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聚焦:最美不过河马崖

文/李克宁

河马崖村,在莱阳城东南25公里处。

明初,薛姓一支人从青岛薛家岛迁来建村居住。因地处虎岩山前,起村名虎岩崖。后因富水河三面环绕村庄,以“龙马神龟图”取意,改名河马崖。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

薛家祖先,来到莱阳又选一方山水环抱的地方安家,河马崖称内陆小半岛。

薛家岛,传说是一只金凤凰飞赴天庭参加百鸟盛会,飞抵碧波万顷,山海相连的胶州湾,为渔歌荡漾的海岛风光所陶醉,乐不思飞,欣然落入胶州湾南侧,岛形如飞凤,人称凤凰岛。因薛姓在岛上安居,取名薛家岛。

岛上曾出一名大将叫薛禄。永乐年间,数次随军北伐,并主持营建北京城,官至右都督,封阳武侯。仁宗即位后,加封太子太保,并佩镇朔大将军印。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

河马崖薛家,带着祖先的血统,功名辈出。明万历年间,薛焯:戊午岁贡,曾任平度州学正,后升泌阳县知县。薛焯育有二子,长子薛墺为庠生,次子薛塽为明崇祯年间贡生。

村人们说起村中的故事,如同背诵一本口头传颂的谱书。说:这要从俺墺爷爷和塽爷爷说起。塽爷爷舍子救侄的义举,记在莱阳县志上。

清兵攻打到莱阳城,明朝还没倒,老百姓,包括官员都抗清,第一次没打开,第二次又来,汉族人不会骑马,清兵骑马杀,血流成河,死了一万多人。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3)

墺爷爷护城身亡,嫂夫人是淳于村宋继澄之女。对塽爷爷说:“十城九覆,此城不保,城破我不死必受辱。你哥只有一子,今托于你。”塽爷爷说:“我不死,侄定能保。”嫂说:“我放心了。”转眼不见,自缢而逝。此时乱兵满城,塽爷合家同奔南门,门闭不开。塽爷爷用大布带将侄系垂于城外,回身寻找夫人和儿子,已被乱兵冲散,不见踪影。塽爷爷强忍悲痛,顺城而下,背侄回到河马崖。

还有说,薛塽背侄跑到城隍庙,把侄发到庙梁上,见清兵追来,上梁捂住侄儿的嘴。直到天黑,兵都住下,背侄悄奔城墙上,翻墙逃回村。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4)

侄儿长大以后,娶妻生了5个儿子,称前五份。多年后,薛塽娶了小媳妇,也生了5个儿子,称后五份。前五份要称后五份叔叔。

塽爷,岁贡后选进士,京官。明亡后,清廷力邀他复职。但忠臣不事二主,拒不任清官。薛家是莱阳望族,大乡绅,有事上奏,县令必听。

有一年,塽爷同管家骑马去金口庄子收租,路过高格庄大泊子村,见路旁有一妇人哭嚎。塽爷令管家问其原因,妇人说:“行路客人,这事你管不了,走你的路!”管家道:“今日塽爷非要管管不行!”妇人道:“家中丈夫与财主为地而争,夫家地夹在财主地中间,财主垂涎,仗势强买。夫因地是祖业,又是命根子,拒绝。财主发怒,两边向里挪移地界,强占三分一。我夫发怒,仍按原地收取。财主告官,告抢劫,又行重贿,县官判丈夫死罪。明日开斩,我去不了,又无力收尸,因而痛哭。”塽爷有丧妻、失子之痛,因而发怜悯之心,问姓名,说:“张振明”。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5)

塽爷从包裹中取出名贴,写了封信,命家人骑马急送莱阳县大堂。傍晚张振明返回家中,问妻说:“我死定之人,怎么能无罪归家呢?”妻子把上午遇见骑大白马之人的事说了一遍。张振明问恩人姓名,说不知道。

“恩人此去必回,可在大路边轮班等候。”几天后果真等到塽爷,张振明和妻子强拉他回到家中以贵客相待。问恩人家中事宜,塽爷告之。张氏夫妇商量后,要将其年少女儿送给恩人做饭洗衣。

塽爷说:“我已五十有三,不要人侍奉,同管家及侄儿过余生足矣” ,拒收而去。张振明几天后用小毛驴将其女送到河马崖。塽爷无奈,收之。后连生五子,后人称“后五份”。

县正堂赠送一联:义立千秋见血性,行成万古振纲常。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6)

