著名的“口头禅”——“我已经放下她了,你怎么还没放下呢?”

当然,丹霞禅师最著名的公案,还是在寒冬烧佛取暖。此事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比如黄檗希运、德山宣鉴、临济义玄等禅师,无不展现了激烈峻峭的接引风格。

以临济一脉为代表的禅师,将“当头棒喝”、“呵佛骂祖”的宗风发挥到了极致,这在中华文明史上都是一大奇观。而其他法脉下的禅师,也往往有着各自独特的接引之法,无不显露着各自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而宋人明显要温和多了,“江湖禅”(此江湖为江西、湖南)向着“文人禅”转变,在形式上又糅杂了儒家的特色。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1)

临济义玄

池光雪庵认为,个中的原因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佛教外部与佛教内部。

因而,禅宗僧人才会显现出如此峻烈的风格,挣脱一切外在束缚直指人心。但到了宋代,其外部和内部的压力要小很多,自然就无法出现如此激烈姿态的僧人了。当然,这也仅仅是庵主的一点浅薄见解,仅供各位读者参考便是了。

那么,为何在讲到如壁禅师时,要插入这样一大段不相干的内容呢?

其实,这正是庵主撰写本文所要表明的观点之一,那就是佛法之形式往往随机而变。如壁禅师作为宋朝人,他自然深受时代的陶铸,即便在出家后也显现出与前辈们不同的风格气象。唐代禅师所侧重的解脱对象,是上上等根器之人,而宋代禅师则明显降低了门槛。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2)

唐武宗

唐人接引采取棒喝机锋,宋人则以文字为指趣,这是我们应当注意且加以区分的事情。正是这样迥然不同的机缘,使得唐宋禅师的觉悟之路迥然不同,如壁禅师所作禅诗的争议也就由此而来。

一首禅诗,争议不断

如壁禅师在禅宗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或者说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他在宋诗尤其是禅诗中的地位很高。

吕本中曾将以黄庭坚为首的25位“江西诗派”诗人排名,如壁禅师排在第5名,他也成为研究宋诗中绕不过去的人物。而南宋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更是将如壁禅师列为“诗僧之首”(仅为北宋),可见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多么了不起了。

但是,如壁禅师的诗歌有十分明显的缺陷,这一点与黄庭坚是类似的——不流畅。他的诗中往往掺杂了许多佛门公案典故,因而损害了可读性,同时破坏了诗歌的灵性。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3)

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道人散步过茅堂,怜我毗卢尘覆藏。

戏出当年三昧手,一弹指顷放毫光。”

比如这首诗,写的内容是给毗卢遮那佛装藏的事情,就用了大量佛教词汇典故,不通佛理的人很难理解。

“华严台上平如掌,自是游人路不通。

要识普贤真境界,乱山如浪涌云中。”

这首诗,实际上写的是如壁禅师居住在深山时,独自漫步观赏景色的琐事。但是,他又要通过这件事来阐述佛理,大量的佛教词汇夹在其中显得比较晦涩。如果不是手上有历史学家考证过的年谱,庵主其实也不知道他具体描绘的是什么事情。

“赠子倚松真袜样,不须裁减不须增。

青山自有白云衬,莫向红尘取次行。”

这首诗是写他送给一位叫张师哲的居士袜样的事情,但又要借这件事情打机锋,因此就显得比较“怪异”。我送你这一对袜样,你不要裁减也不要多增,这就好比是佛性一样啊。它如同青山巍然不动,任凭白云变幻流动,这佛法的真谛也是如此,切莫向红尘外物中求取。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4)

深山佛寺(位于鸡足山)

如壁禅师现存的诗歌超过300首,其中一大半都是上述风格,虽然构思巧妙、说理精湛,却很难被一般读者所接受。甚至,一般的学佛人也很难透过文字,去揣摩这位禅师的境界到底如何。

