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广泛讨论。炒盲盒正代替炒鞋、炒币,成为新一代割韭场。也许你还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那么盲盒到底是个啥?为何这般火热?今天笔者就来聊聊盲盒。

一、什么是盲盒?

"盲盒"营销起源于明治末期的日本,当时日本百货公司在新年期间为了处理尾货、清理库存都会销售福袋,福袋中内容不会事先公开,但往往会放入高于福袋标价的商品。尽管福袋的价格通常并不高,但百货公司福袋的生意却好起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新年期间的常规促销手段。现在盲盒指没有任何样式提醒的装有不同玩偶手办的纸盒,需购买者打开后才能知道其内容。一般会成系列按照季节售卖,每个系列约有12种款式。

盲盒市场为什么那么火(为何半年营收1.6亿)(1)

当客户购买时,盲盒里的手办是随机的,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看不见里面东西的盒子,得到哪个手办就是哪个手办。盲盒本身不会提示是哪一款,这大大增加了神秘性,让人总是期待,心存惊喜与欢乐。

盲盒的单价并不算高,一般在39-69元之间,但是收集齐一个系列一般七八百到一两千左右。重点来了,每个盲盒系列都会有隐藏款和限量款。隐藏款就是买中的概率非常低,就算你一下子买一套盲盒,也未必会有一款隐藏款。

盲盒就这样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销量。继口红机、、心愿盒子后,盲盒玩具成为了又一款"不确定消费"的网红产品。

二、盲盒怎么在中国兴起的?

在介绍盲盒在中国兴起之前,笔者先聊聊收藏品玩具手办。根据咨询公司NPD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13国艺术家玩具等收藏品玩具类别增长达到26%,占玩具业整体销售额的11%……在盲盒玩具的推动下,收藏品一直是玩具行业增长的领头羊。全球收藏品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4%,达到了39亿美元。

盲盒市场为什么那么火(为何半年营收1.6亿)(2)

收藏品的销售额占整个玩具行业的8%。单凭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个人艺术风格,用造型俘获粉丝的形象。联想到盲盒一般推出系列的玩偶手办,以盒为单位,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外包装上不显示玩偶外观,在拆封前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何时能集齐全套全凭运气。

有时候抽盲盒会抽到最受欢迎那款,当然也会抽到大路货,运气更好的话会抽到隐藏款甚至还有特别款,市场价值可能上千元。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激起人们的猎奇心态和赌徒心理,不少人由此"入坑"。这很像第一年的"集五福"活动,为了一个稀有的敬业福,导致敬业福在网上一度炒到几十块钱。

在00后已经成年的今天,盲盒玩偶手办已经不光是小朋友了,已经扩大到90后、00后,甚至是年龄更长的"大孩子"们。这样的一个群体对新奇的东西抱有极强的好奇心;拥有凸显自我的价值观和审美力;对张扬个性的事物从不吝于消费,且非常重视自我满足的及时性。同时,由于社会、学习、工作时间挤压个人生活,各方面压力变大,他们的零碎时间少了,幸福感也低了,而价格不贵的玩具恰好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盲盒市场为什么那么火(为何半年营收1.6亿)(3)

另外盲盒玩偶手办从产品研发和销售方式设计上,潮流玩具也充分刺激了消费者的"痒点"。每个形象都会分季节或固定节日推出新的系列,不断给消费者新鲜感。这个过程可以让消费者产生收集的习惯和欲望,这些都形成了所谓的黏性。

三、盲盒是现象级事件还是会成为风口?

在分析盲盒是现象级还是风口之前,笔者先讲两组数据:

1、根据闲鱼今年年中公布的官方数据,过去一年闲鱼上有30万盲盒玩家进行交易,每月发布的闲置盲盒数量较一年前增长320%,Molly娃娃交易超23万单,均价270元。限定款和隐藏款被炒至上千元并不罕见,最受追捧的盲盒价格狂涨39倍:泡泡玛特的潘神圣诞隐藏款,原价59元,现在已经卖到2350元的高价,狂涨39 倍。闲鱼报告显示,去年一位30岁的闲鱼用户,光是通过转让盲盒就赚了10万元,盲盒的价值可见一斑。

盲盒市场为什么那么火(为何半年营收1.6亿)(4)

2、Molly是市场上人气最高的盲盒玩偶之一。Molly背后的公司为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7日,泡泡玛特在中关村欧美购物中心的一个小角落里,开出了第一家门店。泡泡玛特成立之初,参考的是香港的时尚超市LOG-ON,售卖一切有意思的、新奇的文创产品、玩具、杂货。2016年,王宁押注了几款公仔IP,与数位艺术家合作,开始做独家代理。此后,泡泡玛特全面转型,从渠道商变为IP运营方。

2018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达到1.61亿元、净利润达2109.85万元,年净利润较2016年增长140倍。2019年4月泡泡玛特宣布在新三板终止挂牌。公司近期变动不断,原投资方全部退出。增长一方面源于门店数目增多,电商及机器人商店销售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则因为潮流玩具品类销售大幅增长。

盲盒市场为什么那么火(为何半年营收1.6亿)(5)

盲盒的成功在于设计了一套不确定的收益反馈机制,这能够让用户产生一种赌徒心理,对盲盒购买的行为产生依赖与迷恋。商业的本质是为了逐利,很多人认为盲盒开箱的心理和"博彩"心理很像,无数消费人群"上瘾"的同时被"掏空口袋"。理性分析一下,盲盒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但上瘾后,它就成了"潘多拉的盒子"。

当时直播行业在为整顿前确实让很多主播收入不菲,但是随着很多未成年人打赏一晚投了8万;为了暴利很多主播带入了色情直播,当国家出台政策后直播行业也出现了很多变化,所以盲盒目前可以认为是一个风口行业,但是没有监管是否会催生不良的问题,我们还应该用时间来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