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

摩尔三大定律(从摩尔定律到)(1)

“摩尔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计算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世界会变成怎样!”现任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瑞这样高度评价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当地时间3月24日,他在夏威夷辞世,享年94岁。

摩尔是计算机行业的先驱,以著名的“摩尔定律”揭示信息技术进步的飞快速度。

他是美国旧金山人,1954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和物理学博士学位。1968年,他为主创立了英特尔。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一度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2002年,获颁美国最高平民荣誉勋章;2022年,以95亿美元财富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214位。

早在1965年,他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被称为硅谷“看不见的手”,预测和指引了IT行业的发展,其基本意思是: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今天,一台普普通通的智能手机芯片的算力,就超越了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执行时计算机的算力。

摩尔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硅谷的理论家、英特尔首席战略家、沉默寡言的架构师、富有远见的梦想家。他引领的硅电子革命,不亚于工业革命,从而创造了“摩尔神话”,永恒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维度。

当年如果没有摩尔,世界将是啥样?摩尔是英特尔公司的“心脏”、灵魂人物,在英特尔初创期,他开辟了第二条战线,即用微处理器来实现数字逻辑;是他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以及电子革命确立了核心动力,促进了技术普及,加速了社会变革;他坚定不移地专注于晶体管技术,对信息革命的基本构建进行持续改进,使得大量产品、服务和数据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从而造福于人类。

在这个意义上,还真是“科学家有国别,而科学无国界”。从“摩尔定律”到“摩尔神话”,学识渊博的戈登·摩尔博士,“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成了大师级别的科学家。

摩尔的口碑之好,可谓“无人能出其右”:他总是谦虚低调,真诚直爽,和蔼可亲;他既具有科学家的敏感敏锐,又具有洞察力非凡的领袖风范;他人格伟大,无为却有为,功成名就后依然不改本色……

所以,摩尔最终成了重要的慈善家。他是第一个已捐善款超过自己“剩余净值”的人。退休后,他主要从事环保公益事业。2000年,他和妻子贝蒂创办了一个基金会,以保护亚马孙河流域以及多国的鲑鱼溪流等项目,资金来自他捐赠的价值约50亿美元的英特尔股票。他还向母校加州理工学院捐赠了数亿美元,助力发展前沿科学技术。

随着摩尔的辞世,包括罗伯特·诺伊斯、安迪·葛洛夫的“英特尔三大神”都已逝去,但“摩尔的时代”永远不会落下帷幕。

时代不能忘记“老一代”。可是,今人对初始一代计算机、互联网的开创者,似乎重视是不够的。由于这个领域迭代很快,他们往往被视为“过时”或“过气”了。3月22日,以太网(Ethernet)发明者鲍勃·梅特卡夫荣获图灵奖。这是计算机科学的最高荣誉,表彰他为引领大众进入超级链接时代所做的贡献。可是,梅特卡夫如今已是76岁,距离以太网的发明也过去了半个世纪。而正是这项创新技术,为现代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梅特卡夫还提出,网络的价值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即“梅特卡夫定律”,这与“摩尔定律”异曲同工。

或许,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迭代,今后“摩尔定律”也过时了,那也是进步的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