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敏感脆弱的孩子(孩子的诅咒敏感期)(1)

多年的育儿时光,相信你一定是最熟悉宝宝的人了,甚至有时宝贝不用说话,一个动作我们都知道他想做什么。但有时,你却时常被宝贝身上出现的有一些行为感到“迷惑”。

比如:

他们会反复要求你读一本明明他都会背的书;

家里明明没有人说脏话,孩子却突然开始说脏话/很难听的话;

他们在某个阶段,总喜欢把你搭好的积木推倒,还哈哈大笑;

他们会要求你,必须按照某个固定的顺序摆放玩具;

......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孩子“诅咒敏感期”的文章内容,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几乎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成长阶段。带大家洞悉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且与大家分享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本文的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蒙特梭利中级认证教师——赵爽,赵老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加拿大、中国北京等地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的一线经验,用简单易读的方式向大家解释了关于孩子诅咒敏感期的特征,以及家长应该选择的正确的“应对之道”。

如何对付敏感脆弱的孩子(孩子的诅咒敏感期)(2)

你是否相信3岁孩子就会“诅咒”?

当你和三岁的孩子相处时,

是否听到过他们说出“屎,尿,屁,死,臭,打,杀……”之类的词?

听到之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震惊、诧异、气愤、恼怒……

一连串的负面情绪呼之欲出?

你可能会觉得:

“没什么大不了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你也可能会认为:

“这么小就说出这么难听的话,长大了如何是好?”

该打?该骂?

到底该如何?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诅咒”行为呢?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到3岁的时候,宝宝们的身心变化尤其明显。在语言方面突飞猛进,宝宝们的交流能力显著提高,不仅能用短句来对话、回答问题和传达信息,还能用语言来表达简单的观点。

从2岁多爱问“为什么”,发展到进一步提出“是什么”“怎么样?”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宝宝们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会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随着宝宝表达能力的增强,与其伴生的还有情绪的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往往让人忽略了孩子的情绪问题,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诅咒”、“说脏话”,与幼儿的情绪也会有一定的联系,当他们在产生情绪时就可能会用“臭,死,屁,打,杀”等词语来表达。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宝宝为什么会“诅咒”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如何对付敏感脆弱的孩子(孩子的诅咒敏感期)(3)

寻求关注

虽然孩子每天都在父母的陪伴与呵护下成长,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社会带给我们的压力,我们错误地认为,陪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选择让“电子保姆”来陪伴孩子,却没能与孩子之间建立真正的联接,这对低幼期、还未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来说,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会努力想“办法”来寻求成人的关注,从而增强安全感。

模仿他人

模仿是孩子成长的方式之一。小孩儿天生就是个模仿天才,无论是好的、坏的,只要被孩子看到听到,他就有可能会记下来,并在某个时刻再现出来。而这时,孩子对行为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感受语言的力量

小孩子的语言也有力量?当然。

孩子虽然无法像成人那样表达自己,但小小的他们却会像成人一样察言观色。当孩子发现他所使用的词能引起成人的强烈反应,他就会重复这个词,不断的重复与成人强烈反应形成因果联系,孩子就会总结经验——这个词有力量!

负面情绪的表达

作为成人,当我们遇到负面情绪时,是否能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情绪?

难,有点难,非常难!更何况对一个三岁的孩子!但孩子们会发现,大人生气、悲伤、难过的时候也会说一些狠话、脏话,为什么我不能?或者我生气、悲伤、难过时,该怎么做?

语言探索

“三岁就学会说脏话?真是个坏孩子!”当成人听到孩子说狠话或脏话时,很容易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但,其实处在语言探索期的孩子,可能在尝试使用一个新词,也有可能是为了理解词的含义。在学习说话过程中,难免会不小心说出狠话或脏话,这也是孩子在学习语言的一种方式。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和帮助孩子呢?

如何对付敏感脆弱的孩子(孩子的诅咒敏感期)(4)

冷处理,冷静是关键

如果宝宝说脏话是为了寻求成人的关注,那么应对宝贝说狠话、脏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忽视他说的话。不言语,不做眼神交流。成人的反应将影响宝宝是否会继续说下去,因此,保持冷静是关键。这对防止宝宝进一步说脏话大有帮助。

父母是榜样,环境是老师

孩子说狠话、脏话是成长与发展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父母没办法为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没有良好的榜样和正确的引导,孩子终究会吸收并内化这些词语。所以,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切断孩子学习暴力语言的媒介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我们时常会抱怨,这么多工作没做完,哪里有时间陪孩子?其实,高质量的陪伴并不需要每天24小时的陪伴或者时刻告诉孩子我爱你,而是每天利用哪怕半个小时,做一些高质量的亲子互动,而不是我和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多媒体世界里。

接纳情绪,学会命名

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接纳孩子情绪的前提。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我们要学会表达情绪。成人可以帮助宝宝为自己的情绪命名。比如,“我知道你现在有些生气”、“你一定有点难过”。在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的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词来表达情绪。

温柔坚定,正确引导

如果孩子说脏话是因为想要学一个新单词,但听起来像脏话,那么请温和地纠正孩子的发音。通常成人不需要对脏话进行解释,孩子太小,无法理解脏话背后的概念。

如果宝宝继续说脏话,而你觉得此时是教他说话的好时机,可以试着和他谈谈他的用词选择。例如,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好听的词,听起来会让人不开心,所以我们以后不用这个词”。宝宝可能不能完全理解他所使用的词语,但他可以理解脏话会伤害或冒犯到别人。在学会与他人共情的过程中逐渐改掉说脏话的习惯。

幼儿阶段的孩子身心发育速度太快,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说脏话、说狠话”现象难免发生,只是处于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问题。所以,当面对孩子说狠话脏话时,我们不必过度担心,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就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诅咒敏感期”。

亲子游戏推荐

如何对付敏感脆弱的孩子(孩子的诅咒敏感期)(5)

为情绪命名——我很开心/伤心/生气

适合年龄:33-36个月

游戏准备:深色的布袋或鞋盒,提前打印或者和孩子一起画不同的情绪卡片:开心/伤心/生气等

游戏目标:

1.提高幼儿对情绪的认知能力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提升幼儿的好奇心

游戏步骤:

1. 将布袋或鞋盒里藏进表达情绪的卡片;

2. 如果使用的是盒子,可以在盒子的一边挖一个小洞,洞的大小参照孩子手的大小。

3. 让孩子把手伸进袋子或盒子,选择一张卡片;

4. 请孩子为选择的卡片上的情绪命名,说出“我很……”;

5. 重复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