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新城坚持把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轴主线,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好产业”为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新城工业企业持续增长,经营效率效益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实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网站(最美窗口好产业)(1)

2021年新城全区生产总值161.2亿元,比2013年增长1.8倍。2022上半年GDP增速2.6%,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3%,增幅位列全市第3,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城近十年来坚守实业的“变”与“不变”。

核心引擎智变——创新基因强力驱动

近年来,新城企业受疫情影响,遭遇订单减少、库存高企的困境。形势逼人,该当何为?新城人努力掌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学,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作为传统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革固然重要,产品功能的创新也必须同步进行。”这两年扬州市健能日化有限公司研发出了一款抗菌性牙刷,随后在商场、超市等线下渠道和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线上渠道销售,其中,2021年共卖出15万支功能性抗菌牙刷。公司相关负责人屠新业介绍,公司开启“C2M”(用户直达制造商)模式,通过电商提供的消费者需求,借助大数据来进行反向定制,有目标地开发国内消费者喜欢的牙刷产品。2022年春晚当天,在“京东”平台,扬州市健能日化有限公司单品类销售排全国第一。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网站(最美窗口好产业)(2)

新城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启动中国美业港、联东U谷智能制造产业社区等项目,打造50万平方米高质量产业社区。推动新兴产业增总量、强动能,依托软件园等载体,加快商务金融、会展经济、科创产业导入,推进航空谷开工,加快国网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生态链。

生产效率蜕变——智改数转蓄力赋能

在扬州高缘日化有限公司车间,一派智能制造的繁忙景象。偌大的车间,为数不多的工人和各种高精度生产设备成了“工友”。各机器人按照指令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车间看板上实时显示当前关键环境指标、产品质量、生产计划等信息。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网站(最美窗口好产业)(3)

“数字化新趋势倒逼企业进入争分夺秒的数字化转型,昔日那种单纯的人员管理排单、简单排程生产模式,已愈来愈满足不了当下的生产需求。”扬州高缘日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林道和说,“2021年,公司投入300多万用于技改项目,以往一台设备需要一个人操作,技改之后,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四、五台设备,大大节约了人工和时间成本。”

今年以来,新城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还制定出台了“智改数转”专项奖补政策,设立3000万元专项资金,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和服务商产品成本基础上,对企业实施的“智改数转”硬件和软件投入、星级上云、两化融合贯标、工业互联网建设等类型全覆盖。侧重支持企业主动争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示范、优秀场景应用等省市称号,对获得品牌荣誉的企业再额外进行奖励,加大企业发展信心。其中,扬州市曙光牙刷厂和扬州谢馥春古典化妆品有限公司获江苏省工业电子商务应用创新示范企业。

变中也有不变。当前,形势在变,环境在变,但是政府助企纾困稳经济的导向不会改变,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方向不会改变;行业和企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不会改变。

助企纾困导向不变

为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增活力,新城建立了服务专员机制,通过双向选择方式,与企业“一对一”挂钩,进一步深化服务内容,全力打造最优的营商服务环境,竭尽所能帮助企业拓市场、稳订单、降成本、提效益。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网站(最美窗口好产业)(4)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生态科技新城党政办的王昌杰作为扬州黑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挂钩专员,每月都会来企业走访联系,收集问题,做好后续服务,特别是针对企业订单减少的痛点,提出了“加大营销人员的激励力度,多跑企业、跑协会、跑商会”的思路,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服务专员要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第一时间推送惠企政策、协助申报政策,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对企业诉求作出反应,确保答复率100%、满意率100%。”生态科技新城相关负责人说,“企业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优服务、解难题。”

金融服务本质不变

上半年,新城GDP、固投、社消零增速居全市前列;1-8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全市第1、税收增幅全市第2,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业绩。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网站(最美窗口好产业)(5)

今年以来,新城举办政银投企对接会,新设10亿元市场化基金,融资授信超200亿元;举办江苏-中东酒店用品线上对接会,促成交易300万美元,预计1-8月出口增长12%;兑现政策资金超4000万元,新增退税减税等1.36亿元。

倍加洁等3家企业获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和“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认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启动50万平方产业社区计划,5万平方杭盛科技园二期建成投用,9万平方中国美业港科创中心加快建设。

编辑: 张韦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