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更是创下了无数“之最”

你知道几个?

安徽拥有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

作为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不仅风光优美,资源也丰富。主要名优水产有银鱼、秀丽白虾、湖蟹,三者被誉为“巢湖三鲜”。另外在鱼类资源中,湖鲚主宰着巢湖渔业的产量。红鲌、“四大家鱼”、鲤、鲫等鱼类都是巢湖优质鲜群种。作为合肥的独特资源和靓丽名片,巢湖未来会越来越美~

安徽面积最小的县—繁昌县(590平方公里)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

繁昌县位于皖南北部,长江南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县域西南向东北川流不息,峨溪河由南向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版图近似弯月,镶嵌在美丽的长江之畔。

安徽面积最大的县—金寨县(3814平方公里)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3)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也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安徽拥有中国最佳旅游景区榜首—黄山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4)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黄山不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号称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安徽拥有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5)

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是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辖镇,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据说呈坎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更有游呈坎一生无坎,好运连连的说法。

安徽拥有中国最大的牌坊群落—棠樾牌坊群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6)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

安徽拥有中国最有名道教道场之一—太极洞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7)

太极洞有“东南第一洞”的美誉,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坐落于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宣城市广德县,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把太极洞誉为“天下四绝”之一,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中国最有名的道教道场之一。

安徽拥有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8)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古城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

安徽拥有中国最多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9)

安徽地处华中腹地,位于南方和北方中间,境内有长江、淮河流过。安徽是个茶叶大省,特别重要的是,名茶特别的多,除了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外,还有屯溪绿茶、涌溪火青、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敬亭绿雪等。

安徽省海拔最高点—黄山莲花峰(1865米)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0)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是黄山风景区境内第一高峰。36大峰之首。位于登山步道玉屏楼到鳌鱼峰之间。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

安徽拥有中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砀山县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1)

砀山,古称下邑,别名梨都,宿州市辖县,素有“世界梨都”美誉,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中国西甜瓜之乡",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2010年4月被吉尼斯纪录认定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

安徽拥有全国最多火车站的城市—淮南(市内16个火车站)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2)

淮南,一座骑行在铁路线上的美丽城市,小城不大车站众多,高峰期达16个。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四方传递着淮河岸边这座能源城的蓬勃生机。

安徽拥有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亳州市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3)

亳州,简称亳,别称谯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原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皖北旅游中心城市。享有药都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安徽拥有京九铁路最大枢纽站—阜阳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4)

阜阳铁路枢纽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境内,地处欧亚大陆桥东段,华东铁路二通道的起始点,国家南北大干线京九铁路中枢,是商阜、青阜、阜淮、漯阜(地方铁路)及阜九等五个方向的线路引入而形成的铁路枢纽。与相邻的天津、徐州、郑州、芜湖、南昌、武汉等枢纽,连成辐射网络,并处于中心位置,对各方向车流的集散,起着重要的组织和调节作用。

安徽拥有中国最早的电话—安庆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5)

安庆,古称舒州,别称宜城,简称“宜”。素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

安徽拥有全国最大的羽绒被出口生产基地—桐城市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6)

桐城,古称 “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先后被授予“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 “中国羽绒家纺名城”、 “中国输送机名城”、 “中国刷业城” 、“徽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温商最具投资潜力地区” 、“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等称号。

安徽拥有中国最大的内河煤港—芜湖市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7)

芜湖港是长江多用途主枢纽港和最大的煤炭能源输出港,也是安徽省水陆交通枢纽、最大的外贸港口,以及长江沿岸的主要集散港口和内河航运的主要基地,重要的交通作用不言而喻。

安徽拥有中国第一个国家神态经济示范区—池州市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8)

翻开池州的历史档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部池州生态发展探索史就是一部池州经济发展史。池州持续的竞争力得益于多年打的一张“生态牌”,拥有“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多个称号。

安徽拥有中国诗歌之城—马鞍山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19)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马鞍山市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也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地,马鞍山市诗人众多、诗风鼎盛、诗意盎然、举办的中国李白诗歌节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诗歌活动品牌,为繁荣中国诗歌创作,推动诗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起到了典范作用。

安徽拥有中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铜陵市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0)

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

安徽拥有中国黄梅戏之乡—安庆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1)

黄梅戏是安庆市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戏曲剧种,是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名扬海内外,已成为安庆市标志性的文化形象。还建设了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使之成为集研究、创作、教学、排练、演出、艺术制作等多功能,融文化、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黄梅戏艺术中心。

安徽拥有中国最大的“文房四宝”产业基地—宣城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2)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宣纸宣笔更是名扬天下。

安徽拥有全国最大茶叶交易基地—宣城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3)

宣城市是产茶大市,产茶历史悠久,所辖7个县市区全部被列为省级茶叶重点发展县。

安徽拥有中国傩戏之乡—池州市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4)

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以其古朴淳厚的魅力打动人心。池州傩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绘画等内容,是汉族民间艺术的精华,也是研究古代汉族文化、地域风情、民俗工艺的文物。

安徽拥有中国改革之乡—凤阳小岗村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5)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还是沈浩精神起源地、中国幸福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全国旅游名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

安徽拥有江南第一泉—萧县圣泉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6)

圣泉水位于萧县城区西北三里的泉山北坡,有江南第一泉的美称。圣泉虽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水清甘甜。盛夏,周围村民来山汲泉水消暑。有“圣泉寺的水——喝一梆子”的歇后语,并戏称“喝死不伤人”。

总之一句话

希望咱大安徽越来越棒!!!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7)

安徽的9大冷知识(城事火安徽27宗最)(28)

往期精选文章

国家发话!安徽这127个镇定为全国重点镇!有你家对不对?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合作请直接发送信息给凤凰安徽微信公众账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编辑:赵书伶 实习生:杨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