原因就在于,他的诗的确阐述了很多佛理,但这些典故经上都有,不能算是他个人的体悟。而一些文字中虽然有体悟的内容,但也仅仅限于方法次第的层面,见不见性始终无从知晓。

正是这种接引方法,使得如壁禅师门下的弟子中,豁然开朗的寥寥无几。他到了晚年的时候非常着急,但始终都不能让弟子们开悟,每日也无非是照本宣科地讲经而已。不过有一天,他在堂上开示的时候,忽然被啄木鸟啄食树中虫子的声音吸引,当下豁然开朗而吟出一首诗。

“剥剥剥,里面有虫外面啄。

多少茫茫瞌睡人,顶后一锥犹未觉。

若不觉,更听山僧剥剥剥。”

(收录于《五灯会元》)

这其实不能说是标准意义上的诗了,准确来说应该是一首偈。禅门公案中称其令很多人当下顿悟,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认同它,近900年来争议一直不断。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5)

啄木鸟(国画)

在这里,庵主将这则公案做个补充,也就是将如壁禅师上堂开示的内容列出来。

“变化密移何太急,刹那念念一呼吸。

八万四千方便门,且道何门不可入?

入不入,晓来雨打芭蕉湿。

殷勤更问个中人,门外堂堂相对立。”

它的全部过程应当是这样的,即禅师以“苦谛”为题去开示弟子,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生灭变化当中,众生于呼吸刹那之间流浪生死而不得解脱。(变化密移何太急)

接下来,禅师再简单地讲了“集谛”的内容,也就是众生断断相续的无明执著,各种烦恼的念头从未间断。(刹那念念一呼吸)

表面上来看,公案开示并未涉及“灭谛”,其实也是隐晦地提及了。禅师说,既然娑婆世界如此之苦,那我们为何不寻求解脱以离苦海呢?然后呢,如壁禅师又讲了“道谛”的层面,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解脱之法,为何你们一扇门都找不到呢?(八万四千方便门,且道何门不可入)

注意,他开始打机锋了,以“雨打芭蕉”作为例子去敲击弟子。下雨了,雨水滴落在芭蕉之上,芭蕉就全部都湿透了,你们入道正应当如此啊。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6)

《五灯会元》目录

庵主个人猜测,或许因为如壁法师是文人出身,他举的这个例子也过于文绉绉的。很显然,堂上的弟子都不能理解师父所开示的内容,于是,禅师就有点着急了,一个一个地询问他们,但大家仍然一头雾水地站在那里。

正当此时,窗外啄木鸟的声音传过来,如壁禅师本人也豁然开朗,便有了上面的那首禅诗或者说偈子。它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近900年来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对此争议不断。

有人说,树干中的虫子比喻“火宅中的众生”,茫然瞌睡虫比喻“堂上未悟的弟子”,顶后一锥比喻“迫切的生死大事”。

也有人说,啄木鸟比喻“未开悟的弟子”,树干里的虫子比喻“佛性”,而树干则是“八万四千法门”。

也有人认为,如壁禅师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因而以别样的“棒喝”方式(老僧剥剥剥)来敲打学生,颇有临济宗风的峻烈风采。

还有人认为,这体现了渐修与顿悟之间的差距,比喻无限烦恼是不可能一点点消除的,必须一下子心性澄明才行。

还有人则认为这不过是禅僧故弄玄虚,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这也是禅宗公案的一大特色。

高僧禅语(高僧开示弟子一窍不通)(17)

佛教的世界地图

至于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池光雪庵就不与各位讨论了,毕竟我个人的看法也只是偏见罢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只不过是向大家介绍这一桩禅门逸事罢了。当然,如果各位能从中领略到不同时代宗师的不同风采,那就更好了。

正如庵主在前文中所说的那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机缘,一个时代也有着它独特的风貌与方向。个人之于佛法,佛法之于时代,其实都是互相影响的,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待。

因为一些琐事导致太久没有动笔,所以这篇文章实在写得过于差劲,内容细碎到庵主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没有办法,也只能这样仓促结束了,还望各位读者多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