灵湖距河马崖5华里。

塽爷赋闲在家,极想提高薛家声望,想在县城立薛家牌坊。但旧时莱阳城已有大小牌坊多座,确无有利位置可立。无功而返,信马游缰。走至现在灵湖二中处,突然发现此处风水极佳。于是请县令帮忙买下,建寺灵湖院。

旧县志记,北至垛山前,西至河岸,南至河岸,东至东山根。垛山前村是庙产佃户。

灵湖院,后改为学校,从胶东公学到莱阳二中,万名优秀学子走向社会。现今,学校虽然撤销,但那棵紫藤树,春夏秋冬,依然守护在院中,见证着历史的流年。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7)

塽爷爷在村中建楼,打了5栋楼的地基。中间一栋,原地是一个大湾,据地理先生说 ,把楼盖在其上能压住地气。

楼是砖石结构,三层有现在的五层楼高。

平常屋顶,用芦苇或高粱秸连排,上面糊泥,再苫草。

小楼屋芭,是用十六斤一个的大芭砖,打磨后,经黄豆豆浆浸泡。墁屋芭的黄佳泥,在锅里炒出来,防泥里面有草种子以后发芽, 石灰、沙、黄佳泥合一起,叫三合土,雨淋不漏。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8)

一楼的地面,是用咸盐合铁沫加黄佳泥打起来的,磴磴了,比水泥更结实,老鼠也扣不动。

二楼三楼是木地板,楼板阔得榫sǔn,直接往上扣,相当稳固结实。

第一栋楼盖起来,皆大欢喜,众口称赞。小孙子去工地上玩耍,用麻绳系两块砖,一头一块用棍挑着,吆呼:卖砖来——。

爷爷抱起小孙子问:“你看爷爷盖得大楼好不好?”小孙子说:“这么些大房子,将来如果卖,谁能买得起?”童言一句,说得塽爷爷目瞪ロ呆,非常生气,这如何了得!楼房还没全盖起来,已经出败家子!下令楼房停工,前后四座楼基盖成一层大房子,草草收工。三四百年了,楼房已拆,楼前大房子还在,南北跨度比普通房子大得多。

儿孙自有儿孙福,起起伏伏都有益。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9)

村里现存有一栋二层楼,砖石结构,高耸挺拔,异常坚固,居住在这楼房的人家,后代考取北京名校。

薛家人非常注重祭祖,意义在缅怀祖宗恩德,激发后代孝思,寄望于后人繁荣昌盛。过年祭祖一块祭,取和睦之意。所用祭品,每年轮流由一支供应,报酬是老茔的草由这支分配,或卖或用随意。所用祭品:每桌一个猪头,一条活鲤鱼,共五桌。

有一年,族长要求一户准备一条活鲤祭祖,这一家提前备了鱼,放在大盆里养着,大年三十这天,鲤鱼死了。寒冬腊月再上哪儿买呢?!

家人惊恐万分!如临大祸,哭诉于族长。族长责后,出主意嘱咐道:年三十中午摆祭品时,叫你小儿子掇着鱼,走到祠堂前,当众装着不小心绊倒,把鲤鱼摔在地上。你要重责小儿,使众人原谅。因为,春节摆祭品有很多人观看,这样做,事儿就糊弄过去了。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0)

果真如此,中午摆祭,小儿掇鱼摔倒,父亲没头没脸重打,众人看不下去,向前抱住其父。族长对众人说:“也只好供上此鱼吧,大伙意见如何?”族长发话了,大伙还能说什么,只好如此。

小儿回家,怒视其父:“早知打得这样重,我才不干呢!”

大年祭祖,是光宗耀祖,也是本支家业兴旺的显示。

十四世,薛世义爷打官司,家道败落,人支不旺。到十六世已无力支付春节祭祖所用祭品的费用,只能无奈地退出五支轮流祭祖的行列,由其它四支轮流。

虽然辈号大,每年也只能低着头跟在其他四支人的后面祭祖,那份羞惭无法表达,说如果世义爷在天有灵,当后悔打官司,亏对后人。

河马崖村两大姓,姓薛的600多户,姓侯的30几户,还有张、王、宋、位、孙等姓氏,70年代下乡青年一家回来落户,有几家上门女婿。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1)

传说,薛家的女儿嫁到侯家夼村后,家道败落,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要去闯关东。女儿回家向母亲哭诉,母亲心痛,便向老头告知,求其想办法,老头不以为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不管!

等女儿卖掉所有家产,准备要动身时,回家向父母磕头告别,母亲心痛而发怒,向老头拼死拼活,决不同生。老头无奈而发话:“房子一处归她住,地,北西坡归她种,还不行吗?”

