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致剧情:凯蒂本是一名娱乐场所的歌女,由于目睹到一个杀人现场,遭到黑社会人物的追杀。警方把她藏匿到一个修女院躲避,等候开庭作证。不甘寂寞的凯蒂有机会接触到修女们的唱诗班,并引导指挥了一场场“疯狂”的新式唱诗活动……

作品内容很热闹,主题很严肃

犯罪、喜剧、音乐、故事、宗教……这部影片的内容极为丰富,看似繁杂到混乱的一锅,却又能融为一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观影快感,所以,该影片一举拿下当年的票房冠军。而对于一部商业片,更难能可贵的在于它的思想性:“人性”与“神性”之间,如何安放我们的灵魂?或者人应当如何调和自己的本欲与理想――引人深思的主题,又具极亲切有说服力的表现,使这部影片成为值得一看再看,可以为之反复感动的经典。

修女也疯狂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吗(人与神的合唱经典老电影之修女也疯狂)(1)

修女也疯狂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吗(人与神的合唱经典老电影之修女也疯狂)(2)

混世魔女开始为上帝唱诗

歌女凯蒂自小就是个最捣蛋的学生,被教师预言“长大后,你会变成混世魔女”。果然,成年后,她就混迹于声色场所,“浑身喷火”,和无恶不作的黑社会老大文森关系暧昧。文森对她甜言蜜语,但当她发现自己杀人后,为保全自己不惜要把凯蒂杀死灭口。这也就让凯蒂认识到,奢靡浮华背后往往隐藏着罪恶。

躲过惊险追杀,凯蒂被警方藏入修道院,伺机出庭指罪文森。初次穿了修女黑白分明的“企鹅服”,凯蒂忍不住惊声大叫起来,她对于修道院的生活极不习惯,最起码,那地方“连爱也没得做”,而且清苦到几乎难以承受,每天劳役,爱不爱都得做,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连粗茶淡饭也没得吃。

接下来故事出现转机,凯蒂遇到了唱诗班。她用自己的音乐专能,让唱诗班的改头换面。唱诗班还吸引了修道院外的人们,让一些年轻人自愿的走进教堂做弥散,让一所本来要贫困难支的修道院又重新获得生命。凯蒂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而且让一个生硬无趣死板的修道院,变成了一个有声有色鲜活的天地——这几乎和圣经里耶和华“创世纪”的本意是相同的。

这时候,修女们说,唱歌是最快乐的事情。“比春天还好”“比冰淇凌还好”。凯蒂脱口而出“比做爱还好”……在这时候,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一个蜕变,脱离了一个混世舞女人的俗欲,触摸到一种高贵的、理想性的,也就是神的境界。

修女也疯狂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吗(人与神的合唱经典老电影之修女也疯狂)(3)

势如水火到“谁也不能走”

凯蒂在歌厅唱歌时是当红歌女,她身边尽是寻欢作乐的堕落灵魂,她的那些同伴也与她貌合神离,表面上是夸赞她的好姐妹,趁其不备就要偷走她的化妆品。她生活在凡尘俗世的最深处,身陷欲望、罪恶的泥沼,最终得罪黑帮老大文森,险些命丧于老情人之手。

另一方,修女院的女院长是个极有信仰的优秀卫道者,但在她主持下,修道院的修女们累年苦修,严禁一切欲望,而使穷困使她们的日子几乎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下,警方还给她送来一个极大的“麻烦”就是那个混世魔女凯蒂。两人是同一世界的两端,是冰炭不同炉的两极。凯蒂一直想逃离这个监狱似的修道院,女院长也找一切机会来禁锢她,惩罚她,想办法赶走她。

故事的发展出乎了两人的意料,唱诗班在凯蒂带领下大放异彩,竟然拯救了濒临关门的修道院,而女院长也理解了凯蒂,救她逃离险境,并愿意支持她的唱诗班为教皇演出,结果也大获成功。

舞台上的凯蒂与观众席上的老院长都笑了,她们笑得很开心又情投意合。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和好,而是两种观念的重新融合:人一味放纵自己的本欲,只能越来越堕落,而最终就是毁灭自身。若只谈神性而忽略了人本身的需求,也会难在烟火人间立足。

凯蒂与女院长之间原本是冰碳不同炉,后来却能谐而为一,“我不能走,你也不能走”,影片近结尾处,凯蒂的这句话几乎就成就了影片的主题了:世俗的人性与崇高的神性缺一不可。

修女也疯狂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吗(人与神的合唱经典老电影之修女也疯狂)(4)

神是不是万能的?

“谁也不能让我离开……像邮票粘着信封,像羽毛粘着鸟儿”这本来是首俗艳情歌,凯蒂与她的同伴们在月光舞厅演唱时,就是撩拨人们的情欲,她们的表演轻佻而俗媚。而在教堂里,教皇面前再次唱出这些歌词的时候,她们在唱给上帝听!修女们脸上表现出来的虔诚而坚定让人动容,这时候在前面做指挥的凯蒂沐浴了神的光辉。同样的歌词,表达了不同的意旨,效果大不相同。

神的力量,也或许说信仰的力量有多大?众修女可以不畏生死,“租”飞机来到是非之地解救凯蒂,让两个杀手可以在祈祷前不敢行凶,让本来并不信上帝、杀人不眨眼的文森也要有所顾忌到不敢开枪……

神的力量也毕竟有限。我们就看到修道院里的修女,一到娱乐场所,面对灯红酒绿,点唱机,各种赌具,也显得按捺不住。歌女能成为修女,修女是不是也能变成歌女舞女?恍惚间就觉得导演在幕后隐约一笑。

修女也疯狂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吗(人与神的合唱经典老电影之修女也疯狂)(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