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是肾内科的常用药物,用于治疗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经常作为控制尿蛋白和血尿的首选药物,因为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使尿蛋白及血尿在短时间内转阴,保护肾功能。

但很多患者却不愿意选择激素,甚至强烈排斥,这是因为激素在发挥正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副作用,而且激素副作用的特点是很多,有时还很严重,即使激素的正作用再强,也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其实激素没那么可怕,有些副作用随着病情缓解后激素的减量,逐渐减轻至消失;有些副作用,也可以提前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其发生。

1.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等

预防措施:少吃主食,少吃油脂大的食物,多吃蔬菜,减少能量摄入。适当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待激素减量和停药以后,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均可恢复。对于已经形成的皮肤紫纹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变浅,即使有点小瑕疵,相比身体健康也是可以忍受的。

注:切忌吃减肥药,因为减肥药多数都伤肾。

2.胃肠道刺激、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或穿孔等

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硬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出现胃痛、反酸、烧心等情况,可以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保护胃黏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3.骨质疏松及骨折、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预防措施:钙片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可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如碳酸钙D3、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等,晚上睡前直接吞服钙片补钙效果最佳。适当摄入奶制品、绿叶蔬菜、豆制品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抽烟、酗酒等加速骨丢失的不良习惯,适当的锻炼(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如快走、慢跑等,可增加骨密度。如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可使用双膦酸盐 (阿仑膦酸盐、利塞膦酸盐、依班膦酸盐)治疗。

服用激素量大于20mg/天超过5个月以上,需要定期查核磁观察股骨头的变化,核磁比X线、CT能准确、更早期的发现股骨头病变。

4.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

欣快感、激动、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

在减少激素剂量或终止治疗后,这些精神症状大部分会消失(> 90%)。然而,有时需要使用镇静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来治疗。地塞米松最易引起精神症状,对有精神症状及可疑者避免使用地塞米松。

5.引发或加重感染

严重的肺部感染,尤其是真菌性感染,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注意休息,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注意个人卫生,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一旦有感染症状立即药物治疗,千万不要像普通人一样硬抗。

6.血糖和血压升高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压以早期发现高血糖、高血压;对于药物性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可以应用降糖药和降压药治疗,但随着激素的减量,多数可恢复正常。

7.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

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发,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预防措施:避免骤然停药,要遵医嘱缓慢减药。

8.皮肤痤疮

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油脂大、辛辣刺激的食物,戒掉熬夜的习惯。激素性痤疮不要抓挠和暴力挤压,以免造成皮肤感染。可以应用维A酸类药物、维生素B6、阿达帕林等乳膏减轻症状。

9.诱发眼病

长期大量使用可致眼压升高,严重者可诱发青光眼,还可并发白内障等。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如出现视物模糊,眼睛胀痛,及时至眼科诊治。并结合眼科医生建议,激素减量或停药。

10.抑制生长发育

对于儿童型肾病,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可能导致生长发育缓慢。

预防措施:适当增加营养摄入,避免熬夜(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病情允许范围内尽量缩短激素的疗程,可联合免疫抑制剂,以减少激素用量或加速激素减量的过程。如骁悉可辅助激素顺利减量,小剂量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肾病,均可减轻激素对生长发育的抑制影响。

长期服用激素的副作用都有哪些(激素常见的10个副作用及防治方法)(1)

曾有一个肾友服用激素发生了眼压升高的副作用,主治医生却直接问他是保眼还是保肾?

其实在治肾和药物副作用之间,不是简单二选一的选择题,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激素的很多副作用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做好预防及早期控制,我们就可以尽量的接近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