母亲破涕为笑:“有此良法,何不早说。”至此侯家祖上搬入河马崖。

薛、侯是亲戚,自然要依亲戚的礼节相待,薛家采茔地,一采两处,先让侯家挑一处;薛家不论谁家请客,都把侯家人安排在客位,当然侯家也同样相待。薛、侯两姓和睦相处,世代相敬如宾,更没有打架斗殴之事。此美德一直传到今日。

听着这些故事,我对河马崖村父老乡亲心生敬意。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2)

现任书记村长薛培强,坐在村里娱乐广场六角亭子里,浑厚的男中音,微笑着指一位同龄的人说:他平时就甩头拨拉角,到决定关键问题时,就敢站出来说公道话。那人两手挎着座椅背,后仰自娱地美道道。

薛培强从椅子后拿出两条手巾说:这门口有几个人,我经常看见有人拿着干净抹布擦擦,自发的。这周围村风,数着俺村好。

他说,村里有一户发生车祸,广播上一招呼,一上午捐献5万元,净些抱着孩子的老人出来捐献啊,她们的钱是儿女给的。年轻人都上班去了。

我们村建进村那个牌楼,是村民捐款建的,八零后捐款最多,修牌楼到硬化门口,装饰麒麟,美化环境,花了不到18万,还剩10万,又做了一个文化长廊,全是香山木制做,这种木质天然防腐、抗风雨,且有原木香味。长廊装有太阳能灯,晚上睁亮。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3)

俺村建了2个娱乐广场,冬天,在村中这个活动,暖和。夏天在村外那个活动,风凉。我们村从绿化到亮化,老百姓慷慨解囊。我很感动!

我们围着村子河边路转了一圈,路两旁都有铝合金护栏,护栏外两旁都栽了杨树,有两行有三行的,走在水泥路上就走在树荫凉里,从村西往东转,右边是富水河,左边是村前一千二亩泊地平原。

听河那边山的名字就很有意思,西山,黄乐山,安儿山,转山,调虎涧,夹山,骆驼山,椅子圈,南大山,还有四个一般大的山,叫四兄弟山。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4)

富水河,河床宽阔,水量大,绵延100公里,有72奎。从村东北面柳木湾崖流过来,流到南面四兄弟山第四个山下遇到岩山拱不动了,顺着山根又转着从村东南向西再向北流。这就是富水河最大的一奎,使河马崖村,东南西三面环河,转出良田两千亩。

解放后,河马崖村三任书记,第一任书记薛开江,带领全村人,山上修梯田,沿河修水利,建了四座扬水站。全村土地无论是山地还是泊地实现全面灌溉,做到旱涝保丰收。该村也是当时农业学大寨先进大队,被县上选去山西大寨参观学习。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农业生产基本达到耕种收割机械化,每年上交国库100万斤优质粮食,仅小麦一项就交54万斤。每个工分价值高达一毛二分多。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5)

上世纪六十年代,村中盖了一个和当时县城工人文化宫一般大的大礼堂,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秋收结束后,县上开"三干″会,或南半县"四干″会,常来这里召开,地面铺上麦秸秆也叫麦穰,来开会的书记、队长们,自己带着干粮和铺盖卷,白天开会,晚上在麦穰上睡觉。村里负责做点热菜,大多是大白菜炖豆腐。

大礼堂南边一排平房,是大队办公室,目前仍然是村委办公室,还有党员活动室,礼堂后大院是副业区,油房,粉房、磨坊、制胶厂。礼堂西是学校。可以说,这里是河马崖政治经济中心。

当时河马崖村有三多, 妇女上山干活多,在外教师和工作人员多,交公粮多。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6)

第二任书记薛立建,改革开放走马上任,村子三面环水,自古出村过河走木桥,村里秋天架了夏天拆。他对上争取资金,号召全体村民和在外工作人员集资,带领全村老小,以出义务工形式,架起四座钢筋水泥大桥,从此河马崖村民出行四通八达。他积极发展经济,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又创建铸造厂,粉丝厂。村民不出村就能当工人。对外出租富余土地,村民得到土地使用补偿款,又能得到打工工资。

见过薛立建,结实的身材,像一尊铁塔,没有多话,偶尔微笑一下。别人介绍说,那年秋冬建桥截流,需要下水,他第一个跳下河去,天冷水凉,把腿着凉冻坏了。看到河上的桥,我想到前人建桥后人走,桥带着拦水坝,那哗哗的流水声在为创业的人们唱赞歌!薛立建获得莱阳市先进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7)

