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正的魅力,是幽默而不滑稽,是有趣而不低俗,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有才而不显摆,是如春风拂面,自然妥帖,又信手拈来,他是一个有高级性感的男人。这个被予以高度评价的男人就是,撒贝宁。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1)

撒贝宁,央视主持人,一直都以高智商,高情商,极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被人称道,我特别爱看他主持的《今日说法》和《开讲啦》,连我妈都是他的忠实粉丝,看着他主持的《挑战不可能》,老太太被这个幽默风趣又反应机敏的小伙逗得直乐,一直说“小撒主持得太好了”,我想,他就是父母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吧。

那么,这位“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撒贝宁出生于广东一个军人家庭,高中时,通过对歌曲《小白杨》的充分演绎被北大一眼相中,直接被保送北大,大四被保送研究生。

撒贝宁是北大有名的活动家,入校不久就被推荐担任了北大广播电台副台长兼播音员,还担任北大戏剧社社长,北大合唱团男高音领唱。

他1999年进入《今日说法》,而这也成为了他事业的起点,之后他主持过多次春节晚会和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栏目,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2)

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撒贝宁说,自己从小就是个熊孩子,常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特别不让父母省心,他在考初中时还曾因0.5分落榜,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但他在中考时顺利考上重点高中,并被保送北大,从此,他有了一个高的起点。

一个不让父母省心的熊孩子,父母是如何将他培养成才的呢?撒贝宁在他的多次采访和演讲中道出了原委:这离不开他幼年时父母独特的教育方式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3)

好的家庭教育都是注重细节的

父母在细节上的做法影响了我的一生。——撒贝宁

撒贝宁的父母都是军人,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父母没有对他进行军事化的教育,而是采用了放养的教育方式,但又处处见细节。

在学习上:从撒贝宁1岁起,父亲就开始锻炼他的数数能力,只要家里来人,就让他去给客人拿几个水果或几个杯子,通过这种动手操作式的学习方式,既锻炼了他的社交能力,也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孩子的情绪疏导上:撒贝宁小学考初中时,以0.5分之差与重点中学失之交臂,当时父亲工资只够维持一家基本开销,但还是带着他去广州散心。这使得撒贝宁很快忘记了落榜的不愉快,开学后安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三年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4)

在管教方式上:撒贝宁小时调皮,踢球时骨折,他被送去医院上药,回到家,父母没有指责打骂,而是采用了冷处理的方式,让他在房间里自己反省。

所有这些,都给撒贝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的家庭教育从来都不是直来直去的,而是把握好孩子的幼年时期,润物细无声般,在生活的细节中,不断地向孩子渗透,引导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走出情绪低谷,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修正。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5)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

家长的任务,不是帮孩子“设计未来”,而是要引导孩子去“寻找未来”。

——中国中西共融式家庭教育理论创始人余泽彬

撒贝宁的父母是如何帮助儿子“找到未来”的?

这源于撒贝宁4岁时一次幼儿园表演的经历。

当时他参加完表演,其他小朋友都下台了,他还站在上面唱歌。他的父母发现他很有表演欲望,于是跟他沟通,之后父亲带他去看了合唱团的演出。

撒贝宁看了演出后,非常想加入合唱团,但报名后上了几天就不想去了。

父亲没有批评他,而是带他去了拍戏现场,当他看到演员们为了一个镜头在40度高温下拍了好几个小时,感受到演员的不容易,最后决定继续去合唱团。

撒贝宁的父亲并没有直接去干预孩子的选择,他发现了儿子的兴趣,就支持他去学习,当儿子想放弃时,他没有批评,也没有逼着他坚持到底,而是用了引导的方式,让儿子自己去发现,去体验,自己作决定。

父母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的内驱力才会被激发,如一颗种子深扎于心,生根发芽。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6)

成功来自于对自己强项的极致发挥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成就是由最短的那块板的高度决定的。而事实上,很多培养了优秀孩子的父母发现,孩子的成就,更多是来自对自己强项的极致发挥。强项能成为孩子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带动弱项一起提升。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7)

长板理论

撒贝宁的强项就是表演和演讲。

他小学五年级时,就获得了武汉市五年级口头作文竞赛第一名。升入中学后,从初二到高一两年多时间里,他参加10余次市、区级演讲比赛,每次都是第一名。

他的父母很支持他去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不会因为怕耽误学业而去阻止他的演讲。

撒贝宁曾说:我喜欢演讲,演讲给我自信,演讲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演讲这一项突出的能力对我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撒贝宁靠着演讲这一强项,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还给他带来了满满的荣誉。

而一切的荣誉都离不开他的父母从小对他的支持和鼓励。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8)

很多家长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永远只有一条,那就是家长。家长在教育方式上的科学领先,才是孩子一生的最好保障。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可以没有特别出色的老师,但一定有一位重视家庭教育,并懂得如何科学教育孩子的家长。

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绝对主角,但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就是,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影响力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慢慢减小,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可能为零,这个时候再去管教,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还可能会逆反。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9)

6到12岁是孩子的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吸收大量的新知识,交到很多新朋友,会受到来自家庭以外的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孩子尚不成熟,极具可塑性,家长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孩子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正确的三观,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去培养孩子,引导孩子呢?在孩子的小学六年,如何抓住重点,如何规避误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父母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因为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失误,可能会伤害亲子关系,还会耽误孩子的健康成长。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10)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本专门写给小学家长的育儿指南,作者于敏是一位有着20年一线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她非常熟悉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及每个阶段会遇到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教育难点,她结合了大量自己的亲身教学经历和真实案例,为家长列出不同阶段的养育重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11)

小学一二年级,做好幼小衔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四年级,学习难度增大,帮助孩子避免成绩滑坡,找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12)

小学五六年级,做好小升初准备,给孩子减压,让孩子平稳进入青春期

撒贝宁怎么被保送到北大(熊孩子初中落榜)(13)

除此外,于敏老师还对家长在安排孩子的假期、品德培养、能力提升和亲子沟通中遇到的问题有详细的解答,让教育孩子更有章法。

本书原价35元,目前活动价只需29.9元,如果你家的孩子即将迈入小学或已经上小学,那么,请仔细阅读这本书,提前规划,早做准备,一定受益匪浅,在育儿路上少走弯路。文末可点击链接下单。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