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怎么办?

家长临时有事,孩子没人带怎么办?

初为父母,如何科学育儿?……

针对家长们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闵行区教育局局长何美龙在闵行区融媒体中心“2023闵行民生访谈”中给出回应。

3岁以下子女照护信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1)

高质量发展课后服务工作

自从2021年以来,闵行128所义务教育学段的学校全部实施了免费的课后服务。2022年,全区约有17.1万中小学生参加了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约1.1万教师参与提供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一般分为三个时段,针对各个时间段家长的诉求和需求,学校提供相应的课程安排和师资安排:第一时段是辅导孩子们学习,使其尽可能的在学校完成单日作业量;第二时段里孩子们可自由选择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三时段则是满足下班较晚的家长需求,为他们的孩子提供爱心看护。

3岁以下子女照护信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2)

目前,闵行区大部分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如管乐队、合唱、跆拳道、篮球、游泳等。“我们要求每一个有专业场馆的学校,必须要建设对应专业的社团,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设特色课程。去年我们确立了8个数字转型标杆校,学生在课后服务课程中的运动数据上传到大数据平台后,学校间可进行联动挑战、比赛。随着智慧系统植入课后服务,我们课后服务质量也会得到大大提升。”何美龙谈道。

3岁以下子女照护信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3)

课后服务不仅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接送问题,更是让学习更好地回归到校园的重要举措。

接下来,闵行区将高质量发展课后服务工作,主要聚焦四个“升级”:升级课后服务内容,让课后服务成为五育并举的演练场;升级课后服务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升级课后服务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升级课后服务管理,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自落实“双减”政策以来,闵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超过95%的教师参与到了提供课后服务的行列中来。区教育局也致力于完善在校教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保障教师的权益,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安心教学的坚强后盾。

照护好“最柔软人群”

据统计,闵行区共有幼儿园180多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9所,民办幼儿园99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基本满足本区常住3—6岁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去年又新增了3所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和1所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公办优质幼儿园比例接近80%。从幼儿园的整体的发展的角度来说,闵行走在了上海前列。

目前,全区开设托班的托幼一体化幼儿园124所,开设托班近200个,可提供3400多个入托名额,全区托幼一体化幼儿园比例达到70%以上。

下一步,针对0~3岁的婴幼儿的照护服务,闵行将持续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体系,通过制定《闵行区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务,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全部开设托班。

3岁以下子女照护信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4)

闵行作为首批上海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计划每个街镇建设一个普惠性托育中心或托育点,同时联合卫健委等部门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扶持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大托育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推进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管理与规范、托位规模数等。

据介绍,闵行区14所宝宝屋计划在今年内全部完成建设,到2025年,全区预计有28所“宝宝屋”为适龄幼儿家庭提供临时托育服务,实现闵行区每一个街镇都至少有1个社区“宝宝屋”的规划和建设。

“这其中有独立设置的,有嵌入于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设置的,也有依托幼托机构的空余资源进行设置的。除了以街镇为单位建设的'宝宝屋'提供临时托即时托的服务以外,我们也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到建设当中来。”何美龙说。

3岁以下子女照护信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5)

初为父母,家长经常会遇到育儿方面的困惑,为此,闵行将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全区建立27个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及分中心,整合各街镇儿保、计生、妇联、教育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科学育儿指导与育儿公益“五进”活动(进社区、进场馆、进家庭、进园区、进楼宇),每年为有需求的适龄婴幼儿家庭免费提供10次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同时,提供教养医结合服务,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幼儿园、托育机构定期开展巡回指导与服务。在区卫健委“捷医”平台增设“育儿指导”栏目,帮助家庭认识儿童早期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今日闵行 App上也可以在线进行婴幼儿健康档案查询、预防接种预约、门诊预约、托育课程学习等服务。

记者:宿铭珊

部分图文:区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