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述,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从有战争那天起,人们就在火力和防护之间进行着较量,到坦克发明的时候,这种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为一身的武器标志着战场对抗发展到了巅峰,这时“盾”占有优势。于是人们又开始研究能够刺穿坦克装甲的矛。先后发明了反坦克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此贴用动图形象展示这三种弹药的原理。

脱壳穿甲弹原理(破甲弹和碎甲弹的动画原理)(1)

穿甲弹,AP(Armor Piercing shell),是一种动能弹,通常为高密度合金材料重金属材料,依靠弹丸强度、重量和速度穿透装甲的炮弹。现代坦克或反坦克炮多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种炮弹的弹丸内没有炸药,依靠穿透装甲以后产生的热量和碎片杀伤坦克内部人员和设备。由于穿甲弹需要使用高膛压火炮来发射以提高初速和威力,所以目前最好的穿甲弹都是为坦克炮配备的,例如中国99A坦克上面的12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采用钨合金弹芯,初速可高达1700米/秒,穿甲厚度达1米以上。

脱壳穿甲弹原理(破甲弹和碎甲弹的动画原理)(2)

破甲弹,HEAT(High-Explosive Anti-Tank),是一种化学能弹药,又称空心装药或聚能装药弹,是利用炸药的锥型中空装药的聚能原理,在装药爆炸后形成金属射流穿透装甲。通常由紫铜或相似软金属药型罩和带有锥形凹窝的炸药装药组成,锥角一般为40°~60°。主要配备于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的战斗部,现代大威力破甲战斗部的静破甲威力可击穿1 200毫米厚度以上的装甲。典型而且常见的破甲弹是我们耳熟能详40毫米火箭筒,也就是RPG的战斗部。

脱壳穿甲弹原理(破甲弹和碎甲弹的动画原理)(3)

碎甲弹,HESH(High Explosive Squash Head),是通过塑性炸药在装甲板上爆炸产生冲击波,利用超压崩落坦克装甲内层碎片来杀伤车内人员和毁伤设备的。碎甲弹最初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为反掩体工事弹药,用来破坏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由于它具有反装甲作用,而又可以有效的杀伤人员,后来被作为一种多用途弹装备坦克。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主战坦克纷纷采用多层复合装甲,削弱了碎甲弹的碎甲效应,现在多将此弹作为坦克炮的多用途高爆炮弹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