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再见(我是北京的会说北京话)(1)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

——《切韵》

北京话再见(我是北京的会说北京话)(2)

近来,你可能被一个黄色长发小伙极具魔性的歌声给洗脑了,还伴随着一首让人忍不住循环的魔性短歌“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做阿南,青蛙叫做欧巴……”,简单重复的声调配合着方言土语,让人们忍俊不禁。

土语,对于这段短视频的迅速走红可谓功不可没,全国各地的网友们也纷纷学起来。而对于一向是以“官话”示人的北京话,很多人会误以为没有所谓土话,其实不然。今天就来聊聊北京的“土话”。在这要特别说明——之前的文章凡是提及地域一类,往往会有人搞地域歧视,北京土话南北城、城郊略有不同,不必较真,博君一笑而已。

北京话再见(我是北京的会说北京话)(3)

先来说说北京话的历史,南北朝时,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雅言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六朝即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明朝永乐年间建都北京时从南京北调数十万人,超过北平原有人口,由此形成了地域特色的“北平话”。清朝时,旧北平话逐渐演变形成了北京话。到了雍正六年设“正音书馆”,以北京官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行。

北京话再见(我是北京的会说北京话)(4)

这上边所述乃是“官话”的形成。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语言也是一样,在官话通行过程中,也一定会有适合于这片土壤的“土话”随之诞生。

先来说说这发音,吞音,怎一个“懒”字了得!

西红柿炒鸡蛋叫胸是炒鸡蛋

不好吃叫暴吃

中央电视台叫装垫儿台

必胜客叫宾客

……

诶呀,那是真练听力啊

北京话再见(我是北京的会说北京话)(5)

发音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儿化音,

小金鱼儿,大鸭梨儿……

什么?这种难度不大?挑战一下,

皇城根儿,一溜门儿,门口站着个小妞儿,有个意思儿。白布汗褡蓝布裤子儿,耳朵上戴着盘桓坠,头上梳的是大抓咎,擦着胭脂抹着粉儿,谁是我的小女婿儿。

再来,加大难度,

酒糟鼻子赤红脸儿,光着膀子大裤衩儿。脚下一双趿拉板儿,茉莉花茶来一碗儿。灯下残局还有缓儿,动动脑筋不偷懒儿。黑白对弈真出彩儿,赢了半盒小烟卷儿。你问神仙都住哪儿,胡同儿里边儿四合院儿。虽然只剩铺盖卷儿,不愿费心钻钱眼儿。南腔北调几个胆儿,几个老外几个色儿。北京方言北京范儿,不卷舌头儿不露脸儿。

就问您晕不晕?

而且这儿化音绝不是想加就加,那是有科技含量的。

您帮我下个载,要是加成,您帮我下崽儿?

这大嘴巴子估计就得呼上了。

北京话再见(我是北京的会说北京话)(6)

说完发音就得说用词了,您以为六库傈僳族的“土话”您听不懂,北京的“土话”您也“抓瞎”。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北京话就不少,第三十回中,“宝林二人不防,都唬了一跳,回头看时,只见凤姐儿跳了进来,笑道:‘老太太在那里抱怨天抱怨地,只叫我来瞧瞧你们好了没有。……有这会子拉着手哭的,昨儿为什么又成了乌眼鸡呢!’”,“乌眼鸡”这方言,说的是俩人互相仇视的样子,这方言用在这里恰到好处,既形象,又富有乐趣。

北京话再见(我是北京的会说北京话)(7)

类似的老北京土语,有人统计说高达两千多。这要是罗列到一起,估计您得觉得杨子荣上了威虎山,这是“黑话”吗?

敲黑板,咱今儿就来学习学习!

点卯——到那儿报到,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练家子——练武术的人

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尖果——漂亮的女孩

尖孙——漂亮的男孩

摔咧子——发脾气

大拿——能作主管事的人

半彪子——不庄重,好开玩笑的人

不得烟儿抽——形容被歧视,受到冷落的意思

叮当五四——形容速度非常快的意思

独闷儿——独吞的意思

肥得噜儿——通常指肥肉

嘎七马八儿——指混杂的,不三不四的人

肝儿颤——害怕的意思

鸡一嘴鸭一嘴——形容人多嘴杂纷纷乱说的意思

人嫌狗不待见——令人生厌的意思

沫沫丢丢——形容叫人难堪,不好意思有话说不出

颠儿了——撒腿跑了,走了

猫着——闲呆着的意思,也有躲藏的含义

盘儿——脸蛋

消停-——踏实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