第三任书记村长薛培强,2004年上任。长江后浪推前浪,更有英雄立新功创新业。他重视村貌建设,修牌楼,建村民娱乐广场;他重视环境建设,硬化全村路面、环村路,完成村亮化工程,村街道晚上都亮路灯;修扩上山路,适应农用车上山,村里人收割前泊的庄稼,晚上照月亮也能收回家;他重视植树造林,环村路、上山路两旁,河套沙滩,都植树绿化,村中街道,栽花种草,整洁清新;他重视村民文化生活,倡导尊老爱幼 、团结互助,全村老少爷们安居乐业。

2022年6月8日,我们沿莱羊公路行驶到淳于南路口,向东进入了富水河畔堤坝通村路,一路来到了河马崖村。

过了村西桥不足百米,一座高大的彩绘牌楼屹立村头,三层翘檐琉璃瓦,仙人走兽站檐头。迎面,云图双凤荷花、二龙戏珠上方横匾四个大字:景泰时绥。

两根红色擎天柱上写着金字对联:

青山隐隐物华天宝千秋富, 绿水迢迢人杰地灵万代兴。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8)

一对神态威武祥和的石麒麟守在大门两旁,脖子系得红绸布,麒麟为仁义之兽,是吉祥的象征。积德人家,求拜麒麟可生育得子。传说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因此有麒麟送子的传说。

牌楼里面双凤荷花、二龙戏珠上方横匾四个大字:家和业盛。

擎天柱对联是:龟山富水宝地永年福禄寿 ,盛世和风春光一派夏秋冬。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19)

过牌坊楼大门,一幢枣红底色大照壁立在眼前,金色大字 :河马崖。两边丛竹相拥,下方小字:竹报平安文明村。好大气的门面啊!

从修建照壁到修建牌楼中间隔了几年,其原因是修牌楼需要资金较大,薛培强动脑筋想办法,又一次发动河马崖籍的老少,共同出资,更有在河马崖下乡的青岛知青,纷纷捐款。不仅修建好牌楼,而且又建了文化长廊,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增加了河马崖村的新文化底蕴。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0)

村子座落在虎岩崖前怀,富水河北岸。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洼。百年老屋院中院,黄纹个石小瓦房。

村中街道三横两纵,南街北街中间街,南北两条街,棋盘式布局。

河马崖村山多水多故事多。

首次来到河马崖村时,我们来到河西岸的黄乐山,山门朝北,进门右侧上望,有一个山洞,黄岩石壁,厚重显耀,一个大洞在半险空,说里面能坐20几个人,还有一张石桌,长度能躺开人。洞,从老辈传下来叫老虎洞。

黄乐山,象崂山一样秀丽高耸,行至山顶,啊哈,站在这儿,可见河马崖山河风光全景。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1)

怎么起名叫皇乐山,哪朝皇帝来过?不是,当地方言黄鹂叫黄乐。有诗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河面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说着,就看到山下河面上有大白鸟儿飞起来。白鹭白鹭,还有丹顶鹤!有啊,都有,这河里还常有天鹅和海鸥飞来啊!

富水河边一秀峰,登高可观山川景。

大路开车停半腰,小路盘旋登极顶。

一奎河水绕村流,紫光迎来烟雾生。

依山建筑有房舍,亭台石桌可休整。

深井提汲清泉水,山下河水引上岭。

峰险地处设滑轮,石材木料轻松行。

四季果木迎脸笑,绿树间或报菜名。

野兔蹦跳路边行,山鸡飞行凤鸣声。

山花野果随意摘,蘑菇野菜篮满盈。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2)

黄乐山下河西岸,有百余亩好油土沙地,也是本村人在上海工作,回来承包种植的梨园,现代化吊枝式管理,一排一排,像管理葡萄一样,听说盛果期时亩产可达8000斤。

看村前一千二百亩平原良田,风吹麦浪翻金波,现在有成方的梨园,空中罩着防鸟网。整齐的如图画一般。

安儿山,在黄乐山身南,山尖上曾有个军事地理坐标,山上也曾有一座山神庙。那年长毛子反,来贼流河岸走,扫荡岸边村,全村的人都跑到这座山上,安然无恙。安山,安乐山。

为什么叫转山?转山上的地,套上牛耕地,转圈走,不用停脚,地转着圈就接起来了,真稀奇!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3)

