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叫作婆婆丁、黄花地丁等,属于菊科蒲公英属食药兼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野生食菜之一。

蒲公英原产于欧洲,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生长,在欧洲和亚洲已被食用了几个世纪。在我国北方地区,蒲公英生长较为普遍,除去东南及华南几个省外,几乎遍及全国。野生蒲公英风味独特、药食兼用,深受人们的青睐,蒲公英的高效开发蕴含着巨大市场潜力。接下来,农学博士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蒲公英的高产种植技术。

田野里的这种野菜您吃过吗(这种野菜很常见)(1)

一、蒲公英简介

1、营养价值

野生蒲公英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根据科学分析,蒲公英中含有多达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于大多数同类野生植物。新鲜蒲公英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另外,蒲公英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比如Na、Fe、K、Ca、Cu、Zn、Co、P和Mn等,其中钾元素的含量最高,因此蒲公英是难得的高钾低钠保健食品,铁含量是各种野菜之冠。蒲公英中不仅含有蒲公英素、蒲公英醇、有机酸、菊糖、葡糖糖甙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人体中十分稀缺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硒元素,硒含量很高,是自然界中比较罕见的富硒作物。

2、生物学特性

作为一种常见植物,蒲公英特别喜欢冷凉的环境,而成熟的蒲公英种子一般没有休眠期,在土壤化冻后即可播种萌发,气温高于5度以上就能够正常生长,适宜蒲公英生长的温度为10-25度,在30度以上时,种子发芽慢,生长发育不良,品质不佳。因此,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进行播种。种子在15度左右时发芽较快,当叶片平铺于地面时可以快速生长,在适宜种植温度下,叶片呈深绿色。

蒲公英的开花结果期喜欢较干旱的环境,对光照条件适应性强,而短日照有利于开花结果。相对于其他植物,蒲公英较耐旱、耐盐碱,对湿度要求不严格,营养生长要求土壤湿润即可。种子播在适宜土壤后,需要3-5天即可发芽。在肥沃的沙壤土上种植蒲公英,可以获得优质高产,而在黏性土壤中生长易衰老。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出苗需要5-6天,出苗至团棵需要20-22天,团棵至开花需要40-45天。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蒲公英可以多次开花,开花至结果需要5-6天即可,结果至种子成熟大约需要一周多。

3、生长条件

因为是一种野生植物,蒲公英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既抗寒又耐热。早春地温在3-5度即可萌发,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度左右。蒲公英的生长势很强,一般野生于山坡、草地、河岸、大田、路边、地边埂、荒地等。种植蒲公英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在各类土壤中生长。蒲公英耐旱、耐湿,属于短日照植物,高温季、短日照有利抽苔开花,但光照条件好的地方有利于蒲公英茎叶生长。

田野里的这种野菜您吃过吗(这种野菜很常见)(2)

二、蒲公英的高产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由于蒲公英的根系很长,疏松深厚的土壤有利于根系下扎,所以我们应选择肥沃、湿润、疏松、富含有机质、光照充足的壤土或沙壤。在正式播种之前需要整地,一亩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3000公斤,作为土地的基肥,并深耕30厘米以上。随后整平细耙,作80-100厘米的高畦,畦长可以根据地形而定,畦沟宽为25-30厘米。当然,我们可以利用空闲荒地、梯田坡埂及果树行间套种蒲公英,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2、种子处理及播种

在每年的四月份,蒲公英种子即可成熟采收,由于种子不存在休眠期,采收之后可以直接用干籽直接播种。但为了保证出苗快且整齐,应当提前3天用清水浸种20-30个小时,再用清水冲洗2-3遍,置于20度的恒温条件中催芽2天,即可进行播种。在种子的催芽期间,每天应该翻动种子3-4次,以保证出芽整齐,并用清水冲洗1-2次,以防发霉。

蒲公英一般采用露地直播,具体的方法为条播。在畦面上按照行距25-30厘米开浅横沟,播幅约为10厘米,种子播下后及时覆土1-2厘米,之后稍加镇压。蒲公英的每亩用种量为500-750克。在播种之后,及时盖稻草进行保温保湿,当出苗达到80%左右时,我们就可以揭去盖稻草,大约5-7天即可出全苗。

田野里的这种野菜您吃过吗(这种野菜很常见)(3)

