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之多的大县,经济却十分落后。镇雄的GDP最近过了百亿大关,总量却只相当于玉溪一个十来万人口的小县,人均那就甭提了,不但拖了云南的后腿,连昭通的后腿也拖了。镇雄的穷不完全在思想,更在于交通。“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寸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镇雄生存环境的恶劣。众所周知,镇雄县境内沟壑纵横,不是高山就是峡谷,交通成了当地最难啃的“硬骨头”。要让一个极度贫困、历史欠账大的镇雄和全国人民一道脱贫致富,个人认为改善交通是关键。当前,国家正加密高速路网建设,我们能否也学着加密乡村路网,让山不再高,路不在漫长。

镇雄的发展过程(镇雄之穷穷在交通)(1)

打通关键节点

优化路网结构,别忘了打通致富的节点。我离小康只有一座山的距离!这是镇雄县场坝镇大寨社一位农民的真实心声。大寨位于镇雄县场坝镇和中屯镇交界,村庄依山伴水。因南北两面皆是陡峭高山,从大寨通往县城只能顺河而上,到达镇上后再从镇上去往县城,这也是目前大寨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公路。原本大寨离县城的直线距离也就是八九公里左右,这么一绕少说也得绕出30公里来。加之当地基本没有车跑,老百姓出行还是只能通过翻越北面的陡峭高山徒步进城。据当地村民介绍,山背后公路已硬化,如果从大寨能有一条公路直接连到山的那边,大寨的果蔬将会以很低廉的运费快速运到镇雄县城。不是要修隧道,只需从半山腰炸开一条路即可。而这段不足3公里“致富路”多年来却始终未能打通。脱贫致富的路就被这么小丁点儿东西掐断了。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除了要打通某些关键节点外,镇雄还应在公共交通上下功夫,加大覆盖面,惠及更多百姓出行。时至今日,镇雄好多地方的老百姓出行还依然只能靠坐不合法却很有必要存在的“黑车”来实现(这大概也就是镇雄“黑车”猖獗的原因之一吧)。镇雄县城是一个接近拥有30万常住人口的县城,却是近两年才开通了公交系统。镇雄的出行成本较发达地区要高出很多,以50公里距离为例,镇雄的出行价不会下30元,而公共交通发达的地方,只需不到20元即可搞定。在镇雄一些短途出行成本甚至高达一两块/公里/人次。本就不太富裕的镇雄百姓却要承受高昂的出行成本,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交通兴,则镇雄兴。镇雄要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建成小康,一定要走出诸如交通这种恶循环。否则离小康就只能隔山相慕,隔河相望咯。

汇聚正能量,镇雄更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