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词虽然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类别,但“豪放派”其实并不强大。从大文豪范仲淹开始尝试豪放词,到唐宋全才苏轼奠定“豪放词”一派,再到大词人辛弃疾对“豪放派”的发扬光大,“豪放派”词人总共也就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比如,再数到南宋的张孝祥和刘过,就很难有其他“豪放派”词人了。

在这中间,南宋词人朱敦儒是一位很难归类的词人。他的词,想象宏伟、大气磅礴,但表达的思想却又十分的消极和颓废,因此,很难很爽快的把他归到“豪放派”词人之列。但又一想,难道“豪放派”词人就不能有消极思想吗?比如,像“豪放派”的奠基人苏轼,在他“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样的消极思想。因此,我还是把他归类到“豪放派”之列。个人觉得,他这种既豪放又消极的词风,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纳兰性德。

1. 《鹧鸪天·西都作》

这首词是朱敦儒的代表作,也最能体现他词作的大气磅礴,以及思想的消极颓废。也难怪他,他在南渡之初,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自然受到了不少的打击,在作品中出现消极思想,就很正常了: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1)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这句豪放得不得了,同一时期的豪放派词人张孝祥,也只敢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说,“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而朱敦儒却有调配风雨的手令,流云借月的章程,真是太狂妄了。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多,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诗仙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没有这一句大气;而毛主席说了,“粪土当年万户侯”,就比这一句更进一步了。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最后一句,说出了词人归隐的思想,古人强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政治上不得势,归隐是自然而然的想法。

2. 《如梦令·一夜新秋风雨》

相较于上一篇,《鹧鸪天·西都作》,这篇《如梦令·一夜新秋风雨》更加深刻的表达了词人归隐的决心。上一篇多少还有一些游戏红尘的意味,这一篇则深刻的表达了对自己留恋红尘的悔恨:

一夜新秋风雨。客恨客愁无数。

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

难住。难住。拂袖青山归去。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2)

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

“一夜新秋风雨。客恨客愁无数”,俗话说,“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雨来时思故乡。一整夜的新秋风雨声,让我产生了无数的悔恨和忧愁。到底是什么样的悔恨呢?

“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云”,代表的是自由自在,“卧云人”,当然是指归隐的人。我就是一个高卧白云深处的隐士,我又何必这么多年留恋在红尘深处呢?后悔呀,白白浪费了我这么多年的光阴!

“难住。难住。拂袖青山归去”,想到这里,客栈再也难以让我住下去,我住不下去了,只想马上拂袖,向着青山深处归去,过起我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

一句,“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深刻的表达了词人的消极颓废心理。同样的归隐思想,陆游会说,“我是人间自在人,江湖处处可垂纶”,就豁达得多。

3. 《相见欢·秋风又到人间》

相对于上面的两首词,这首《相见欢·秋风又到人间》,则豁达得多。它表达了词人对熙熙攘攘的浮生事放开了,没有必要去后悔,享受眼前才是值得做的:

秋风又到人间。叶珊珊。

四望烟波无尽、欠青山。

浮生事。长江水。几时闲。

幸是古来如此、且开颜。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3)

浮生事。长江水。几时闲

“秋风又到人间。叶珊珊”,转眼之间,秋风又一次来到了人间,又是感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时间了;但树叶看起来还是那么摇曳多姿。“四望烟波无尽、欠青山”,四周望去,烟波浩淼,无边无际,只是没有青山。

这两句对秋天的描述,淡淡的,可以看不到有多少忧愁。词人很欣赏秋天的风景,只是稍微有点遗憾,就是只有秋水,没有青山。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词人当然希望自己既是仁者,又是智者。

“浮生事。长江水。几时闲”,接着,词人感叹道,这浮生的事情啊,就像长江里的水,浩浩荡荡向东流,什么时间闲下来过?孔夫子也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是一样的道理。

“幸是古来如此、且开颜”,好在这件事是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所以,也就暂且开怀大笑一场,珍惜眼前吧!

4.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这首《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讲述的是词人放浪山水的生活,词人寄情于山水,显得特别自由自在。徜徉于山水之间,是他最大的乐趣: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

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

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4)

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挑月更担花”,比如词人时常赏月和观花。我每日里携杖云游,四海为家,月夜赏月,遇花品花。这句很有趣,词人把赏月品花说成“挑月担花”,好像明月和鲜花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样。

“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逢人见事不再起憎爱之心,把自己的身心都交付大自然的山水云霞。这句也很有趣,“放行总是烟霞”,好像他每次出发,烟霞就像放烟花一样,为他送行。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萧寺”,也作“萧家寺”,据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称佛寺为萧寺。飘飘然来去随心所欲,有时到酒肆里打酒,有时到萧寺里讨茶。

“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我就像一只黄鹂栖飞不定,不知道明天又落到了谁家。

词人最后以“黄鹂”自比,表达了自己徜徉山水,心情如同“飞鸟”般的感觉。

5. 《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这首《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在我看来,应该是古今咏雪词中,最豪放的一首。词人喜欢雪天,以为这是“天宫”。全然没有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独感:

夜来听雪晓来看。惊失却尘寰。

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

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

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5)

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

一句,“惊失却尘寰”,表达了词人对雪天的惊喜,简直是意外之喜。是怎么样的意外之喜呢?

