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讲了“牛”字及其部下的几个字。因为“牛”部之字比较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讲一类从“牛”的字。今天所要讲的这一类字都与牛的颜色有关。也就是说,根据牛的颜色的不同,古人就用不同的字来为牛命名。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1)

五牛图

首先来看最纯色的牛

古时,人们将纯色之牛叫做“牷”。《周礼·周官·牧人》中于阳祀、阴祀、望祀三言“毛之”,是取其纯色。郑司农认为凡按时祭祀所用之牲必用牷物,凡临时祭祀所用之牲则用尨(máng)。由此可知,“牷”与“尨”相对而言。是“牷”为“毛之”即纯色;尨为杂色。这是郑司农之意,许慎做《说文解字》依此说。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2)

土黄牛

郑玄认为“牷”为牲畜身体完具之意,而以“犧”为纯毛。与大郑和许说不同。

我们再看“犧”字

对于“犧”字,先贤们解释颇有不同。《诗经·鲁颂》“享以骍(xīng)犧”,毛传云“犧,纯也。”《曲礼》“天子以犧牛”,郑玄以此字为纯毛。

杜预注《左传》云“牷,纯色完全者。”伪孔注《尚书》云“色纯曰犧,体全曰牷。”许慎以为宗庙之牲谓之“犧”。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3)

由此观之,是诸家解释不同,“牷”、“犧”或为色纯,或为体全,但都有以颜色而为牛命名之意,即色纯谓之“牷”、“犧”。

白黑色相杂毛之牛为“牻”(máng)

如上段,古代称杂色不纯为“尨”,亦做“駹”,牛色不纯者则做“牻”。不只牛色不纯可做“牻”,引申为凡杂色不纯者,皆可为“牻”。“牻”还有一个名称为(牛 京)如下图(此字在字典中已查不到)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4)

liang二声,读若良

《春秋·闵二年》有“牻(牛 京)”二字。此二字一个从尨,一个从京,意思相同,皆为白黑杂毛之牛。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5)

黑白色牛谓之“牻”

“犖”(luò),《说文解字》云“犖,驳牛也,从牛劳省声”

马色不纯曰驳。《广韵》“驳犖,牛杂色。”《上林赋》“东瑕驳犖。”司马彪曰“驳犖,彩点也。”“犖”与“驳”都属于入声字,同在觉部,且二字叠韵,古音读如“辽”。

桓谭《新论》云“夫畜生贱也,然尤有善者,皆见记识,故马称骅骝、骥騄,牛誉郭朻、丁栎”。“栎”即“犖”。丁犖即为良牛。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6)

斑驳牛

黄牛黑唇称作“犉”(如匀切,读作rún)。

《尔雅·释畜》“黑唇犉。”《尔雅》不言黄牛是因为牛以黄色为正色,凡不言何色者皆为黄牛。《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毛传亦以“犉”为黄色黑唇之牛。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7)

黑唇牛谓之“犉”

《尔雅》以为:黑唇之牛为“犉”,黑眥之牛为“抽”(抽亦做牰,音袖,黑“眥”是指黑眼眶,)黑耳者为“犚”,黑腹者为“牧”,黑脚者为“捲”,亦做“犈”(音权,又音眷)。《玉篇》以“犈”为牛耳黑,与《尔雅》不同。

纯与犉、眥与牰、耳与犚、腹与牧、脚与犈都是双声叠韵词(双声是声母相同,叠韵是韵母相同)。因而以双声叠韵为释。以别黑色所在而为牛命名。牛是以黑色所在而命名,马是以白色所在而命名。

接下来先看图中之字,如下图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8)

yue四声读若月

这个字念yuè,在现代字书中已查不到此字,为了便于阅读,下文遇到此字直接写作(牛 隺)。《说文解字》云“(牛 隺),白牛也,从牛隺声。”“白”部有“皠”字,释为鸟之白者。王筠认为(牛 隺)或为白额牛。马部有(马 隺)字(hé),释为马白额者。

总之,不管是(牛 隺),还是(马 隺)亦或是皠都是指白色的牛、马、鸟,只是或指全身,或指额头而已。

白牛为(牛 隺),而黄牛发白者则谓之“犥”(piāo)

黄马发白者谓之“骠”。麃(páo)与票同声母。又《内则》云“鸟皫(piǎo)色”,是说鸟发白色,而不是纯白色。

又有(牛 寽)字,如下图,读liè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9)

lie四声读若列

它的意思是牛的脊背为白色。牛只有脊背是白色,说明牛身为黄色,脊背的白色只是斑驳,也代表着不纯色。

最后来讲一个字:(牛 余),此字字形如图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10)

tu二声读若涂

《说文解字》云“黄牛虎纹,从牛余声,读若塗”。可知,黄色的牛,身上有虎纹者,(应该是黑色的纹,)即为(牛 余)。读如“塗”声。其实,应作“涂”。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并未收“塗”字,此字是后来宋代的徐铉所增加的,所以应该作“涂”。

《说文解字》中以牛颜色的不同而为牛命名的字共有十二个:牷、犧、牻、犖、犉、犥、(牛 隺)、(牛 京)、(牛 寽)、(牛 厉)、(牛 平)、(牛 余)。有些字已经很难在字书里面找到了。人们对不同颜色的牛的认知也在慢慢淡化。或许是物种的灭绝,或者是因为外来物种过多而土牛在被慢慢同化。

我国古代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驯服了牛、马等牲畜。因其不同的颜色特点分别为之命名。这些名称现在虽已不再使用,但以此足以证明先人们对事物观察的仔细。

古代牛字怎么演变的(我国古人是用哪些字来命名不同颜色的牛)(11)

齐白石画牛

我们本是农耕文明,随着工业的发展,被遗忘的历史越来越多。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我们也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的文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能够对不同颜色牛的名称有所认识。

本文为《解密汉字》系列第十集。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评论。

参考书目:《说文解字注》、《说文句读》、《尔雅义疏》、《十三经注疏》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