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四川西昌市泸山发生森林火灾,直接威胁马道街道办事处和西昌城区安全。截至31日零时,过火面积1000公顷左右,毁坏面积初步估算80公顷左右。突发山火已造成19名扑火人员牺牲,其中有18人是前来支援救火的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员,1人是西昌当地带路的林场职工。据了解,31日凌晨一两点钟他们在赶往火场的路上,风向忽变,一行人被大火包围,不幸牺牲。

19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牺牲在扑火的路上,如此悲剧无需用任何语言来“强化”,都足以刺痛人心。而在一年前的几乎同一天,同样是在凉山州,31名灭火英雄牺牲。相似的悲剧在发生时间上的“巧合”,更加剧了社会的痛惜之情。

探寻凉山州火灾高发的原因(凉山火灾令人痛惜)(1)

目前西昌市已经披露,为牺牲的19名扑火英雄启动烈士申报程序。毫无疑问,这是对英雄的必要褒扬。但是,我们也必须追问:为什么又是大火?为什么又是如此惨重的代价?

客观说,凉山州的森林防火和扑救,确实面临较大的压力。比如,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当地就先后出现多起森林火灾,涉及木里县、西昌市、冕宁县、盐源县等多地。这主要因为当地森林覆盖率高,且地形陡峭、交通不便,不仅容易引发山火,且扑救难度和风险也相当大。

如有专家就分析,从地理气候条件看,凉山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界于四川盆地和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境内相对高差达5633米,系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带,干湿季节分明,且年日照时数位居全国前列。每年冬春季节是凉山的干季,天干物燥风大。按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划分,凉山有12个Ⅰ级火险县,5个Ⅱ级火险县。加之今年气温偏高、雨水偏少,防火压力进一步突显。因此,当地这些年也在不断加大对森林、草原的防火救火投入。如这次牺牲的19名队员所在的扑火队就刚刚成立三个月。

但是,客观压力大,并不意味着如此大规模的专业队员牺牲就完全无法避免。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这次事故发生在队员赶往火场的路上。相对于正在作业的状态,转场途中或者是赶往火场的途中,队员的防范意识可能也是最低的。这一方面反映出,火情变化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于山火风险的规律认知,或还有待提升。

任何火灾,都是预防第一。凉山州的森林火险级别高,相应的,也有必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在火灾预防上。且越是扑火难度大,越要注重防患于未“燃”。不过,凉山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方面还需要有国家财政方面的更多针对性投入。

森林大火要防,危机时刻也需要英雄挺身而出。但是,无论在何时,生命的价值永远应该置于第一位。悲剧发生后,所有对英雄的哀悼、褒扬,以及对事故的反思,都是为了体现对生命的尊重,能够真正让我们在悲剧后,通过切实的举措,将消防人员的伤亡降到最低。

(来源: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