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卫生署及医管局3月21日下午疫情记者会最新消息,3月20日0至24时,香港新增14068例新冠确诊个案,包括4523例由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冠个案,及9545例快速测试呈报个案。确诊个案中包括5例境外输入。过去24小时,再多253名患者离世。

经中央协调采购的医疗物资,经铁路、公路、水路和包机等渠道源源不断抵达香港,惠及医疗系统的病患和入住隔离检疫设施的人士。然而,依然有近期确诊人士表示没有收到抗疫物资包。

香港最新防疫进展(香港防疫不能等靠要)(1)

面对疫情几何式增长,外判商人手不足的情况之下,政府为何没有积极发动社团去派送抗疫物资包?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政府曾经与香港的大型社团进行过接触,但是这些社团当时也没有做好人手的储备。

特区政府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渠道来分发这些抗议物资包呢?香港立法会议员杨永杰表示,特区政府完全可以利用好本身的资源,比如房屋署、房协等机构,让发放过程更加简单便捷。也有基层工作者表示,他们与社区法团和物业管理公司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他们分发抗疫包。

在深圳,今天(3月21日)迎来正式复工复产第一天,今日起深圳全市的公共交通、地铁全面恢复运行,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等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

香港最新防疫进展(香港防疫不能等靠要)(2)

对比之下,深圳一周内实现社会面基本动态清零,暴露出香港在此轮抗疫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以下来自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郑浩先生的分析点评——

凤凰观察:香港防疫关键在于时机,不能“等靠要”

深圳今天开始全面的复工复产,社会的生活工作各方面都已经恢复了正常,除了个别地区之外,应该说深圳在7天全面检测之后截断了传染链,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会秩序,各方面应该值得香港特别行政区借鉴。

深圳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抓住了时机,毫不犹豫地面对疫情反复。疫情即敌情,面对疫情,全体动员,上下一条心,相互配合,第一时间切断传染链。这是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最主要原因。二是能力方面的建设、能力的配套。

香港最新防疫进展(香港防疫不能等靠要)(3)

比较而言,香港就比较遗憾。香港在此轮疫情的应对中,最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错失良机,犹豫不决、反复思考,想做的很多,实际上什么都没做,造成了第五波疫情迅速扩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本地控制疫情发展的势头。

虽然新增确诊数字有所下降,但老年人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每天三位数的死亡人数确实令人担忧。

另外,从疫情爆发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应该说一直都是“等靠要”,这种想法是非常要不得的。

,就是看形势的发展,要听这个专家、那个专家的意见,要社会上讨论,同时要看一看中央会有什么样的指示。总而言之,就不能够承担起主体责任。,就是要靠内地的支援。,就是这个没有、那个没有。

疫情两年多以来,内地疫情的防控成果有目共睹。疫情暴发之后,当机立断采取措施切断传染链,是未来特区政府特别要改进的地方。

新闻多一点:

梁万年: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

中国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中国目前不能学习西方面对疫情的躺平态度,仍坚持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变。他又强调,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对群体影响不容小觑。

梁万年指出,新冠疫情从全球来看远未结束,仍处于大流行期,近一周来,全球新冠新增确诊人数再次反弹,其中40%以上集中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而中国本土疫情发展快速,多省同时发生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所以公众不应产生麻痹松懈情绪。

梁万年指出,中国不应学习西方的躺平,和国外感染病例呈现指数级上升不同,内地的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

梁万年表示,奥密克戎传播力快,短时间内感染率高,受感染人群的绝对数大,因此重症和死亡的绝对数就高,从而对社会构成大的危害。

对于抗原检测的优缺点,梁万年指出,抗原检测虽然敏感度和特异度不如核酸检测,但快捷方便,可与核酸检测互补协同,有利于提高疫情防控早发现的能力。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