3、中耕除草

蒲公英出苗后,幼苗一般比较细小,极容易遭受杂草的危害。在幼苗高度为5厘米左右时,我们可以按照株行距5厘米×5厘米进行定苗,并及时中耕除草,之后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灵活掌握时间与次数,一般可以在11、2、4、6月份各进行1次。中耕时一定要浅,以免损伤根系,在中耕时,我们以清除地面杂草为准。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化学除草的方式,在禾本科杂草3-5叶时,用精禾草克或喹禾灵喷洒于地面进行防治。

4、科学施肥

在蒲公英生长阶段,需氮肥的量较多。在整地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施用速效氮肥以补充养分。在整个生长季节,我们一般需要追肥2-3次,每次每亩地施用三元复合肥25公斤,也可施入尿素1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5公斤。在10月底至11月初,还应该施用1次优质农家肥,施用量至少为800公斤。在蒲公英的生长盛期,我们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增产提质效果极佳。

田野里的这种野菜您吃过吗(这种野菜很常见)(4)

5、合理浇水

在蒲公英出苗前,我们应该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出苗前土壤干旱,可以轻浇水;在幼苗出齐后,应适当控制水分,保证幼苗茁壮生长,有效防止植株徒长。在蒲公英的叶片迅速生长期,应该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叶片的旺盛生长。在蒲公英植株采收完成后,根部受损流出白浆,这一阶段不宜浇水,以避免烂根。在入冬之前,需要浇1次透水,然后覆盖马粪或麦秸等,以利于蒲公英的安全越冬。

6、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

蒲公英白粉病一般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单丝壳属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蒲公英的茎秆与叶片。在发病初期,植株叶面有稀疏的白粉状霉斑,随后逐渐扩大,霉层增大,布满整个叶片,正面生有黑色小粒状物,最终导致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针对白粉病,首先就是科学施肥,有效增磷补钾;当有病叶出现时,我们可以及时用60%防霉宝2号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当大面积爆发病害时,可以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间隔2周喷1次,防治效果较好。

(2)斑枯病

蒲公英的斑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叶片为主。在发病初期,叶片会产生黄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圆形、椭圆形,直径一般在2-5毫米,褐色,中央淡褐,边缘暗褐,斑上往往生有小黑点。在病斑较多的时候,会相互融合,最终引起叶枯,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我们可以选用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间隔周期以15天为宜,连续用药2-3次。

(3)蚜虫

主要以成若虫集中在蒲公英嫩叶上群集为害,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发黄、皱缩、卷曲,最终影响蒲公英生长势与商品质量。

防治方法:田间有蚜株出现的时候,我们可用210%吡虫啉乳油100倍液或者5%啶虫脒800倍液喷洒防治;另外,我们需要保护蚜虫的天敌,比如瓢虫、草蛉、食蚜虻及蚜茧蜂等。

(4)红蜘蛛

红蜘蛛成若螨群集于叶背,在丝网下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叶片的相应正面出现红、黄、白斑块,叶片最终会脱落。

防治方法:在大田中发现红蜘蛛危害株,重点挑治,以保护草蛉,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及捕食螨;对于受到危害的植株及周围株用1.8%阿维菌素乳剂1500倍液、40%乐果800倍液喷洒防治,在收获前的1个月需要停止用药。

田野里的这种野菜您吃过吗(这种野菜很常见)(5)

7、采收

蒲公英采收的最佳时期是在植株充分长足、个别植株顶端可见到花蕾的时候。在蒲公英充分长足后,植株的顶芽已由叶芽变成了花芽,在这之后不会再长出新叶。如果不及时采收,花薹很快便会长出来,进而影响蒲公英产品的品质。蒲公英的采收可以分批进行,采摘外层大叶供食用,每隔一个月割一次;一般每次每亩地可以收割2000-2500公斤。采收的时候,应该用镰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1-2厘米的地方平行下刀,以保留地下根部,促进新芽生长。采收的原则为:先挑选大株采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用作药材时,我们可以在晚秋时节采挖带根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

田野里的这种野菜您吃过吗(这种野菜很常见)(6)

结语:蒲公英用作药材出售的时候,一亩地可以产600-650公斤,价格在5块钱一公斤,一亩土地的收益为300-3250元;而作为特种蔬菜,蒲公英的市场售价在一公斤35-50元,效益效益十分可观。当然,农户不能一味种植蒲公英,以防市场低迷,影响自己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