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们这一生究竟要讲多少句话?

如果有一种计算机可以统计,像日行万步的人所带的计步器那样,我相信其结果必定是天文数字,其长,可以绕地球几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几场。

初读余光中先生写的这篇文章,犹如夏天吃到新鲜冰爽的水果,酣畅甘甜;

读完后,会不会悚然心惊:不知不觉间,我们竟成了人群里最“聒噪”的那个?

学会闭嘴是一辈子都要学的智慧,你说话是本能学会闭嘴(1)


喜欢“评价别人”

我们多数人可能不是故意去“说人坏话”,却会有意无意地习惯去“评价”别人。

比如评价同事:太勤奋了,就是话少;

比如评价老板:太强悍了攻击性太强了;

比如一些八卦:张某和李某同进同出等等;

看似无心的言论,听者有意,经过七嘴八舌的谣传,也许会传出完全不同的版本。

这样的人,容易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给自己带来麻烦。

知人不评人,评人先自知!

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跌宕起伏之后,渐渐明白,做人最高级的体现之一是: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有谈论别人是是非非的时间,不如用在反思自己,提升自己上,余生不长,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儿?

一个人懂得沉默的人,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在别人背后嚼舌根,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学会闭嘴是一辈子都要学的智慧,你说话是本能学会闭嘴(2)


喜欢“交浅言深”

有些人嘴巴没尺,有苦就诉,见人就掏心掏肺;要说对方是朋友,倒也没到朋友的程度。

曾看到一篇文章说,为什么你和有的人聊天觉得很投机,相见恨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因为对方没有攻击感;

因为对方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对你的欣赏,你默认和陶醉在这种别人给的“认可”里;

因为对方是个好的倾听者;

因为对方比你境界更高,他在向下兼容你,而并非你们真的“很投机”;

……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交,与人交往中,莫要交浅言深。

特别是人到中年,更应该懂得:成年人的世界,不要用自己的隐私换取别人的感情。

要知道这种友谊,来得快,去得更快。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适当地闭嘴,给自己留一点神秘感,留一点尊严,是中年人的“自渡”。

学会闭嘴是一辈子都要学的智慧,你说话是本能学会闭嘴(3)


喜欢“表达看法”

有时候闷头做事不好,但话太多了也招人讨厌!

尤其当你开始用“我觉得…”开头的时候,那大概,就是你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在作祟了,一定要谨慎!

人到中年,已经看穿了很多世事,懂得了一些做人的智慧,有些事,没必要发表言论。

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夸夸而谈,夸夸而谈的人,多半是没有智慧。

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孰高孰低,一眼便得知。

不管是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面对很多事很多人,没必要坦露心怀,没必要说一些会给自己招来是非的话,更没必要争风头图表现!

学会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场合,说恰当的话。不当的场合,不合适的话,就要懂得闭嘴。

学会闭嘴是一辈子都要学的智慧,你说话是本能学会闭嘴(4)


诚如《格言联璧》中所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人到中年,有智慧的人会懂得:群处时能守住嘴,独处时能守住心。

和人交往,看透不说透,看穿不揭穿,这是中年人的成熟。

说话,是一种本能。

闭嘴,是一种修行。

海明威曾说过:“一年学会说话,六十年学会闭嘴。”

人到中年,人生旅途已过半,愿我们做一个管住嘴,守住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