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之豌豆炒米饭 读小学的时候,常听的几个词语:“忆苦思甜”“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孩子们都感觉不出过去生活是如何的苦,倒是眼前天天吃不饱肚子不过这几天过了“青黄不接”最艰难的时候,田地里的野草长起来,起码锅里不断野菜:灰漂、鹅肠子、水芹菜、刺耳叶、根儿秧,还有生产队里大片的苕子田里茂盛的开着紫花的苕子野菜之余,豌豆、胡豆也慢慢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美食豌豆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生吃从结豆荚不久,一直吃到豌豆豆粒坚硬;煮熟吃是孩子们自己发明的技术,叫做“做饭饭儿”几个孩子按照约定好的分配从家里偷一些东西:盐、油锅是不用的,随便找个不漏水的东西就可以灶要么在田坎挖个坑,要么在河边垒几块石头就可以豌豆自然也是从别的生产队里的地里偷摘的基本上村子里的孩子都是互相偷其他生产队里的豌豆胡豆成年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在偷豌豆胡豆的孩子中就有自己家的娃,那个时间偷生产队里未成熟的庄稼,不叫偷,偷人家屋里的针线钱财才叫偷所以没有见谁叫谁家娃是贼娃子被叫做贼娃子的一定是偷了别人家的值钱东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豌豆米烧肉的家常做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豌豆米烧肉的家常做法(杂记之豌豆炒米饭)

豌豆米烧肉的家常做法

杂记之豌豆炒米饭

读小学的时候,常听的几个词语:“忆苦思甜”“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孩子们都感觉不出过去生活是如何的苦,倒是眼前天天吃不饱肚子。不过这几天过了“青黄不接”最艰难的时候,田地里的野草长起来,起码锅里不断野菜:灰漂、鹅肠子、水芹菜、刺耳叶、根儿秧,还有生产队里大片的苕子田里茂盛的开着紫花的苕子。野菜之余,豌豆、胡豆也慢慢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美食。豌豆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生吃从结豆荚不久,一直吃到豌豆豆粒坚硬;煮熟吃是孩子们自己发明的技术,叫做“做饭饭儿。”几个孩子按照约定好的分配从家里偷一些东西:盐、油。锅是不用的,随便找个不漏水的东西就可以。灶要么在田坎挖个坑,要么在河边垒几块石头就可以。豌豆自然也是从别的生产队里的地里偷摘的。基本上村子里的孩子都是互相偷其他生产队里的豌豆胡豆。成年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在偷豌豆胡豆的孩子中就有自己家的娃,那个时间偷生产队里未成熟的庄稼,不叫偷,偷人家屋里的针线钱财才叫偷。所以没有见谁叫谁家娃是贼娃子。被叫做贼娃子的一定是偷了别人家的值钱东西。

这几天生产队为了让社员吃饱肚子干农活,也会提前把队里种的豌豆胡豆拔了,豆角分给社员吃,豆秧子喂牛。社员吃了嫩豌豆胡豆,有力气干活,牛吃了嫩豌豆胡豆秧子,也能增膘长力气,在不久后就要犁田耙地。农家分到豌豆胡豆最为高级的吃法就是做豌豆蒸饭,或者豌豆炒米饭。豌豆蒸饭是将米煮到半熟,捞出,控干米汤,备用,再把青豌豆用猪油或者肥肉炒一下,稍微添一点水,聚拢,再把半熟的米饭扣在豌豆上,盖上锅盖,小火焖熟。焖熟后,再把豆子和米饭用锅铲拌匀,吃豌豆米饭,喝蒸米饭汤,那叫做一个字“香”。炒豌豆米饭是用剩米饭和豌豆一起炒。但少了新鲜米饭的鲜甜,多了些腻味。这么好吃的豌豆米饭是不是家家户户都可以吃的?那自然不是,也只有会过日子的母亲才能够粗细搭配,半野菜半粮食的安排全家的吃饭。多数家庭是吃不到这样美食的,所以那个时间吃这类饭多半是晚饭,家里人偷偷摸摸地吃一顿,以免招人嫉妒。

我父亲是个木匠,常年在外面干活,手头活泛,我家基本不缺粮。母亲也是会过日子的人。青黄不接的时候,天天督促我们拔草,一是喂猪,一是自己选好的泡酸菜,炒着吃,搭配主食给我们吃。隔三差五给我们做一顿好吃的,总是教育我们说:“你看,好好干活就有吃的。学个手艺也会有吃的。去看看那些要饭的娃,多可怜呀。你看他们回家拔草喂猪不?跳跳地玩,不要饭谁要饭!”吃饭和干活教育结合在一起,干活就有力气,做事情也愿意,不偷懒。

几十年过去了,豌豆米饭的味道依旧。今天在街道看见一对年老的夫妻在街边现剥现卖豌豆,就买了一些,回家按照老办法炒了豌豆米饭。吃着青豌豆米饭,想着父母的劳动教育,感慨不胜。人们常常写一些回忆过去生活的文章,都在回忆过去生活的美好,但我们都知道,过去的物质生活是无法和我们现在相比的。相比较之下,我想应该坚守传承的是在穷苦生活条件下,人们生存的坚持、良好的家风和有备无患的储备计划。只有传承这些精神的内核,与时俱进,把回忆变成当下的进取努力,才是积极意义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