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年龄更是增长。

父亲多年前脑溢血,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左边身子不利索。

患病后,父亲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后来重新蹒跚学步,生活也可以自理。

二十九年过去了,父亲的脚步越来越小,每年需要住院调理身体。

前段时间住院,弟弟们上班忙,陪床护理就是我的任务了。

每天上午输液,下午针灸拔罐。还要吃中药调理。

吃了十几服中药后,晚上睡觉盗汗的毛病好了很多。

针灸也很见效。大夫说能治好不可能,但是每年针灸一段时间,可以缓解肌肉萎缩的进度,也能缓解身体的不适。

于是出院后,这几天我每天接他去门诊找中医大夫针灸。

父亲感觉轻松了一点,我每次扶他上车时,感觉左腿也轻松一些。看来针灸还是很管用的。

2

每天接父亲到医院,七拐八歪走很多通道才能到中医针灸室。

我想推轮椅送父亲到诊疗室,但是他拒绝坐轮椅,说反正每天也需要走路的。

于是我跟着父亲一步步地向前挪,从门诊大厅到针灸室需要半个小时。

父亲的拐杖发出咚咚的响声,换来人们关注的目光。我跟着他,虚护着他的周围,担心别人碰了他。

地面哪怕有个薄薄的门槛,也会让他十分困难地抬起左脚吃力地迈过去。

等到了诊疗室,父亲已经满头大汗,衣服也都湿透了。

以前针灸都是坐着,因为父亲已经不能俯卧下去了。这次住院,他看到别的病人侧卧,于是尝试侧卧针灸,整个左侧身体都能针灸,给予他很好的治疗体验。

我每次进去给他费劲的脱衣服,穿衣服,他的眼神像个孩子一样任我服侍他。

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像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隐隐作痛。

住院时,有一个陪护儿子的家属和父亲说:“叔叔,你真有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好女儿!”

父亲这时就会露出腼腆而自豪的微笑。而我心里却会酸酸的。

曾几何时,父亲也是浑身是劲,给我们无言的关爱。

我甚至记得年少时,父亲晚归时,带着一身寒气进屋,然后给我拢实了被角,让我瞬间感到温暖踏实。

父亲不爱说话,更多的是沉默。

但是现在年老了,反而愿意和我多说一些家常话。

甚至还有点八卦。他和我说,这家的儿子脾气不好,经常怼他母亲。每天不吃母亲做的饭,在医院叫外卖。

我笑着说:“这么小住院时间长了,脾气会暴躁,给妈妈发脾气也是撒娇。”

人生就是这样,养大孩子,照顾老人,天经地义。

人人都想有个孝顺的名头,但是得来却不容易。需要体力,精力,财力,最重要的是耐心。

累一点也要克服,让父亲母亲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就是我的愿望。

在来得及的时候,给父母更多的关爱,爱着他们,呵护着他们,也是让我幸福快乐一部分。

记住这个道理越孝顺越富有(孝顺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