龙脊山,在村西北沟坝头西侧,有一小型山脉,象一条龙。山下龙头前有一墓,墓前有一龙头大碑,十分壮观。但从来没见到有人来扫墓。

据传,西面地区有一商人,年关将近,带一小妾从烟台回家过年。走到河马崖村时,小妾得了病,没几天就病故了。商人求族长买了点地,就地掩埋而去。

多少年后,商人的孙子中了状元。封建社会十分重视风水,中状元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必为祖宗修墓立碑,一是不忘祖宗,二是祈祷祖宗保佑后人永兴。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4)

地理先生看了商人家的茔地,说没有出状元的征兆,碑立不住。商人只好说出河马崖葬小妾的事。地理先生来到龙脊山一看,正是此地,立下状元碑。

六十年代初,村人突发奇想,到龙脊采石,还真采出深青色的好石头,石矿象一条胡同,左右两侧像泥土一样的碎石片子,青色石头像一条巨龙。天地造化,一大奇观。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5)

村北河边有个狠虎塂,山上有狠虎鸟儿,狠虎鸟儿叫起来像老头咳嗽,“嗯狠—。”如今狠虎山顶上,建有一座索道城堡。

传说:这山上有九缸金条十八缸银子。海阳龙虎山有个人,在北京做买卖,挣钱了,打发佣人带队往海阳老家送宝,走到这里,迷失方向了,就把金条银元宝埋在这山上了。他记得埋在一棵大荆子树根下,家去以后,住两年来取,满山是荆子,一般大啊!上哪儿也找不到了。

校友薛树林,还带领我们去村前看大集体时留下的一排10间窑洞式地瓜窖,这地瓜窖背靠山体,前有走廊,恒温储藏。当时万第公社支援了10万块红砖,开塂凿石,弦拱建筑。地瓜窖能存10万斤地瓜,全村人吃地瓜随时来拿,有保管员发放。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6)

在城里干律师的本村人说:俺村平稳,建国以来三任书记,都姓薛。他笑着说:政府去俺村检查工作,问你们村哪么好?87岁的老人,一个大字不识说:共产党领导的好啊!政府干部都竖大拇指。他说,俺村是模范村,俺书记是烟台市劳动模范,还是莱阳市人大代表。

三次来河马崖,印象一次比一次深。祖上文明史,今人仍传承。三任书记带领大家,开拓创新,建设美好家园。

回程路上,回想河马崖村,外围一大圈山,圈内富水河围绕一片泊地,四座大桥通外界。红瓦房舍,古老的棋盘街道规划,小瓦老房子,小楼建筑依然完好,两个娱乐广场洁净的坐椅,荷花湾,旅游度假村,还有村前那一片松柏覆盖的老去归宿地。深深的理解河马崖村人,为什么留恋自己的故乡。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7)

600多年的传承, 700多户人家,2000多人口居住的宝地河马崖,可用什么语言能说出你如诗如画的山水布局?用什么词句来形容你丰厚的物产,和世代忠贞报国,尊训礼仪孝道的家道之风呢?

现在在外地工作的人,在城里有房的人还开车往家跑。山不老,水长流,村人为富饶美丽的家乡而自豪。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8)

河马崖村,人才辈出,建国以来,在外工作的科局长就有二十多人,团处级干部也有十几人,厅级干部四人。还有校长、院长、教授等从事教育工作者颇多。央企国企高管,企业老板和在外做生意的人就更多,在此无法详细统计,有的离村多年,偶尔回村,在济南、青岛、烟台工作的,每逢清明或休假时就回村来,年轻一代考取北京上海等名校的有十多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也为数不少,他们也经常回来。

不论你官多大,不管你多有钱,家乡永远是你的眷恋。

龙马神龟河马崖,山围水抱田千顷,山有名,水有灵,就像宝珠盘中擎。子子孙孙不忘本,城乡穿梭家园行。道德义举传承来,最美不过河马崖。

水滴崖风景区(最美不过河马崖)(29)

【作者简介:李克宁,莱阳人,曾任莱阳市京剧团编剧。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民俗协会会员,莱阳市作家协会理事,莱阳市朗诵协会理事,《莱阳市文化志》副主编,参与编写《莱阳市民间文学集成》一书。在《胶东文学》发表散文《梨乡芦儿港》、《五龙汇涨》,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出版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一书中撰写秃尾巴老李在莱阳系列故事,在《山东民俗》发表《莱阳儿童游戏》等作品、论文《秃尾巴老李与张家灌》获三等奖。作品《许世友的故事》被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建党七十周年征文三等奖,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授予山东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文学创作征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