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长廊中,有一连串闪光的形象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每一个时期,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观众。韩英、田玉梅、江竹筠、杨晓冬、金环、银环等等,他们都是党的忠诚战士,都是党的好儿女。12月21日晚,这些不朽的艺术形象(部分)再次在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峥嵘岁月。在今晚的成都城市音乐厅,第27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为成都观众带来了“《党的好儿女》中国民族歌剧经典选段音乐会”。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1)

有一种讲中国故事、用中文演唱的歌剧叫民族歌剧。歌剧在中国大地上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歌剧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紧密相连。今晚成都音乐厅的舞台上,王静、陈淑敏、薛勇、曲波、王萍、袁军、郑薇、李艳霞、司岩、王菲、潘雷等歌唱家们,带来了《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党的女儿》《江姐》等五部民族歌剧的经典选段,用歌声传递自信,更是让观众在音乐中重温经典。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2)

大幕开启,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和喜儿先后登台。艺术家的精彩演唱,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感情和生活。无论是《北风吹》的欢快和期待,还是《扎红头绳》的喜悦和苍凉,现场观众都能在他们漂亮的声音中找到依据和感受;接下来的《洪湖赤卫队》,还是《洪湖水浪打浪》,还是《手拿碟儿敲起来》,还是《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多么熟悉的旋律,台上艺术家引吭高歌,台下观众轻声附和。于是,台上台下情景交融,激情涌动。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3)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4)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曾经轰动一时,至今仍广为传唱。这首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经典曲目便来自于歌剧《小二黑结婚》。今晚,除了这首经典,《如今天他忘了娘的恩》《我跟你拼》《咱们的婚姻自做主》都一一呈现在舞台上,音乐优美动听、饱含情感;而经典歌剧《党的女儿》则赢得了现场如雷贯耳般的掌声。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5)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6)

《孩子啊,妈妈对不起你》《女儿离不开好妈妈》《万里春色满家园》三首选段,尤其是《万里春色满家园》,是《党的女儿》最后一场中,田玉梅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英勇就义前的生命绝唱。该唱段运用了民族板腔体手法,以及传统音乐中的转调技巧,荡气回肠的咏唱,大开大阖的演唱风格,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歌剧中最具感染力的乐章。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7)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8)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绣出一片春消息。”1964年,一曲《绣红旗》唱遍大江南北。今晚“蓉城之秋”的舞台上,《绣红旗》音乐一响起,婉转的歌声让人潸然泪下。歌剧中的“江姐”颠覆了大众对传统歌剧的普遍认知,不论是下定决心投身革命事业、还是为理想英勇牺牲,江姐用鲜血和信念谱写了自己的一生,而这种不凡,正是通过《你要三思而行》《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充满力量的唱段来表现的。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9)

今晚压轴的曲目是《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熟悉感人的歌声回荡在城市音乐厅里。歌声中体现了江姐的光辉形象,散发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烈士已然故去,但舞台上的艺术家们用精湛的艺术诠释着江姐等革命先烈永远年轻的英雄形象,铸刻着永恒的 “红岩精神”。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10)


(武侯融媒记者 张霁)

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在哪里(蓉城之秋重温经典)(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