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

是传统新年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

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

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

进入腊月,年味越来越浓

山东非遗过大年

今天好客君就带大家一起

欢天喜地扭秧歌,热热闹闹迎春节

鼓子秧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1)

鼓子秧歌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鼓子秧歌原叫“跑秧歌”“跑十五”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普遍称之为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鼓子秧歌被誉为中国北方汉民族男性传统舞蹈的代表。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2)

组图来源:济南都市频道

鼓子秧歌场图丰富多彩,路线变化错综复杂,简单者需几十人,复杂者需百人方能完成。如“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三碰顶”“单葫芦”“跑四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石榴花”“蒜瓣子”“迷魂阵” “四马蜷蹄”等。

来源:聚匠网

胶州秧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3)

来源:文旅胶州

胶州秧歌俗称为“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主要活跃在青岛胶州市的广大农村,保持着浓厚而纯正的乡土气息。它以男刚女柔、婀娜多姿、舒展大方的舞姿和“抬重、落轻、走飘”的舞蹈风格,胶州大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是真正的“扭”秧歌。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4)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胶州秧歌有两种流派。1920年,秧歌艺人陈銮增把武术动作技巧揉进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群众称之为“武秧歌”,又称东路秧歌。把以刘彩为代表,以妩媚抻展细腻见长的秧歌称为“文秧歌”,又称西路秧歌。后来文武两派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到现在逐渐融为一体。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胶州秧歌中三种行当的女角有“翠花”“扇女”“小嫚”,由于年龄和性格不同,表现出的动感各不相同。“翠花”开朗大方;“扇女”温柔淑静;“小嫚”活泼俏丽。但其共同特点是细腻多姿,含蓄柔韧,开阔舒展。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5)

海阳大秧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6)

海阳大秧歌自明代形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海阳人民素以看秧歌、演秧歌为生活中一大乐事。当地群众有一句口头禅:“没有秧歌不叫年”。春节期间,大秧歌开始到各村演出,民间有“耍正月,闹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之说。自正月开始,各村秧歌队陆续“包头”,互相串演,共贺新春。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7)

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海阳“民风淳朴”“士习娴雅”,属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交织的区域。海阳大秧歌遍布海阳二十多处乡镇,全市百分之七十的自然村有秧歌活动。凤城、盘石、东村、留格庄、朱吴、辛安、闫家、里店、行村等乡镇更为盛行。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8)

组图来源:央广网

海阳大秧歌的演出程序为:“拜进”“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拜出”七个步骤。海阳大秧歌重视礼仪,秧歌队行进中“见庙必拜,见驾必参”;秧歌队相遇,双方“乐大夫”率队互拜,这些礼仪须严格遵守。表演三拜九叩时,“乐大夫”必须大跨步地跳跃至被拜者面前,行大礼,大幅度地抖肩、跳跃。如此三次之后,才算礼成。

地秧歌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9)

高密地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清朝末年,高密民间就有正月初九到玉皇庙给玉皇大帝过生日的习俗,遇天旱涝灾等自然灾害时,也成群结队的到玉皇庙祭祀,以地秧歌的形式祈福,后来演绎为每年春节、元宵节都要以地秧歌来互相庆贺和欢度节日。

山东非遗传承秧歌队(非遗里的山东年味)(10)

组图来源:高密市人文资源开发研究中心

高密地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小秧歌。这种表演有领唱、合唱。领唱的即秧歌头,在正式表演之前,先上场跑一圈龙套,即兴发挥来一段开场白,起到开场和引子的作用,然后再由表演队伍上场,一边表演一边唱。二是秧歌戏。是由几个人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有故事情节的表演唱,既有秧歌成份,也有小戏特点,所以称秧歌戏。三是边走边舞边唱的秧歌。这种形式人数较多,歌舞结合,一边扭着秧歌步,一边表演动作,手里道具有花伞、手帕、扇子、花环、竹板、彩球等,表演队伍走街串巷,拜年祝兴等。

文章来源:文旅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