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1)

冯至与“外来的养分”

地点: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4楼传记图书馆(虹口区公平路18-8号嘉昱大厦一层)

嘉宾:卫茂平张新颖张定浩

嘉宾介绍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2)

卫茂平

1954年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导,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89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著作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3)

张新颖

1967年生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学术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诗集《在词语中间》等。曾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4)

张定浩

1970年代生于安徽,现任职于《上海文化》杂志,写诗和文章。著有文论随笔集《爱欲与哀矜》《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孟子读法》,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等。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5)

冯至译文全集

[德]歌德 [德]海涅 [奥地利]里尔克等著

冯至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冯至先生译文全集首次出版

数种译作绝版重现

一套遍览德语经典作品

珍贵图片首次结集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冯至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一生著述广博,兼有多重身份。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6)

作为诗人,他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作为学者,他对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一生致力于外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和推广,为中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日耳曼学者。

冯至的第三个身份是翻译家,他从事翻译工作近 60年,“外来的养分”与他的整个创作和研究生涯密不可分、互相激发,更倾注着他的热情和生命,与他的人生际遇相映照。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7)

《冯至译文全集》见证了冯至一生的翻译成果,囊括诗歌、书信、小说、年谱、散文等多种体裁,种类丰富完整。冯至目光如炬,其选取的均为德语文学、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并以亲切自然的口吻适应原作深刻而质朴的思想。

全集卷一收录了冯至翻译的歌德、荷尔德林、海涅、尼采、格奥尔格、里尔克、布莱希特等诗人的作品。冯至以诗人之笔译诗,对节奏、韵律、情绪、氛围的掌控都恰到好处,堪称典范。

卷二收录《审美教育书简》和《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前者是1793—1794年间席勒写给丹麦奥古斯滕堡公爵的27封信。后者是里尔克在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书简,揭示了审美、信仰、寂寞、爱、悲哀等论题的深奥本质。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8)

卷三为歌德长篇小说《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这本书是德国“修养小说”最光辉的代表,展现出个人在内心求索与外界遭遇之间所演化而出的壮阔历程。

卷四收录冯至翻译的《歌德年谱》《哈尔茨山游记》《远方的歌声》及,包括短篇小说、凡·高书信、克尔凯郭尔随感等。

冯至生活在什么时代(冯至与外来的养分)(9)

冯至一生努力继承和推进新文化先驱们开展的介绍西方文学精华、促进新文学发展的工作,同时自己吸收“外来的养分”,用以丰富提高自己的创作,其创作、译作与学术研究互相交融,密不可分。冯至的译文让几代青年看到了深邃悠远的文学风景,也对中国现代诗歌和德语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料:文景

编辑:徐相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