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

二刷《大明风华》,这仍是一部大女主的戏。

不同的是,戏中男人的戏份明显增多,且精彩万分,夺去了女主一大半的光环。

01

前期,朱家爷孙五口的戏,精彩万分.

五个男人一台戏,把两位女主——扮演孙若微的汤唯和扮演胡善祥的邓家佳,挤得没有立锥之地。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

老爷子朱棣由老戏骨、73岁的王学圻先生扮演。

他是从猪圈中走出来的帝王,42岁才赶走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夺得皇位登基。

由于自己的皇位是杀害血亲得来,因此,他最忌讳自己的子孙自相残杀。

他逼得他们歃血立誓:不杀害血亲,否则夭寿短命。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3)

然而,出身帝王家、跟着老爷子出生入死的子孙们,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于是乎,一家人斗智弄权,上演了无数场精彩的大戏。

但无论如何,老爷子还是能镇得住场子的。他威武霸气,智勇双全,将仨儿子一孙子耍得团团转。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4)

然而,开拓了最广疆土的一代帝王明成祖朱棣,却在第五次御驾亲征回銮途中病死,留下无尽的遗憾。

太子是老大,由老戏骨梁冠华扮演,他大智若愚,扮猪吃老虎,笑到了最后。

他用无双的仁义和智谋,破了连老爷子都破不了的死棋,硬是从绝境中杀出了一条生路。

不仅自己登上了皇位,是为明仁宗,他还为自己的儿子朱瞻基(朱亚文扮演)顺利即位,铺平了道路。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5)

他虽在位一年,但却筹谋了后世几十年的太平盛世,可谓是为国殚精竭虑,为民鞠躬尽瘁。

老二汉王朱高煦由俞灏明扮演,作为当年靖难战役中三番两次救下老爹的功臣,汉王战功赫赫,是一员猛将。

正因如此,他日益骄奢膨胀。

老爹在世时,他几次三番地策划了刺王杀驾、兵变,甚至不惜勾结外敌,只为夺权,均以失败告终。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6)

老爹去世后,他和老三赵王朱高燧(栾元晖扮演),拉起了军队谋反,公开和仁宗皇帝叫板。

仁宗却不与其正面冲突,用自己的仁义和智慧,一次次地将战争消弭于无形。

后来,仁宗皇帝因病早逝,其子朱瞻基理解了父亲的大智慧,没费一兵一卒,和平收拾了叛乱,赢得天下民心。

朱高煦被押回京城圈禁。他不愿苟活,屡屡挑战朱瞻基的底线,一心求死。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7)

最终,他和朱高燧联手算计,将自己当年通敌的真相以及与胡善祥的丑闻一一都告诉了朱瞻基,彻底将其激怒。

朱瞻基盛怒之下,赐死了他。在死之前,他将自己的私生女嫁给了于谦,留下了一条血脉。

朱高煦身死,朱高燧圈禁,是这对兄弟最终的命运。

再说朱亚文扮演的男主朱瞻基,从小聪明到大智慧,他的成长,是一部男人的史诗。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8)

朱棣当年因为他的出生祥瑞,最终决定起兵造反。打小,他就被朱棣带在身侧,言传身教。

靖难之役时,他救下了在刀光剑影中,与亲人失散的胡善祥。

和孙若微相遇的时候,他正在锦衣卫当差,一身飞鱼服,佩着绣春刀,雄姿英发,是个热血少年。

后来,在现实的各种敲打和搓磨中,他渐渐地成长。

同时,他也认定了,和自己同生共死过的孙若微,才是此生所爱。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9)

于是,他将她从情敌徐滨身边抢走,留在了自己身边。

由于和爷爷待得久,他将杀伐果断的爷爷视为偶像,很是瞧不起在自己看来处处忍让、懦弱示人的爹。

每每出现事情,他总希望用强硬的手段来解决。后来,他爹用仁义和退让下了一盘大棋,破了亲兄弟造反局的同时,身死。

朱瞻基人性的光辉终于觉醒,他继承了老爹的遗志,和平解决了国家的内乱。

但由于二叔不甘心自己下半辈子像一条狗一样活着,屡屡寻死,激怒了朱瞻基。

朱瞻基违背了当年“不杀害血亲”的誓言,亦无法面对被绿的事实,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0)

再加上由于在御驾亲征中受伤,朱瞻基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36岁时,他驾鹤西去,留下尚未成年的两个儿子、前皇后胡善祥和现皇后孙若微。

02

后期,支撑起这部大戏的男人,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面刚、堪称大明第一直臣的于谦。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1)

是权倾朝野、历经四朝、为官老练、号称“三杨”的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和杨溥。

是接下来的两任皇帝。

一个是在土木堡战役中兵败被俘、被网友们戏称为“大明战神”的朱祁镇。

一个是临危受命承担监国重任、参与了北京保卫战的朱祁钰。

当然,把这些男人们贯穿集结在一起的,自然是汤唯扮演的大女主孙太后。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2)

