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 品质瑞风”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观察物体》

执教老师:许杰琼

一、课程简介

《观察物体》是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形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难点:

1、 掌握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图形的步骤和方法。

2、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

二、课程设计

按照科教融合OFPU四步教学法来设计这节课程,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大头儿子”为切入点,通过出示大头儿子后背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会是谁,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大头儿子”,再出示两张大头儿子的正面照,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就是大头儿子”。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在活动中继续观察物体。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1)

接下来师生一起给大头儿子唱生日歌,观察大头儿子的生日礼物——小熊猫。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2)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3)

然后学生用所了解到的观察物体的方法继续去观察小汽车、帮助小动物们观察房子、观察教室、观察数学课本,体验轻松一刻:盲人摸象。从而得出结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在观察物体时,要根据观察者的位置和所观察物体的各部位特征进行判断。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4)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5)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6)

最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欣赏古诗《题西林壁》,感受诗人苏轼从远、近、高、低处观赏庐山不同的美景。欣赏阅兵式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图片,享受其中的美,引导学生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7)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科教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下)(8)

三、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教学这一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更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一定的观察物体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身高比较高的同学,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体的前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注意建立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空间观念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很好地建立物体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得出观察结果后,我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注意让学生指一指看看到的视图在原来物体的什么位置,这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物体与视图之间联系的过程,并且也是在帮助学生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