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中华诗词之美。不同选手之间的“高手过招”,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诗词盛宴”。

不同选手轮番登场,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更有魅力。

无论是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所有幻想”的理工科学霸武亦姝;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1)

还是北大博士生,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连任擂主的陈更;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2)

或是来自河北邢台小村庄,从诗词中“体会到人生喜怒哀乐”的白茹云;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3)

还是坐在评委席上,讲解诗词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成为许多人新男神的康震老师;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4)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年纪、不同工作、各种各样的人,但他们又是相同的。浩瀚的诗歌撑起了他们心中的那份平静和从容。

但是不由心生疑问,在这个讲究速度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5)

牙牙学语时,父母就教我们“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当时也不解其意,只觉得顺口,背着玩罢了。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夏天,划着小船,从荷叶中穿过,知道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天高云淡,凉风乍起,树叶飘黄,领悟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原来是这样;冬天,西风凛冽,鹅毛大雪漫天飘过,晓得了“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是怎么一幅景象。

相思的时候,念出“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约会的时候,想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忧愁的时候,念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高兴的时候,吟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6)

到了求学、工作、爱情的年纪,我们往往远在异乡。曾经背过无数遍而从不知其味的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瞬间会在心头大亮,那时你或许就明白其中蕴有多少感伤、惆怅和惘然。

越成熟越发现,上学时不求甚解囫囵吞下的古诗词,早已经印在了我们脑海里,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7)

也许现在的你不太理解诗歌的意思,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种心情会让你觉得,只有用那一句古诗才能形容。

我们总会知道什么叫“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我们终将明白什么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我们必定会懂得什么又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到了那一天,我们就会发现,之前不懂得那些诗,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命体验和丰厚的情感波动。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8)

其实,虽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但是对理想的追求,对家乡的思念,对美好的期盼始终如一,我们和古人的精神链接并没有断裂。成年后的复杂与精致,无法替代当年的纯粹与情深。

我们长大以后会遇到更宏大的场景,读到更多深邃并反复修饰过的诗。

总有一天,我们会用“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来替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来感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幼时的我们,背诵的多半是简单通俗的诗句,可是成年以后的复杂与精致,始终无法替代当年的纯粹与情深。我仍愿像当年看书中配图说意思那样,回退这个进程。将这些冗长的意思,复原为当年一首简单的诗。

读诗的正确方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9)

从前尚不懂得,因那时时节不对,人未至,雨未落,花未开。我们没能发现。而多年后的某个时刻,某个场景却令人想起往事,纷纷扬扬间,一句早就烂熟于心的诗句忽然直击心灵。

仿佛收到一个传递了太久的礼物,当你拆开它时,自己已是截然不同的大人,可那诗句带来的美好,却一如当年。

我一直在这里等着你,直到你感受到我的存在。

有些美好早就根植于你的内心,有些诗意,早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你,发现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