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荼罗,梵文Mandala,是密教美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制, 在绘画作品中常以外圆内方的图像示人。

曼陀罗主治功能(曼荼罗)(1)

曼荼罗最早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活动,它是密宗僧侣为了预防敌人的进攻而建立起来的,在密宗僧侣进行修法的地方筑起圆形或方形的土台,也就是佛教密宗举行仪式的坛场,后世以艺术的形式表现这种坛场就形成了曼荼罗艺术;从宏观来讲它涵盖了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的视觉艺术,包揽万象事物,曼荼罗符号是万物的儿何描绘,并被赋宗教宇宙观的意义,既是一种物质现象,也是一种精神原型,它有助于达到沉思和集中的状态,有利于学习者放松心境,缓解学者压力;曼荼罗同时也是一个数学的概念,包含几何元素。是象征精神和宇宙秩序的几何构成,这是一种试图描绘真实的现实,而这种感觉是被感官所感知的,它是元素的高度形象概括,象征着祌圣的和谐同时反对物质世界的混沌,俨然是世界的缩影。

西藏绘制的曼茶罗,其特征是外周为圆形.正中出现一个正方形。方形部分代表王宫的围墙而外周的圆以莲花轮和金刚柞、风轮构成则是独具金刚界曼茶罗特色的绘制手法。

曼陀罗主治功能(曼荼罗)(2)

与此相对应,中国和日本的两界曼茶罗是将整个画面描绘在方形之中。这也可以说是以大地、即胎藏界的特征罩住外周的描绘方法。

曼陀罗主治功能(曼荼罗)(3)

曼荼罗是源于人类心灵想象的视觉空间,在古代密宗进行神圣的仪式时,由于产生了曼荼罗形式的差异,按造型分类可以划分为四种形式:三昧耶曼荼罗、立体曼荼罗以及绘画曼荼罗和种子曼荼罗,这就是所谓的“四曼为相”。

绘画曼荼罗:别称为大曼茶罗,简称“大曼”。大曼是指宇宙本身这个整体,通常是用来对佛,天神等群相以及诸尊相的描绘。从广义上讲,一切像都是六大法身的本体:风、火、地、识、空以及水就是一切现象形成的组成因素。

三味耶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的不同之处是它仅描绘尊象手中所持之物,比如珠宝、手印、权杖、刀剑等,对尊象本身是不加以描绘的。通过对法器的描绘形成一副图像,来衬托尊象的形象,使参观者见到这些法器时,就如同见到了尊象本身,对其心生膜拜之情。

曼陀罗主治功能(曼荼罗)(4)

法曼荼罗:别称种子曼荼罗,法曼荼罗较为特殊,它不是对尊象形象的描绘,也不是对其所持之物描绘,而是通过种子的形式来表示尊象,也就是将诸尊象的梵文字母的首字母刻画出来,从而来表示各尊象,使修行者见字如见尊像,这种方式即称为“种子”。

羯磨曼荼罗:又称“立体曼荼罗”,立体曼荼罗是通过对佛像以及菩萨动作的雕刻或是塑造为维立体象。给修行者以形象、直观、立体的印象。立体曼荼罗在对佛像进行塑造或者雕塑时所采用的材料通常是木材,宝泥或者青铜。由于不同修法者的修习供奉对象不同,因此立体曼荼罗也存在不同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