对于于谦这个时不时地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下犯上的忠臣,孙太后极尽保护之能事,若于谦是千里马,则孙太后是伯乐。

最开始,发现于谦能堪大用的,是明成祖朱棣。

于谦是新科状元,一篇“边关和平论”,让明成祖对他刮目相看。

但同时,于谦性格中的耿直和清高,让他恃才傲物,狂妄不驯。

明成祖不愧为一代雄才大略之帝王,他将于谦丢到军营里养马。

磨练他心性的同时,让他也有了实战的经验,并暗自派了一个营的兵力保护他。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3)

于谦毫不知情,敌军首领马哈木假扮的养马人,成了他的养马师父。

养马之余,二人经常手谈兵法,画阵法图,每每马哈木都败下阵来。

两人还曾经去朱棣的军帐中偷酒吃,被抓个正着。

朱棣虽宽容以待,却被朱高煦吊打,朱瞻基施恩于他,将他放了下来。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4)

最终,马哈木学会了明军阵法,杀了保护于谦的全营兵力,并要于谦归顺于他。

于谦大义凛然,一口回绝。

见证了一个营的兵力因自己而亡后,于谦也明白了皇帝的苦心,他的狂妄之气,终于有所改观。

狂妄收,则才华才能发挥大作用。日后,他在太子、太孙登基的事件中,发挥了大作用。

之后,朱祁镇不甘被母亲管控,猜忌孙太后权势过盛,为了亲政,提出要学太爷爷和老爹御驾亲征,只有于谦站出来激烈反对。

而让他名垂青史的,便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主导并打赢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

以2万兵力,大破瓦剌10万敌军,他的军事领导才能毕现。

之后,他也被景泰帝朱祁钰重用,但仍然刚正不阿。

后来,从瓦剌归来的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当皇帝,需要为造反找个由头。

前朝重臣于谦,自然首当其冲地被杀,用来祭祀新朝。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5)

尽管孙太后哭哭哀求自己的儿子不要杀于谦,然帝心如铁,于谦血溅菜市口。

相对于于谦,三杨则是标准的忠臣,忠于国家是前提,足够的智慧、才能及应变的手段是必备条件。

区别于忠臣的只懂直言进谏,他们能判断局势,分析君王的思虑,选择恰当的方式从中斡旋最终解决问题,而非是硬碰硬。

所以,在剧中,无论是处于哪个朝代,只要是为国家好,三杨都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若不赞同君王的意见,他们不会直言顶撞,而是会想办法两全。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6)

甚至在他们三个年纪大了告老还乡之前,还将于谦推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又为了搭了一套班子。

临走前,他们说,于谦任内阁首辅,大明还能兴旺30年。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继任的天子朱祁镇会将他们精心辅佐了四朝才攒下的家底,于“土木堡战役”中,一朝败光。

孙太后为了母子不相疑,也为了儿子的成长,还政于朱祁镇,并让三杨内阁制定出妥善的行军路线后,同意其亲征。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7)

但孩子玩性太大,宠信宦官,临时改变行军路线,被瓦剌率军袭击,使得50万大军精锐溃败,朱祁镇被俘。

大将俱亡,主力尽失,名臣良将、几十万士兵的性命以及大明朝四代征战的全部家当,是朱祁镇成长的代价。

之后,他在敌营苟活,卧薪尝胆,受尽耻辱,却也将自己由一只虫磨练成了一条龙,龙飞在天,杀人如麻。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8)

在朱祁镇被瓦剌俘虏之后,朱祁钰在孙太后的安排下,临危受命,负责起监国的重任。

原本,他是要跟自己的母亲邓家佳饰演的胡太妃南迁的。

关键时刻,他掉转马头,与孙太后一起留下来抗敌。

于北京保卫战中,他亲自上阵,英勇杀敌,挣下了威名与战功。

后来,他重用于谦,礼贤下士,堪称明君。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19)

但,胡太妃却一手缔造了他的噩梦。

她不仅控制自己的儿子,还肆意打骂凌辱自己的儿媳。

即使儿媳已贵为皇后,胡太妃对她依然非打即骂。

对此,朱祁钰一直让自己的媳妇儿隐忍。

婆婆的恶毒、丈夫的不作为,最终导致那个受尽委屈的女子,带着即将被立为太子的儿子,自杀而亡。

这是一个家庭矛盾引发的悲剧。朱祁钰自此变得疯疯癫癫,一蹶不振。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0)

但他却始终没忘防范朱祁镇。

不仅阻挠朱祁镇从瓦剌归来,还在其回来后,苛刻以待,终于逼得朱祁镇造反,江山易主。

03

与精彩的历史戏、男人戏比起来,女主的情感线,显得就有些突兀。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1)

