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不仅仅只有万家灯火的秦淮河、美轮美奂的美龄宫、雄伟壮观的明城墙……还有各种城市地标!

如果说宇宙的中心是曹县,那么南京的中心一定是紫峰!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

在南京拍紫峰有一百种视角,西桥这个超小众的网红机位,刷屏了各大社交app。

这个窄窄的街道,一边是摩登现代的紫峰,一边是人间烟火的公寓式楼房,包含了摩登现代与市井烟火的强烈碰撞。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3)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4)

西起江苏路,东至云南路,这条550米的长街,把紫峰大厦和江苏电视塔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5)

2018年,鼓楼区斥资对重点片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中也对西桥片区进行了整治。

从此,西桥由建筑简陋的外立面,华丽蜕变成如今的网红ins风打卡地。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6)

这条蛰伏在鼓楼的老街,翻新回归后,火遍了各大社交平台。

在西桥的中轴线上,紫峰大厦为背景,两侧的灰棕色公寓楼,呈阶梯状纵深向前,满满的赛博朋克风映入眼帘。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7)

强烈的视觉反差,使得这条街火速成为了打卡紫峰大厦的zui佳机位。

冰冷的大楼,在市井街巷的映衬下,显得极具烟火气,吸引了大批扛着长枪短炮的老法师慕名而来!

当高耸的大楼出现在充满人情味的市井巷子里,那戏剧性的一幕,仿佛一部电影完美的结局。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8)

把镜头拉近,离开紫峰大厦的加持,西桥的灰棕色公寓楼,仍然颜值扛打,保持着老街的活力!

几百米的街道内,小吃店密密麻麻的排在一起,中间穿插着几家花店、书店、服装店,承包了西桥人全部的衣食住行。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9)

西桥也坐拥了绝佳的地理位置,周围覆盖了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河海大学等各大高校!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0)

而褪去网红打卡地的西桥,很多人脑子里首先浮现的应该是“宁海中学后面那条巷子”!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1)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2)

宁海中学,坐落于宁海路39号,始于1890年。

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高校,承袭了民国建筑风格,灰墙黛瓦,白色线条镶边,古朴外又增添了些许雅致。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3)

校园内外,满是高大的梧桐,在民国建筑的映衬下,透露着满满的活力与生机。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4)

“厚文养正,以美立教”、“宁静致远、海纳百川”,是每一个宁海学子都曾烂熟于心的校训,也是镌刻在所有宁海人18岁青春上的座右铭。

拥有宁海路、颐和路两大民国街巷的宁海中学,西桥是宁海人的后花园,也是宁海人的第二食堂。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5)

欣源老卤面、高岗里小马牛肉面、新园小吃、西桥面馆、池记大碗皮肚面……各种面馆填满了宁海人的味蕾。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6)

每到放学,面馆内就挤满了宁海的学子,高岗里小马牛肉面是西桥的老字号。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7)

刚到店门口就能看到两个不锈钢的大桶,观察之后发现,一个是装着老板熬制的老卤汤,另一个则是用来煮面。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8)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19)

不大的店面,店内只有四五张桌子,点了一个传统的牛肉面,七八块实打实的肉堆在面上,毫不含糊。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0)

汤底是浓浓的牛肉汤底,面是老南京人最爱的传统的呛面。

没吃过高岗里小马牛肉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宁海上过学,已经走出校园的宁海学子,一定会想念这一口面吧?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1)

除了舌尖上的美味之外,在这条街上,还有一个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大爷。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2)

在自家门口开了一个老式的修表小摊,顺便卖卖二手表。

老大爷不大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古董表,卡片牌牌上,用白底黑字写着两排大字:手表买一送一,消费200元送表一块。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3)

各种石英表看花了眼,老大爷说已经在这里修表三十多年了,没有他修不了的表,话语中透露着满满的自信。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4)

在城市里还能看到这样坚持传统的手艺人,真的是令人十分动容。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5)

沿街走着,偶遇一家卖旧书的小店,名叫金陵旧书店,店内的旧书堆满了架子,两个架子间,只留了够一人行走的廊道。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6)

各种教材以及经典名著,应有尽有,说是旧书,看着与新书无异,甚至还找到了小时候看的小人书。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7)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8)

如今的西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宁海人,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29)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30)

乐乐去的那天是个寻常工作日的下午,街道上红绿灯的网红机位,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人流在这里穿梭。

穿着时尚的摩登白领、扛着长枪的老法师,甚至还有特殊聋哑高中的学生……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31)

游客的加入,也赋予了西桥新鲜的血液,也让西桥的每一天都变得不一样。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32)

本地人,在自家店门口惬意的坐着,看着这些来来往往形色各异的游人,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乐趣。

放学后,宁海中学的门口,也聚满了青春昂扬的宁海学子,看着她们有说有笑的画面,乐乐和同事不禁感慨,年轻真好呀!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33)

落日余晖下的西桥,充斥着西桥人的清闲、西桥商家的佛系以及宁海学子操场上的呼喊声。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34)

四季更迭,暮去朝来,一届又一届的宁海学子来了又走,而西桥还是那个西桥。

五百多米的西桥,前后是发展,左右是生活,在平凡中欣欣向荣,奔向伟大。

驻足城市边缘感悟(西桥前后是发展)(35)

小伙伴们,你们去过西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