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鹤鸣甘棠

八大山人是谁?对书画略有研究的人,都应该知晓吧。

他原名朱耷,是大明王朝建立者朱元璋的后裔,清朝初年著名的书画名家。

自大明灭亡之后,他苦于身份所迫,一直过着不显山不露水的隐居生活。

正是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我国书画史上一位特立孤行的名家大范,影响了许多后世书画名流。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的名号有什么讲究)(1)

他的山水画,老树枯枝、残山剩水,独具一格,给人寂寥悲怆之感,可以说,他融儒释道“三教”文化精髓于一体。

那么,“八大山人”这个名号有什么讲究呢?这也是众多名家探究的热点所在。

01 八大山人是“八大山”人吗?

近年来,我国著名学者、教授朱良志先生认为,八大山人应将“八大山”与“人”断开读,这是朱耷为僧后,一心向佛的表现。

为何呢?因为“八大山”是佛教中的词汇,佛教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有八座大山围绕。

八大山之山名依次分别为由干陀、伊沙陀、诃罗置、修腾娑、阿沙干那、毗那多、尼民陀和铁围山。

笔者认为不妥,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的名号有什么讲究)(2)

原因也很简单,朱耷信佛是被动的,是改朝换代造成的生活所迫之举,他是大明皇室的遗老,怎么会放弃华夏神州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崇洋媚外”尊崇古印度文化呢?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八座山的名字,都是古印度梵语。拥有聪明智慧的朱耷再心灰意冷,也不至于用简单的“八大山”给自己做“名片”吧。

因此,笔者不敢苟同“八大山”人之说。

02 八大山人是“哭之笑之”心理状态的变化所指吗?

清朝学者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每观山人书画,款题八大二字,必联缀其画,山人二字亦然,类哭之笑之,字意盖有在也。”

“哭之笑之”的说法一经传播,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主流说法。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的名号有什么讲究)(3)

其中,有一段历史被用来引证。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临川县令胡亦堂得知山中有一高风隐者,便以修县志之名将朱耷召入府中,意图让他为清王朝效力。

朱耷应邀前来,与之作画、下棋,还伴有赏月、饮酒等,也一同外出游览,终日只论惬意人生,而闭口不谈为满清修书之事。

他时而忽发狂大笑,忽又终日痛哭,癫狂的状态更是伴随了他此后的余生。

这便是“八大山人”化作“哭之笑之”的由来。

然而,观察朱耷早年与晚年的书画作品,有不少款题的“八大山人”并不是联缀而写的,哭之笑之的意思也无从谈起。

那么“八大山人”的名号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清朝学者龙科宝在《八大山人画记》这样写到:

尝持八大人园觉经,遂自号曰八大。

笔者从朱耷信佛为僧的经历中,也认同这种说法,也更符合朱耷自明亡、入清期间复杂的思想心理发展轨迹。

《八大人觉经》,是后汉“沙门”安世高翻译的,而“八”呢,是佛门一个重要法数。

朱耷为避祸乱,参佛学佛,深通禅理,他的一生,陶醉在‘了八’的佛门法数里面。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的名号有什么讲究)(4)

其实,一个笃定与尘世隔绝的人,他已经没有任何向上的追求,向善保身也成了唯一乐事。

自清朝一统天下之后,朱耷对“复明”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最终选择了隐逸,保全自己,保足血脉,他的奋斗目标就是保命。

而这时,佛门禅宗思想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也是他的生存支撑,朱耷活到了79岁,正是自己的淡泊坚守所为。

朱耷,一位历史改写的旁观者,他信奉佛教一个又一个“八”年,也拯救了自己,也把自己塑造成了中国的“梵高”。

03 八大山人为何自称“驴”呢?

八大山人还有很多自己的名号,竟然还有驴屋驴、驴汉等。

他的书画作品也有“驴”的署名。

有种说法是,朱耷之“耷”之义实为“大耳”,实际是“大耳朵驴”意思。

笔者认为,此说有点荒唐,八大山人难道会自己贬低自己吗?即便再是害怕大清王朝,保护自己,也没有必要舍弃人格!

甚至,就连我们的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也认为“耷”为“驴”的俗体字。

实际上,以上这些都是误解,因为他们的解读脱离了朱耷的生活实际。

清代的学者阎尔梅,号白耷山人,而事实上呢,他与驴并无关系。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的名号有什么讲究)(5)

朱耷是信佛的,而“驴”字在佛门中的意义也是不同小可的。

日本著名的禅宗大师一休宗纯也曾给自己起了“瞎驴”的名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禅林中著名的”黄龙三关”。

南宋佛家高僧释普济在《《五灯会元》中这样谈到:黄龙室中常问僧: “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

正当问答交锋,又伸手说: “我手何似佛手?”

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垂脚说:“我脚何似驴脚?”

这三个问题的领悟与觉醒,就是“黄龙三关”的由来。

破三关呢,也是佛门修行的三个阶段,具体来说呢,就是破初关、破重关、破牢关。

而最后一关呢,就与“驴”密切相关。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的名号有什么讲究)(6)

破牢关,就是为佛修行的最高境界。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

会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纵横。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

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朱耷作为虔诚的佛教徒,佛在心中,也是他唯一的护身符和救命稻草。

破去心中之“牢”,也就是尘世中的烦恼,一切也就会如同过往之云烟。

他悟透了,也就圆满了,此生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定力。

朱耷采用“驴”字命名,不是凡人眼中所谓的“驴”,而是他的信仰坚守,即便他还俗之后,也不愿放弃,执着于心。

毕竟活着才是第一位的。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的名号有什么讲究)(7)

结语

八大山人有一首题画诗说: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他的泪点,就是那忘不了的“旧山河”,他为之痴狂,为之疯颠,只能付之于书画,他用一个大写的“驴”定义了自己的一生,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揣摩”遗产。

八大山人作为我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玩味其痴其颠,也是一大学究趣事,更是今人做学问的福分。

懂得了舍弃,守正才会有心安。去掉了浮躁,精华不请自来。

自古至今,皆为如此。

此文所写,参考了饶宗颐先生的大作,特此说明。

平民之宴欢迎关注与交流,用文字点亮生活,用文化解读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