这也是这部剧评分较低的很大一个原因。

总觉得孙若微和徐滨(乔振宇扮演)的情感横空出世,来得莫名其妙,进行得也牵强附会。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条感情线,有画蛇添足之嫌疑,实在多余。

去掉这条感情线,丝毫不影响剧情走向和发展。

但编剧为了维护一个大女主的人设,硬生生地为女主找来了一个护花使者,扮演着深情的工具人戏份。

其实大可不必,女主自有自己的锋芒和魅力,完全不需要这种衬托。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2)

她为双亲报仇做反贼行刺皇上、舍弃个人的幸福救数万靖难遗孤、替体弱多病的仁宗批阅奏折、替子监国、另立他人之子为皇帝等等。

女主的气度和所作所为不在男儿之下,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从这点来看,如此有魅力的女主,给她安排一个痴情的守护者,似乎也未尝不可。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3)

只是这个情字的度,实在不好把握。

太淡,似乎凸显不了女主的内心戏;太浓,却又显得假和莫名其妙,观众们又不乐意了。

还有一个评分低的原因,应该是该剧的人物和情节,改编自历史,却又不完全尊重历史。

所以,历史党们不愿意了,较真的观众也揪住这点不放。

历史上,真正替朱祁镇把持朝政的,是张太皇太后,也就是吴越扮演的张妍。

她是一个比孙太后厉害太多的人物。

由于朱祁镇年幼,张氏摄政多年,倚重“三杨”、胡濙、张辅等大臣,使朝政清明,被称为“女中人杰”。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4)

可在这部剧中,张太皇太后却被塑造成了一个没有见识、胡搅蛮缠的后宫妇人。

历史上,胡善祥是没有儿子的,而且与人为善。

这剧中,胡善祥与张太皇太后一样,被黑得很惨,被塑造成了一个毒妇。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5)

另外,朱祁钰的皇后,在历史上是活到了80岁寿终正寝的。

在剧中,却被安排了盛年带着儿子自杀的命运。

还有一些历史事件,如“土木堡之变”发生时,张太皇太后和胡善祥都已经去世多年。

但剧中不但二人均健在,还将此变的罪由归于张太皇太后对孙子的溺爱。

朱棣最后一次亲征的时候,马哈木早已去世多年。可剧中却安排他多活了几十年,与朱瞻基对决。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6)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04

除此之外,姑且不论年代是否对得上,人设是否与史实相符合,这部剧人物性格独特,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让人不得不服。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7)

由于将史实串联,剧情异常地精彩。细节的牵强附会或另类解读,都不影响这精彩。

近些年,国内的历史剧涉及明史的很少,所以,《大明风华》给热爱历史的观众们,也带来了很多新鲜感。

尽管有《大明王朝1566》珠玉在前,但在《大明风华》中,一众老戏骨力挽狂澜,还是创造了不少的精彩。

战争场面宏大不说,还难得地呈现了战后打扫战场的这一细节。

而且,该剧神还原了历史上的朱元璋画像。剧中的朱元璋跟流传下来的画像一模一样,惊倒众生。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8)

通过这部剧,历史上曾经名满天下的、设计了北京城布局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权倾朝野的“三杨”、以一己之力扭转大明乾坤的历史名臣于谦等人,鲜活地走了出来。

该剧还原了许多书中的画面、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教育了观众,受益匪浅。

演员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无可挑剔。

朱亚文将朱瞻基从春风得意的年少到老成持重的中年神还原,演技颜值均在线。

邓家佳也奉献了神演技,从年幼无知到筹谋算计,她的转变牵动着观众的神经。

王学圻演活了明成祖朱棣,血肉丰满,有帝王的霸气,有父亲的温情。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29)

梁冠华从狄仁杰的光环里退出来,走进了韬光养晦的朱高炽的精神世界,不愧是老戏骨,演技无可挑剔。

俞灏明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将汉王朱高煦的孔武有力和飞扬跋扈,演绎得入木三分。

苏可的于谦,赚了太多人的眼泪,演出了前期的落魄与狂妄之态、后期的为国为民振臂一呼的高风亮节。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30)

栾元晖的赵王、张浩的杨士奇、师悦玲的胡尚仪,这些角色无不在暗夜里闪闪发光,让人难忘。

最有争议的,要属女主汤唯的演技。这是大荧幕文艺女神汤唯时隔多年,第一次演电视剧。

能看出来生疏和刻意,尤其是她的台词和配音,有种咬文嚼字的生硬,每每令人出戏。

看第一遍的时候,很是不习惯。

汤唯和朱亚文大明风华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的大明风华(31)

但后来回想,她那独特的诉说,却从无数完美的声音中脱颖而出,让人无法不怀念。

有种说法是:有缺陷的,才是完美的。

对于一部戏来说,似乎也正是这个缺陷,成了独特的记忆点,才让人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