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少和飞哥带你去王家大院看看,了解一下这里的历史。这座院子位于湖南省沅陵县沅陵镇白岩界村,这座院子有着200年的历史。院子始建于清代晚期。而这座豪宅的主人是王成藩,又称“王百万”,靠着祖传的粮田,仓中常年积有百万担粮食谷物,因而得名,为当时沅陵首富。我们来说说他的历史。

沅陵少数民族古村(沅陵有座院子叫王家大院)(1)

君少(陈君)和飞哥(徐鹏飞)

这座位于沅陵的王家大院细细数来,宅院共有58间房屋,目前仍使用的占一半左右:东厢房几乎已废弃,墙漆斑驳,有几处只剩下了屋架子;屋旁树上的橘子熟了,掉落一地却没人采摘。当年红军用过的水池也已不再蓄水,门上方一颗红五角星依然熠熠生辉,大门两边满是革命标语,让我们感受到革命曾轰轰烈烈地来过。

沅陵少数民族古村(沅陵有座院子叫王家大院)(2)

红色革命标语墙

这段红色的故事,君少和飞哥也是听说了解到的,话说1934年11月底,一纸急电传到红二方面军领导人案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革军委)急令:“我西方军(中央红军)已过潇水,正向全州上游急进军,你们应该利用最近几次胜利及湘西敌情的空虚,坚决深入到湖南的中部及西部行动,并积极协助我西方军。首先你们应前出湘西交通经济命脉沅水地域,主力应力求占领沅陵,并向常德、桃源方面派出得力的游击队积极行动……”

沅陵少数民族古村(沅陵有座院子叫王家大院)(3)

王家大院航拍

  12月5日,贺龙、关向应、肖克率红二、六军团主力从大庸天门山出发,沿借母溪而下,奔袭沅陵城。大部队翻山越岭来到王家大院,由于此地距县城颇近,宅院成了红二方面军的“心脏”所在。与此同时,国民党发现中央红军有向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图后,急令新编三十四师师长陈渠珍派重兵驻防沅陵县城。

沅陵少数民族古村(沅陵有座院子叫王家大院)(4)

大院门口的简介

  战斗打响:一口气突破防线

  战争虽灰飞烟灭,但老一辈人的叙述却让我们重新走进了那段岁月中。

  “国民党对红军的到来相当害怕,县城早已处于半封锁状态。”世代居住在县城的莫秋铭回忆说,当年,莫秋铭的爷爷曾被抓去当壮丁构筑工事,离城四十里的常安山一带还设置特别镇,组织成立“防匪协进会。”

  根据中革军委指示,12月7日,红二、六军团向沅陵县城发起进攻。白岩界百姓作证,战斗打响前,贺龙满怀信心地站在队伍前,用他浓厚的桑植口音进行战前动员:“攻打沅陵有决心吗?”众将士高声回答:“有!”回音震荡山谷。

沅陵少数民族古村(沅陵有座院子叫王家大院)(5)

作战指挥所

  当日下午5时许,红军一鼓作气突破敌人的数道防线,逼近城北鸳鸯山、丁公庙一带。入夜,红军已经攻占了城北面所有阵地,并突破了敌人最后的一道防线——城壕。敌人急于退守,沅陵县一片慌乱。

指挥若定:贺龙主动撤离与之相隔20公里的王家大院,灯火通明,电报声滴滴答答传来,部队调度来来往往,这让习惯了安静生活的老百姓们觉得很是新鲜。红军将宅院分成了三大功能块,其中指挥官员住在总堂,西厢房被设为指挥部和电台收发站,东厢房则是用作后勤调配和食堂。

君少和飞哥只是基本介绍了王家大院的历史,有来旅游的朋友可以细细品味。

沅陵少数民族古村(沅陵有座院子叫王家大院)(6)

沅陵飞哥(徐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