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来

本周五,《全员加速中》第二季即将以全新的姿态登陆周五黄金档,抢占时段优势,全力狙击“跑男”等强劲对手。

然而,去年被寄予厚望的第一季并未能对愈战愈勇的“跑男”们造成威胁。中国观众普遍陌生的日本真人实境游戏节目遭遇“水土不服”,三重时空叙事,紧张大于搞笑的调性,让看惯了搞笑综艺的中国一时摸不着头脑。

今天,即将开播的第二季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从总导演许可的介绍和首期预览版来看,《全员加速中2》的升级幅度之大,甚至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除了猎人与加速队员间的追逃游戏这一规则被保留外,从任务设计、叙事手法到剪辑风格,整个脱胎换骨。

总导演许可对第二季的变化概括为“游戏系统升级,综艺笑果升级”,并用几个“加速”来具体介绍了《全员2》的升级。“看电视”从人物、剧情、规则、形态、风格等几大方面全面梳理第二季的变化。

1

人物:裁减加速队员,增加喜剧咖比例

加速队员和黑衣猎人这两大核心人物主体全部升级。加速队员数量精简,喜剧咖增多。第一季每期由18位明星加盟,创下户外综艺单期明星数量记录,但人物塑造的空间狭小,这一问题也备受诟病。第二季大幅裁减加速队员的数量,每期保持在10人(第一期为8人)。

另外,选角有明显倾向。人员构成上,由喜剧艺人、话题新秀挑大梁,尤其是宋小宝、杜海涛、大张伟、贾玲、乔杉等谐星齐聚,带动节目由紧张感向综艺感转变。

猎人方面,丰富猎人类型和角色定位。猎人是与明星对抗的另一组最重要的人物,第二季强化猎人的功能,不单单是抓捕。除上季的黑衣猎人(12人)外,还增设了镇守游戏高点的超级猎人王,以及调节节目调性的性感女猎人和水下女猎人。

全员加速中第二季在哪里播出(全员加速中2已面目全非)(1)

2

剧情:整合三大时空,设置剧情主题

第一季的三重时空交叉叙事,也是一大槽点。于正操刀的剧情时空和“中二”的科幻时空,再加上NPC和玩家所在的游戏时空,三者间切换增加了观众接受的难度。

第二季取消了游戏外的两大时空,仅以明星玩家的追逃游戏作为核心叙事时空,而游戏的背景故事都以极小的篇幅插入其中,不影响整条故事线。同时,第一季邀请的戏剧指导于正,第二季没再继续。而是由台里的导演组操刀编剧部分,和拉风娱乐联合拍摄。

但第二季并非放弃剧情要素,每期仍有一个故事主题,如第一期“解救美人鱼”。表现手法更偏向于目前较为流行的《极限挑战》等“剧情综艺”。

明星们进行角色扮演,进入故事情境,进行游戏。这样的设置,也能易于观众对剧情的理解,玩家们不再需要为帮助剧情时空中的人物(如西施等)而完成任务,而是直接为了“救自己”。

最直观的反映是明星们的造型不再是运动游戏范儿的,而是配合不同主题,玩家变身原始人、空乘人员等形象。另外,游戏场景也进行拓展,在海滩酒店、航空学校、民族部落等开启相应主题的游戏。就连猎人也会因剧情而变,“古装猎人、武侠猎人”都将出现。

3

规则:NPC推动游戏进程,N条命、道具等玩法多元

除保留追逃游戏这一核心模式点外,第二季在玩法上进行了诸多升级,甚至几乎看不出了第一季的影子。起跑游戏便不再采用读秒、拉链条等方式,中间的任务也不由另外的剧情和未来时空发布,所有进程的推进,都被放置在了一个贯穿始终的游戏任务结构中。

