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的《长恨歌》 写出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万千恩爱,二人的故事历代流传,家喻户晓。而近期我在学习行书经典时,发现唐玄宗的一件行书《鹡鸰颂》在册,相当地打眼,才知道他的书法也属一流,从心里平添了一份好感!

唐玄宗鹦鹉颂书法欣赏(唐玄宗的行书鹡鸰颂)(1)

看《历代皇帝传略》,总的看,李隆基还是个雄才大略之主。为保皇位,两次宫闱之战,先杀韦皇后平乐公主,由太子荣登皇位。后又赐死想政变的太平公主,稳定了天下。之后他定方略,亲贤臣,重农桑,活经济,肃边患,天下安定,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大好景象,显示出他的文韬武略,确有先祖、开国英主唐太宗之风!他前期执政数年,国泰民安,口碑甚佳。但后期昏瞆迷糊,尤其花甲岁之后陷入了一场与杨贵妃的情爱悲剧,“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不理政事,由宦官佞臣当政,最后导致天下大乱,国力衰退,大唐江山开始走下坡路。

唐玄宗鹦鹉颂书法欣赏(唐玄宗的行书鹡鸰颂)(2)

唐玄宗活到七十八岁,前半生威武,后半生失败,但他毕竟与丧权辱国、嗜好书画的宋徽宗不同。他神武聪明,智力权谋过人,《书小史》中说他“善骑射,通音律,曆象之学,好图书,工八分章草,丰伟英特”,是个全才。而宋徽宗却是艺术天才、治国庸才,靖康之耻,国破家亡。起码唐玄宗功过相抵,李家江山自他后又接续传了许多代。

文归主题,还是回到书法艺术上,聊一聊《鹡鸰颂》之短长。

我临习多遍,感到他受祖上唐太宗的影响,写的是大王一路,《鹡鸰颂》,就是他学王的一个墨迹标本。

此帖内容记述了一个奇异景观:一千多只鹡鸰鸟飞到唐宫,栖息在鄰德殿前,旬日不曾离开,后来人到面前而鸟不惊。唐明皇邀东室太子属官魏光乘五位文臣在一起观看百鸟翔集之景观,作诗赋文,悠哉乐哉!除史官记述其事外,皇上也浮想联翩,从诗经.小雅.常棣诗句 “脊令(鹡鸰)在原,兄弟急难”(水鸟脊令在高原,兄弟们相互救急难),脊令鸟喜群栖,求和鸣,眷同伴,从而忆及他兄弟五人的互敬互让、亲密无间等欢乐情景,叙事咏物抒情于一体,生发出这篇优美的赋文。后玄宗乘兴挥毫,为千秋万代留下了这件珍贵墨迹。

唐玄宗鹦鹉颂书法欣赏(唐玄宗的行书鹡鸰颂)(3)

史上擅写的皇帝十几人,写得拔尖的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佶等,而李隆基写的《鹡鸰颂》,同先祖李世民写的《温泉铭》、《晋祠铭》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都宗师王羲之书风,但李世民行中见草,灵活飞动,爽利劲健,旷朗遒劲,显得更为激情一些。而李隆基却线条渾厚,气势雍容,平淡潇散,韵味悠然,显得淡雅疏朗。

具体分析其艺术特色,是否有以下几点呢?

1、他确实在王帖上下了一番功夫,晋味浓郁,潇洒雅逸。不少字是照搬《兰亭集序》的,肯定是反复临过此帖的,唐代离晋朝近些,估计皇帝是看过王的一些真迹,比后代对王的理解要深。当然字里行间,受本朝大家的影响,唐风显著,雍容华贵,气势宏大,从一个方面亦看出“开元盛世”的气象出来。

唐玄宗鹦鹉颂书法欣赏(唐玄宗的行书鹡鸰颂)(4)

2、笔划遒劲,力能扛鼎。字字雄劲厚实,笔笔入纸,一丝不苟,彰显出作品的精神气。我甚至感受到李隆基的英雄本色,真是字如其人,风云变幻,重大变故,又有何惧哉,他执政四十四年,历经沧桑,人生丰富的阅历,亦反映到书作里,这里忽然间想到一个词“筋道”,字字筋骨相连,达到了一定高度。而有些怯懦柔软的帝王,字一定是浮飘软滑,人软字软,坚挺硬朗不起来。

唐玄宗鹦鹉颂书法欣赏(唐玄宗的行书鹡鸰颂)(5)

3、韵味浓郁,呈现出淡泊之美。他的字不是那种豪情万丈,大开大合,一泻千里的那种,而是平淡无奇,写得不疾不徐,从容不迫,初看不怎么起眼,但细心品赏,另有一番风情在。是那种淡泊安定,是经历一番风暴,风平浪静那种,十分的稳妥,反映出心境的平静平和。我觉得这是一种大智慧,呈现的是一种大美。

唐玄宗鹦鹉颂书法欣赏(唐玄宗的行书鹡鸰颂)(6)

4、丰腴惇厚,骨力中含。大唐经济繁荣,可能因此蕴育了“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看唐代杨贵妃的画像,丰腴肥美,反映了唐明皇的审美趋象。《脊令颂》笔画饱满,但並不肥胖虚肿,而是结体安和,雍容华贵,虽行楷夹杂,然动中寓静,动静咸宜,融为一体。

清代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仿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清吴其贞云“书法雄秀,结构丰丽,绝无山野气,自有龙姿凤彩,信书法之宝,名著古今”。都在说唐明皇帝的不同凡响。

唐玄宗鹦鹉颂书法欣赏(唐玄宗的行书鹡鸰颂)(7)

我以为,唐玄宗书法虽不及唐太宗,也不能与宋徽宗齐名,但还能跻身帝王书法的第一阵容,给他戴上一顶书法家的桂冠,似不为过!

顺带说一句,唐玄宗墨迹虽只有《鹡鸰颂》这一件,但碑刻隶书存世颇多,从中看出他隶书的功底实在了得。

本文由侯和平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责任编辑:梁飞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