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退出,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课题。任何不当的操作,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破环和谐的员工关系,影响企业在业界的形象和口碑,增加企业在人才获取方面的难度,等等。

那作为ICT行业标杆的华为,其有哪些值得业界借鉴或者参考的人员退出方面的实践呢?下面我们简要地总结一下,不一定全面,仅供参考。

一、 N 1补偿

在华为,员工只要合法离开公司,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均可获得N 1补偿。例如,小A在华为工作三年后,为了换个工作环境,拿到了阿里的Offer,然后提出离职。华为同意小A的离职申请后,就会补偿小A 4个月的工资。甚至在前些年,华为会把年终奖金折算到月收入,作为N 1的补偿基数。

主动离职,补偿N 1,在业界并不是普遍的。但华为一直坚持到现在。

二、 退休制度

这可能是在业界有争议的制度。其实不管如何争议,这的确也是一项人员柔性退出的实践。民营企业要保持青春活力,换血是正常的操作。硬性地一脚踢开,还是给一把降落伞软着陆?华为选择了软着陆:45岁员工可以选择退休(离职,但保留内部股票在公司,每年可以分红)。后面华为还放宽了退休的年龄。当然,45岁以上不一定都会退休,这也取决于双向选择。华为会继续雇佣45岁以上的骨干,前些天过世的华为国际媒体的一位专家,55岁(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例子,但可以说明华为并不是说45岁一定要退出公司)。

例如,刘先生45岁,从华为退休。他持有华为30万股内部股票。按照2020年的分红标准,他可以获得税前约66万的收入。刘先生是一名博士,他可以选择继续就业,或者创业,他持有的股票数量对他的就业没有限制。虽然华为的分红是根据公司的业绩来定,是不稳定的,但根据华为的发展来看,至少每年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还是可以的。

三、 末位淘汰的柔性变通

很多人都听说过华为的末位淘汰,并为之色变。其实企业为了保持队伍不沉淀,末位淘汰也是正常操作。但华为HR在实操过程中,却并不是冷冰冰的。毕竟人不是一个数字,在数字的背后,还有很多内涵。

在公司经营业绩不错的年分,如果公司要求的末位淘汰的数字是5%-10%,那么所有的华为HR都会默认选择5%。那么5%的人从哪里获取呢?当然,第一类肯定是不能融入公司文化,导致绩效非常糟糕的员工。如果是能力问题,华为给出各种改进的机会。当然,这一类人员,其实是很少的。第二类就是主动离职的人员。ICT行业,其实主动离职的人员比例在各大厂都是不低的,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于10%,所以从里面挑选5%的末位指标,还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在这些年份,员工是感受不到末位的压力的。

在公司遇到特定困难的时候,那么华为HR就会选择10%或者无限靠近10%。因为华为有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主管会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辅导和预警,所以10%的梳理并不是突然的行动。

四、 就业推荐

对于离职员工,主管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荐:

1) 合作方公司:相对压力小一点。对于部分由于工作压力大离职的员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2) 其他途径:通过与业界的关系,推荐给其他公司。

五、 特殊情况下的柔性操作

突出遭遇制裁,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怎么办?业界一般的操作是大规模裁员。但根据观察,华为一般很少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那么华为是怎么做的呢?

1) 战略预备队:裁撤相关业务,相应的人员进入战略预备队。最终的结果是输送给其他需要人才的业务,例如海外或者公有云这些亟需人员的地方。

2) 高于N 1的补偿:在特殊的场景下,会对受影响人员给出高于N 1的补偿

3) 提前退休:在特殊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人员退出的柔性措施。

好,上面列出了一些华为在人员退出方面的柔性操作实践。如果小伙伴们还知道其他实践,欢迎补充。

华为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华为的柔性人员退出机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