第一期就由一位重要的NPC(胡兵饰演)串联,玩家们做任务、猎人放出,都由他直接或间接推动。NPC还担负着第一季中科幻时空的功能,为加速队员制造危机、设置任务。

这样,整期游戏都有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不需要几个时空的交叉才能完成叙事。对于观众而言,不再会产生因线索复杂而看不懂的情况了。任务方面,第二季明显做了减法。

另外,作为一档基于网游模式的真人RPG节目,第二季在RPG游戏规则与电视化呈现的关系上做了升级。第一季的规则简单粗暴,被抓则out,也就意味着再无表现空间,除非少有几期设置了道具和复活机制。

而第二季,每个玩家都有多条游戏生命,每被抓一次,就会摘掉他们胸前佩戴的一颗心。另外,借鉴网游引入道具商店,根据场景和主题不同设置道具,如躲避猎人的海龟壳、树洞衣等。这也让玩家具备了更多对抗猎人的技能,游戏也更加综艺化、丰富化,而非纯靠跑的体力比拼。而且,任务的形式也更加多元。

4

形态:强化综艺效果,增强真人秀特质

第一季的真人实境游戏形态,显然在与观众接受度的匹配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哪怕节目品质和新意在业界备受好评,但收视率和市场反响上却有点“曲高和寡”的尴尬。

因此,第二季的风格和形态都变化不小。宣传片中就打出爆笑综艺的概念。节目在综艺性、娱乐性的提升上做了最多的努力,许可的介绍中,“强化笑果”也是第二季风格大变的关键。

第一季中,对明星塑造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游戏体验上,人物个性和互动与其他真人秀类型相比较弱。第二季在人物和故事的表现上下了一番功夫,将玩家分为两队,引入对抗性,为明星们创建了更多的互动的空间,“放大队员之间CP、竞争、结盟、潜伏、对抗等多种关系”。

全员加速中第二季在哪里播出(全员加速中2已面目全非)(2)

此外,第二季的剪辑风格有所突破。若说第一季的包装剪辑仍是主要为推进游戏进程服务的话,那么第二季大量脑洞大开、笑果十足的“花字”,变化多端的剪辑,就大大提升了节目的韩式综艺气质,更为精致、娱乐。

整体来看,第二季试图打破第一季正统实境游戏的形态,增强节目的真人秀特质,甚至将真人RPG改造成一个凭游戏结构故事的明星真人秀。

对话总导演许可:

不要分日综韩综,希望收视率更高,大家慢慢喜欢都可以

全员加速中第二季在哪里播出(全员加速中2已面目全非)(3)

看得出,湖南卫视对于《全员加速中》依旧很是看重,即便第一季的收视表现低于预期。第二季正式进驻黄金档,吸取各方观众对节目的批评意见,融入各种时下流行的明星真人秀元素,这档引进日本的经典游戏节目,几乎被颠覆成了另外一档全新的明星综艺节目。

对于由日版RPG节目向韩式综艺的转变,总导演许可有着不同的观念。“我非常不赞成这样的分法,韩综、日综、美综、中综。只要观众觉得好看,就是王道。”他认为第二季全方位的升级,是“保留第一季特色基础上的优化”。这让他想起此前曾制作的《百变大咖秀》,第一季过后,也是根据观众的欣赏口味进行改造,而改造的方向也很类似——弱化竞技性,增强娱乐性。

大规模优化、档期调至黄金档,第二季会否在收视上来个大翻身?首期节目看片会上,媒体评价不俗,对于第二季的收视表现也有了更高的期许。但身为总导演的许可,似乎没那么在意,他的想法是“给观众一点选择”。

一方面,当然希望努力制作的节目被观众喜爱,收视率更高,哪怕是“慢慢喜欢都可以”,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现在竞争的格局不一样了,竞争很激烈”。

那么,第二季所做的如此多的升级优化,能否换来收视和口碑的飙升?还要等到本周五以及接下来的几周的检验。

升级是保留第一季特色基础上的优化,不要分日综韩综

记者:第二季升级的力度很大,第一季基于原版的真人PRG节目现在有种韩式游戏综艺的范儿了,这是怎么考虑的?

