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江同志当选中央军委主席,我当时在总参谋部办公厅做秘书工作,有直接接触他的机会,他对老同志的尊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993年11月1日,是贺龙元帅诞辰97周年,同时由总参组织编写的《贺龙传》出版发行,中央军委决定在人大会堂举行《贺龙传》出版发行暨纪念贺龙诞辰97周年座谈会。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座谈会的筹备组织工作。会前,曾多次到贺龙元帅家和夫人薛明,长子贺鹏飞(时任海军副司令)、长女贺捷生(时任军科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次女贺晓明(时为办公厅我的同事)座谈沟通,拟定除参加座谈会的中央领导、军委首长和在京有关领导外,邀请出席座谈会的贺老总的老部下及家乡亲友名单。座谈会请柬都是由我负责发送的。

中国邮政总局为此发行了首日封,我为这枚首日封专门刻制了“贺龙传出版发行暨纪念贺龙诞辰九十七周年”朱白文印章各一枚,参加座谈会的领导、首长和代表均赠发了加盖印章的首日封。

怀念江怀民同志(刘春声江同志印象)(1)

怀念江怀民同志(刘春声江同志印象)(2)

这期间,曾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座谈会举行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正在总值班室值班,桌上的红机子响了。红机子是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保密电话,有紧急情况或有涉密事项时才用到它,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也时常会打过来。我一接电话,对方说:我是王光美。她先问了我的名字,职务及具体负责什么工作,然后有点不悦地说:贺龙的座谈会为什么没有请我出席?我一听这话,甚感奇怪,王光美同志的请柬是我亲手发出去的,当时她任全国政协常委,请柬直接经过机要渠道发到政协办公厅,她怎么会没有收到呢?正巧发送请柬的记录和收件人签字的本子就在手边。我翻到相关内容后,在电话中就请柬何时发出,何时送到,由何人签收等向她作了说明。王光美同志的情绪稍缓,但她对我说,现在有些机关工作人员就是势力眼,在台上和在台下对你的态度判若两人。以前文件送的很及时,现在很长时间也见不到。我估计是XX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把请柬送给她,以至于差点耽误了会期。她当时刚从政协常委退下来。那天晚上,她在电话中还和我说了不少话,主要是心中的不平。我很理解这样一个老人的心态,文革中刘少奇含冤致死,她也被打成“美国特务”而入狱十多年。她本是旧中国的官宦之后,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化学专业女硕士,也曾是新中国国家元首第一夫人。命运让她经历了炼狱般的苦难,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折磨,我对她的“许多话”表示理解和同情。

1993年11月1日,《贺龙传》出版发行暨纪念贺龙诞辰97周年座谈会在人大会堂如期举行。座谈会场的左前方设有一个讲台,首长们依次到讲台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主持会议。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讲话中深情地回顾和介绍了贺龙的生平业绩。最后,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讲话,他用浓重的扬州话,一字一板地热情赞扬了贺龙元帅光辉的一生。江同志讲完后,座谈会的议程就可以宣布结束了,谁知,还没等主持座谈会的刘华清副主席宣布结束,江同志又向会场上前排就座的老领导老首长说:老同志们谁还有什么要讲的?这本是议程里没有的,这时在前排就座的王光美同志一举手,说我说几句。江同志示意您请讲,大家谁都没想到,王同志这一讲就是20多分钟,从1966年讲起,讲少奇同志的冤案,讲当时身边政治环境的冷酷,情绪时有激奋。我们当时看着江同志一直站在讲台后面,我估计他也没想到王光美同志会讲那么久,所以一直站在那里耐心地倾听王光美的发言,神情严肃但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座谈会终于结束后,我们从担心他身体的角度,向他建议以后是不是不必再问老同志们有什么话要讲,他说,不要紧,老同志们平时说话的机会少,要让他们讲,讲一讲心里会舒服些。

事后,大家议论起来,相比之下,确实觉得自己的水平差一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