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1)

努力与天赋相比,我觉得努力更重要,因为你再有天分而不努力不思考,也没法把天分发挥出来。——苏炳添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想要不断突破的成绩,在田径场上,他奋力奔跑的身影让众多人欢呼,他以10秒19的成绩打破尘封二十四年的纪录;他从未因为自己较高的成绩选择骄傲;他用天分和努力证明自己的优秀和才能。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2)

我是“连理女博”—小辰姐,今天教育人物纪实的主人公是被观众称为“苏神”的苏炳添

努力是证明自己的开始,天分是发现自己能够坚持的第一步,苏炳添在田径场上的成绩让众多人震惊,他的付出和努力却成为停留在衣服上的汗水。

苏炳添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跑步天赋从两岁就已经显现,在他刚会走路之后,他就天天跟着表哥到处乱跑。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3)

苏炳添小的时候并不是好孩子,平时作业不写,还会有逃课的情况。直到初二之后,苏炳添才接触正规的训练。

拥有天赋的人群,总会在不经意的瞬间被人发现,苏炳添在初二的一节体育课上展示了自己打篮球的功底,体育老师发现苏炳添助跑的爆发力和弹跳力非常强悍,就开始拉拢苏炳添进入田径队,当时苏炳添正为补课发愁,就选择加入田径队避免老师的催促。

体育老师的发现让苏炳添顺利加入学校的田径队,在短跑期间,苏炳添的身高也从一米六变成了一米六六。

15岁的苏炳添就已经开始参加正规的田径比赛,在他日常的训练和努力中,他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枚金牌。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4)

对于苏炳添来讲,天分和努力是有一定区别的,若是有天分,不努力的话,天分也会随着懒惰消失,若是有天分,努力的话,天分会转变为基础,让自己收获好运。

2004年苏炳添被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录取,他的训练方式逐渐变的专业化。苏炳添在2021年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了第六名,并打破了记录。

日常训练的时候,苏炳添也会有受伤和情绪不好的状况,苏炳添并没有因为身体的原因选择停止训练,而是了解自身的问题,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处理。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5)

在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的过程中,苏炳添只要参加比赛,比赛成绩永远是处于上升状态。比赛成绩的稳定上升让苏炳添的自信心逐渐增加,在加强训练的时候,他的身体没法支撑高强度训练,他只能通过休息和了解自身情况,加快身体的恢复。

受伤对于运动员来讲在所难免,只有面对自己的伤痛,才有可能再次走向运动场上,若是因为受伤选择放弃或颓废,那么,自己的运动生涯就此结束不讲,还会造成自己对生活的失望。

苏炳添知道自己有天分,却从未想过一直依靠天分去获取成功,而是在较好的能力提升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坚持,将这份天赋转变成基础,让自己更加优秀。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6)

在运动场上,苏炳添是最耀眼的星星;在家里,苏炳添是宠爱妻子的模范丈夫。

苏炳添的妻子(林艳芳)是他的初中同学,两人相识是在苏炳添不喜欢写作业的阶段,林艳芳身为小组长,需要向苏炳添索要作业,甚至要提醒苏炳添写作业,在较长时间的相处中,两人的情感逐渐升华。

早恋是不可能的,只是这份友情没有被苏炳添的远离而减少。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7)

苏炳添和林艳芳结婚之前,苏炳添就已经将自己挣的钱全部交给了林艳芳,自己手里留的只有信用卡。

爱情的到来没有影响苏炳添的训练,只是苏炳添的爱妻方式,让众多人羡慕。

“钱”是生存的关键,却不是走进社会的方式。

苏炳添曾说过自己以前是为了“钱”跑步,家庭真实情况并没有那么富足,只有挣较多的钱,家里情况才能变好,父母生活压力才能减少。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8)

每个人都在为“钱”奋斗,只有将挣钱的方式当成自身的日常习惯,思想就会逐渐转变。

若是苏炳添不喜爱跑步的话,他就不会选择进入田径队,只是跑步能够给他带来财富和荣誉,这才让他产生“自己前期是为了钱跑步”的错觉。

苏炳添用成绩证明了自己,不过他背后的艰辛却无人知晓。

苏炳添九秒八三之前是亚洲纪录(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9)

成长就是在确定自己能力之后,用坚持和努力去往更大的舞台,这样自己的才能才会被发现,接受的知识才能更加专业。

,