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的丧葬习俗跟其他地域大同小异,总的原则是对逝去老人的孝。一个“孝”字,贯穿始终。

说起丧葬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丧葬旧俗”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

其实,在一系列繁锁的仪式之后,抬匠们喊着气势磅礴的号子,抬着棺木,在亲朋好友的送行中,亡灵入土为安。

或许,现在人们仍然在沿袭这种民间丧葬习俗的真正意义,无非也是在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诠释“孝道”二字。

实拍农村丧葬习俗(丧葬习俗全过程)(1)

安陆民间丧葬习俗,从老人去世到守孝三年才算结束。

一、送终:人在临死之前,在外工作学习的亲人都要回来服侍,见最后一面。人在濒临气绝之时,需在堂屋地上铺草,将之急移地上,亲属围坐送终听遗嘱。对移床的解释是,人死在床上,在阴间会永远背床。

五、下葬:道士在下葬时定向罗盘,焚交契约手续后,由道士阴阳先生喊四句、撒米。道士边向棺上撒米、边念“彩词”,以祝愿亡者后代大吉大利、兴旺发达。入土前孝子在坑中烧些纸钱,喊死者接契,然后将棺木放入其中,再填土筑坟。

六、复山:殡葬三天,孝子孝女穿孝服,半夜转钟时到墓前烧纸祭奠,俗称“复山”。亡者三日,方知死必望乡,主家在第三天烧纸哭叫,孝子齐跪望乡台前。望乡台即是在家里以方桌摆的香案,孝家燃烛香供奉,名为烧奠纸。

实拍农村丧葬习俗(丧葬习俗全过程)(2)

七、做七:人死之日起,每 7天为一个“七”,共为7个“七”。每个“七”日,主要亲戚朋友均备香纸前往祭拜,谓之“烧七”,七天烧一次纸祭奠,直至“七七”之日。五“七”日,要举办宴席宴请亲属。出嫁的孝女,要送来用彩色纸扎成的房屋模型,称“灵屋”;然后,将亡者灵牌移人灵屋之中,到满三年 “除灵”时焚毁。安陆烧七,要在每个七天的头一天烧,俗称“欠七满周年”。

实拍农村丧葬习俗(丧葬习俗全过程)(3)

八、百日:百日即死者亡后百天。做百日比“五七”日做得简单,即主要亲属到孝家聚餐,在灵前前焚香烧纸,表缅怀之情。

九、馨香:又称“新乡”,死者去世第二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各亲戚朋友、乡村邻里都要前往死者家中,带香烛纸炮等祭品,烧纸、放鞭,称为 “祝馨香”或“新乡”,其意是祝亡者在阴间新年安好。

十、除灵:亡期一年内为“小祥”,孝家春节门联为白色;两年内为“大祥”,春节门联为黄色;三年内为“除服”,春节门联为绿色;满三年为“除服”日,亲戚朋友均备香、烛、纸、鞭炮等前往祭奠,并将亡人灵牌、灵屋同钱纸一起焚毁,谓之“除灵”。有的人家,还请道士做法事。除灵后,孝子孝女服孝期满,此后可着色彩鲜艳的服饰;孝家春节门联为红色,再无他忌。至此,所有丧葬礼仪结束。

实拍农村丧葬习俗(丧葬习俗全过程)(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是讲究孝道,百善孝为先。

孝敬逝去的老人,更要孝敬在世的长辈。记住:千万不要造成遗憾:“子欲孝而亲不在”!

比尔盖茨都说过: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