“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放眼望去,风吹玉树琼林摇动,心下就怀疑,这是不是身在仙宫呢?

“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词人走在雪地里,一阵风吹来,词人顿时心意恍惚:就要乘风飞去那缥缈之间,而且是凌空飞去,一点也不怕“高处不胜寒”。

“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却看到一只孤鸿飞来,将词人从幻想中拉了回来,这雪天的人间也很好,姑且就留在人间吧!“却被孤鸿相劝”,词人就是这么洒脱,以万象为朋友,还能被孤鸿相劝。

6. 《好事近·失却故山云》

这首《好事近·失却故山云》很有意思,词人非常享受江南的生活,却在开头和结尾流露出思乡的情绪,这也是人性复杂的体现吧:

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

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

偶然添酒旧壶卢,小醉度朝夕。

吹笛月波楼下,有何人相识。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6)

吹笛月波楼下,有何人相识

“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自从离开了故乡,去世了故乡的青山白云;我就随遇而安,经常只手指着天空说,那就是我的朋友。

“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江南的莼菜鲈鱼我非常喜欢,是它们将我留了下来,我住在鸳鸯湖畔。“偶然添酒旧壶卢,小醉度朝夕”,偶尔我会用我的旧葫芦,打满了酒,喝喝酒,小醉渡过早晚。

“吹笛月波楼下,有何人相识”,我经常在充满了月光波涛的楼下吹笛,只是没有人认识我罢了。

读完整首词,感受到词人云游山水还是很享受的,只是有一种淡淡的思乡情绪,贯穿了开头和结尾。

7.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这首《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能感受到词人隐居后的洒脱和自由自在,同时,词人也向往明月,追求高洁,这是所有隐士的特点: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7)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词人已经对红尘完全失望,摇着头离开了尘世;从此之后,词人的醉醒,都没有固定的时间。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每天的工作是穿着绿蓑衣,戴着青斗笠,一叶扁舟去钓鱼;而且经常是披着风霜,冲向冰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更多的时候,我是晚上在风定的时候,去钓鱼;这时候,抬头是一轮新月,低头湖面下又是一轮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放眼望去,千里水天一色;孤鸿飞来飞去,时而出现在视野里,时而消失在视野外。

8. 《好事近·渔父长身来》

在《好事近·渔父长身来》里,词人说了,要隐居就隐得彻底,对面的渔父也是相见不相识,一江风雨,万事不关心: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

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

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8)

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一个渔父站着撑船过来,我不认识他,只有我们的钓竿相互认识。“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只见他随意回棹,船顿时调转而去,就像在空中飞翔一叶,了无痕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我经常是长醉不醒,任凭浮生里的芦花花开花落。“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连昨夜的一江狂风暴雨,都没有听见。

一句,“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这一江风雨,可能不止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有人间的风雨。词人要的就是彻底归隐,而不是半归半隐。

9. 《减字木兰花·无人请我》

这首《减字木兰花·无人请我》,词人虽然没有张孝祥的“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豪放,却有诗仙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飘逸:

无人请我。我自铺毡松下坐。

酌酒栽诗。调弄梅花作侍儿。

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

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怀。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9)

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

“无人请我。我自铺毡松下坐”,没有人请我喝酒,我自己在松下铺毡自己坐。“松”,凌寒,象征着高洁。

“酌酒栽诗。调弄梅花作侍儿”,我酌酒吟诗,把梅花当作我的侍儿。“梅花”,也是“岁寒三友”之一,凌寒暗香。

“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是心情欢快,且容易醉酒,当明月升起时,我在花下睡着了。“明月”,也象征了高洁。

“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怀”,我醉了,谁和我伴舞呢?有满纱巾的花影,和满怀的月光。无论我怎么舞,月光都是满怀的,花影也是满巾的。比之李白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它们无疑是更好的舞伴。

10. 《好事近·眼里数闲人》

真正的隐居,有几种职业可选,比如,农夫,大诗人陶渊明就选择当农夫,还有樵夫,“渔樵”是不分家的,还有就是渔父。在这几种职业中,词人认为最潇洒的还是渔父。他在《好事近·眼里数闲人》中写道:

眼里数闲人,只有钓翁潇洒。

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

此心那许世人知,名姓是虚假。

一棹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朱敦儒最美一首词(宋代争议性豪放派词人朱敦儒的十首词)(10)

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

“眼里数闲人,只有钓翁潇洒”,词人先说结论,他眼中的数种闲散职业,只有渔父最为潇洒。为什么呢?

“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因为他们已经掌管了水仙宫的宫印,不怕恶虐的风波,任凭风吹浪打。

“此心那许世人知,名姓是虚假”,他们整天逍遥在江湖上,心思哪里会让世人知道,连姓甚名谁都是虚假的。

“一棹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五湖”,一般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三岛”,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尖耍”,逍遥,游荡。一只船棹游遍五湖三岛,任凭小船逍遥飘荡。

总之,一个词形容渔父,那就是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