许可:我觉得现在不要把综艺分得那么细,我非常不赞成这样的分法,韩综、日综、美综、中综。只要观众觉得好看,就是王道。我们引进它也是想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而不是一定按照这个模式的每一个细则去做,因为节目是要灵活的,规则是死的,你可以在这个框架中进行一些接地气的改造。

我们在第一季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优化,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不仅没有否定第一季,而且这季还把猎人充分放大了,我们称之为猎人的变种。我们是在保留第一季特色基础上进行了元素的升级。

以前我做过《百变大咖秀》,也是一个西班牙的模式,那个节目第一季我们是按照西班牙原版做的,那是一个模仿比赛,竞技性很强,后来我们发现中国内地观众想看到的是更多搞笑和好玩的东西,从第二季开始就做了完完全全根据内地观众的欣赏口味的改造。说到底,我就是服务于电视观众的,所以我们要不停地优化,让我们的观众更喜欢看这个节目。

第二季做了艺人结构优化,增加了游戏中的命和道具,你不觉得这更加像一个游戏吗?更加像一个大家喜闻乐见、带入感更强的电视节目吗?

记者:这一季的后期包装变化也很大,也是为了使综艺感更强?

许可:我在做《百变大咖秀》的时候,我们的后期就在业界有一个标杆。我们希望观众看的不是科教书,而是漫画书,通过一个漫画式的解读把它提炼出来,大家会心一笑。

记者:第二季的后期还是上一季的那批人吗?

许可:对,但是这次加入了我们自己后期,就是《百变大咖秀》的包装体系。差不多二三十人吧。实际上我们专门有一个团队来做内容的深度解读创作,我一直不主张叫“花字”,我感觉很轻飘飘。其实这是后期导演对这个节目的二次解读,发现大家没有发现的一些点,把它提炼出来,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而是进行整体的漫画式的包装。

记者:第一季的三个时空整合成了一个,上一季请了于正,这一次编剧部分由谁操刀?

许可:我们自己。我们由导演自己来承担编剧的工作,当然也有编剧的团队。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把编剧、导演分开,但是这一次我们让核心导演进入到编剧体系,剧情设计直接由导演来构建体系,再由编剧团队把它扩充。

编剧是两种,第一种是整个主题编剧,还可以叫做真人秀编剧,真人秀编剧设定各种各样的任务环节。后面还有一个我们中间的情节编剧,综合起来才成为整个节目中的大的剧情。

希望收视率更高,大家慢慢喜欢都可以

记者:周五档的竞争很激烈,会有收视的压力吗?

许可:其实我倒觉得还好,给观众一点选择。我们现在有的时候都被收视率绑架,我并不是一个唯收视率至上的人。周五的晚上,无论有多少档节目出来,观众看到这么多好看的节目,观众喜欢就好了。

记者:第二季调到了黄金档,对于收视的提升有什么期待?

许可:说实话,像我本人做节目,就是完完全全扎进去,没想那么多,但是我希望至少通过我们的努力,观众爱看,同时我们也希望收视率更高,这是我们的期许。播出去之后大家喜欢,或者慢慢喜欢都可以,做节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不停地给观众输送不同感觉的东西,可能下一次我们会有个别的节目形式。

记者:媒体看片后的反响很好,对收视也很看好,会不会对收视率很有信心?

许可:现在竞争的格局不一样了,竞争很激烈,我不是一个说大话的人,但是希望更好。

记者:季播节目走到一定时间段就会出现疲态,怎么看?

许可:很正常,一个节目一定有它的生命周期,我们不能强求。如果这个节目大家喜欢看,我们就多做;如果大家觉得你要改了,我们就升级;厌倦了,那我就换别的节目了,很简单的事情。

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关注“看电视”!

深度行业透视、独到客观评论、新鲜内幕资讯

广电行业、文娱产业资深媒体人运营打理

看电视,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见识的内容行业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