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江苏、云南、陕西等多地化工企业停车减产,纯碱、黄磷、环氧丙烷、环氧树脂等多个化工原料价格一度飙升,甚至出现了一货难求的情况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若想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可谓时间紧、任务重,目前多地相继出台了应对能耗双控政策的举措,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地区采取严厉的措施来限制高耗能产业。目前已有多家大厂开始限量销售甚至封盘不报。

报价破4万元/吨,一周内涨3000元!

上游原料拉涨,加之江苏、安徽等地接连因双控、限电等措施停工,市场交投气氛提振,周内环氧树脂报价突破37500元/吨,部分持货商报价40000元/吨。环氧树脂供需面存在利好,且节前备货需求仍存,预计环氧树脂仍以高位运行为主。

有机硅环氧树脂价格多少(能耗双控下环氧树脂报价破4万仍一货难求)(1)

据生意社分析,国内环氧树脂市场延续挺价运行,主原料双酚A价格下跌,但另一原料环氧氯丙烷高位盘整,虽然成本支撑力度减缓,但受双控及限电影响,树脂装置均降负生产,致使各大工厂坚挺报价,惜售待涨情绪明显,下游整理跟进不足,交投气氛清淡,实单有限。

据分析,2021年上半年环氧树脂市场高位运行为主,再加上部分装置检修集中,下游风电、覆铜板等行业的需求强劲,市场货紧价扬,4月份液体树脂一度达到4万元附近的高位,较年初固体环氧树脂涨幅40.23%,液体树脂涨幅23.17%。2020—2021年环氧树脂价格走势见图1。

有机硅环氧树脂价格多少(能耗双控下环氧树脂报价破4万仍一货难求)(2)

图1 2020—2021年环氧树脂价格走势图

上半年产能达235万吨

2021年上半年,我国环氧树脂新增产能11.3万吨/年,全部为液体环氧树脂装置。截至6月底,中国环氧树脂总产能达到235万吨/年,其中液体环氧树脂产能约占总产能的64%以上。

从环氧树脂的生产企业来看,中国环氧树脂生产起步较晚,具有绝对规模优势的厂商较少,行业集中度要低于欧美地区。中国大陆排名前十的环氧树脂生产企业产能之和占中国总产能的68.6%。2021年上半年国内主要环氧树脂生产企业及产能见表1。

表1 2021年上半年国内主要环氧树脂生产企业及产能 万吨/年

有机硅环氧树脂价格多少(能耗双控下环氧树脂报价破4万仍一货难求)(3)

下半年6套装置计划投产

据隆众资讯不完全统计,2021年下半年国内有6套环氧树脂装置计划投产,预计在50万吨/年左右。

国内环氧树脂新产能多为现有企业提升产能,也有部分项目为环氧氯丙烷生产企业配套下游,但配套上游双酚A/环氧氯丙烷或下游装置的仍占少数。若新装置都如期投放,2021下半年行业产能将提升20%以上。随着环氧树脂新装置的投产,国产流通供应预期增加。尽管需求有好转预期,但仍难达到供应增速,预测一定时期内环氧树脂产能将呈现供应过剩局面。

从环氧树脂的产量来看,2016—2020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呈现波动变化(详见图2),2020年国内环氧树脂产量为128.59万吨,同比上升6.29%。

有机硅环氧树脂价格多少(能耗双控下环氧树脂报价破4万仍一货难求)(4)

图2 2016—2021年上半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变化趋势

2021年上半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处于增长状态。据隆众数据统计,2021年1—6月份环氧树脂产量约为71万吨,较2020年同期增加11.79%,行业平均开工率在65%。但预测下半年,部分装置因受疫情影响,道路运输受限并不能缓解,存在被迫降负运行的可能。

高端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从我国的环氧树脂需求来看,全球产业转移使得电子、船舶等下游行业向中国转移,拉动了对环氧树脂的需求,使得我国很早便成为了全球环氧树脂需求第一大国。2016—2020年,我国环氧树脂表观消费量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6%。

总体来说,环氧树脂行业的快速发展符合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电子工业、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与之配套的环氧树脂需求量十分巨大。船舶、海洋工业、集装箱工业也越来越需要环氧树脂。

普通环氧树脂应用市场几近饱和,开工率不足50%,亟需开拓新的应用市场,而高端环氧树脂需求巨大,且大量依赖进口。因此,环氧树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到2026年,我国环氧树脂表观消费量将增长到221万吨。

背景阅读——四省“双控”举措

江苏:限电、限产,化工厂基本全停

今年以来,江苏省节能形势相当严峻,国家发改委对全国9个地区能耗“双控”亮起了红灯,江苏省就在其中,能耗出现不降反升的局面。这也直接导致了江苏省政策加码,自9月15日起每月压减100亿度电。

内蒙古:双控加交通管制,多种化工品封盘不报价

根据内蒙古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从2021年起,不再审批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烧碱、纯碱、磷铵、黄磷……无下游转化的多晶硅、单晶硅等新增产能项目。

陕西:最高限产60%,多家化工厂被重点调控

陕西榆林发布《关于确保完成2021年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9—12月,新建成“两高”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本年度新建已投产的“两高”项目在上月产量基础上限产60%,其他“两高”企业实施降低生产线运行负荷、停运矿热炉限产等措施,确保9月份减产50%。

榆林能耗双控政策指出2021年榆林市全市能耗总量需控制在3937万吨标准煤以内。其中,甲醇影响非一体化装置产能276万吨,占总产能约2.8%,预计9月减少产量6万吨左右。受此影响,相关产品已有涨价态势,其中甲醇期货已涨超5%,创2018年以来新高。

云南:限产90%,原料紧缺,一天一价

黄磷:由于云南地区能耗双控趋严,同时遭遇限电压、限负荷,目前黄磷企业产能降低90%,产能急剧下架,黄磷价格一飞冲天,目前最高价已经达到60000元/吨,且有价无市,部分厂家目前已暂停报价。

内容来源:第八元素塑料版、生意社、《中国化工信息》等网络公开渠道,由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